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1 16:22:29江南
“不因人熱”
梁鴻,東漢初期經學家、文學家,一生不仕,本為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因作《五噫歌》諷刺統治者的奢侈,漢章帝甚為不滿,遂改名換姓,隱居南方(今常熟武進一帶),替人舂米以維持生計,雖然窮困潦倒,但人窮志不窮,夫婦相敬如賓,民間流傳的“舉案齊眉”的典故,就是梁鴻與其妻孟光的故事:“(梁鴻隱居)適吳,依大家皋伯通廡下,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常齊眉”(《東漢觀記•梁鴻傳》)相傳梁鴻少孤家貧卻很有主見,有骨氣:“(鴻)常獨坐止,不與人同食。此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趁熱鍋燒飯以節省薪柴)”,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自己重新燃火做飯)”。。
1959年3月2日,毛澤東在鄭州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集中講了“梁鴻餘熱不因人”的故事。他說,東漢有個梁鴻,“舉案齊眉”就是講他的故事,他有個老婆叫孟光。他們窮得要死,給人舂米度日。有一個人對他說:“我這裏有火,你用他來燒飯吧”。他說:“小子鴻,不因人熱者也”。你有熱,我不沾光。這個人後來到無錫,成了經學家。這個人是硬漢。
毛澤東在此講“不因人熱”的用意十分明白,希望各級為政者要有志氣,不能因為我們國家現在很窮,就灰心喪氣地企求得到他人的憐憫,中國人歷來是有志氣的民族。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始終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建設自己的國家。我思忖著,無論是個人或民族,一旦喪失了骨氣,也就失去了個人或民族的尊嚴,最終也將一事無成而受人欺淩。
對!! 做人就是要有骨氣!!
我們有句俗語 要"吃苦當吃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