2011-04-29 14:37:11ㄚ宏

五言古詩-感遇_其一(作者:張九齡)

一、詩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二、翻譯:

  蘭花在春天花葉扶疏繁茂,桂花在秋天花色明潔芬芳,各自生意盎然欣欣向榮,自然形成了春秋時節的佳景良時。

  沒想到棲於山林間的隱士因欣賞春蘭秋桂的美好而心怡神悅(而引之以為同調),其實,花草樹木自有他們的本性,順時自然的生長中已展現其大美,又何必要經由美人採摘來肯定他們存在的價值呢?

三、解析:

  張九齡遇讒遭貶而作〈感遇〉詩十二首,此為第一首。感於所遇,託物寄慨,表達了不求人知、堅貞清高的氣節。

  詩人運用比興手法,凸顯描繪了春蘭與秋桂的清雅芳潔,順自然本性而展現各自欣欣然可愛自得的生意。此一動人的生命姿態,感發了那些山林間的隱逸者,蘭與桂也就成了人們心中不慕榮利、高雅芳潔的象徵。

  蘭桂的形象是如此的美好,詩人於此追本溯源的指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蘭逢春而威蕤,桂遇秋而皎潔,這是出於本性、順時自然而成,並非為了博得隱士的喜悅愛賞,更不求美人的青睞、折取。本詩點明的是雍容雅正的人生態度,是不求不待的超脫哲理。

  人有向善的本心天性,卻在人際間的相處互動中產生了自私外求之念;萬物的存在原是灑脫自在的,一旦有了執著追求之心就無法逍遙,那份活潑潑的生命力與純正清明的氣息也隨之消散。欣賞本詩除了深婉的寄託手法外,最令人感動的是作者張九齡透過詩歌展現高明的人生境界-在進退出處中秉持回歸本心的真誠,及堅忍不為外物所轉的氣度與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