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16:52:06湘羽

秋夕憶往

 雲層,風雨將屆的前奏。島上一輪明月,隨後光影稀微,仍得清風,便往臨海一角與三五朋友聽潮小聚。

 正巧通訊軟體能與往昔恩師聯繫上,於是稍作問候與閒聊。

 剛去台北讀書時,水土不服,常覺得教育像體制,又因不願背誦四書,無心熟讀教育科目及練習各類術科,成績一片慘澹。

 當時老師初來學校任教,聽說風采曾使許多學姊為之著迷。

 我在班上整體表現欠佳,課後被找去懇談。後來,頗似「思過崖授劍」的情節,老師多次開書單給我,不到十八歲的年齡,就與王國維、朱光潛、殷海光、勞思光、張愛玲、金庸、張系國等著作沾到邊,以及翻閱他同輩學者的論著及所編新詩選集。

 老師專攻六朝文學與唐宋詩詞,猶記得在課堂上拍案朗讀蘇軾〈赤壁賦〉、〈念奴嬌〉、〈江城子〉別有韻味,輔以精闢解說,令在座者動容,如沐春風。

 後來他榮升系主任後,未擔任班上導師,接觸機會稍少。

 我因為保送生的身分,較不在意成績影響分發,平時除了提防班上幾個「抓耙子」仍在搞小動作之外,趁在台北的最後時光往台大附近逛,多找些閒書來看,否則回鄉工作後面對的將是知識枯島與軍管社會。

 返鄉後,因不汲汲學校主管職,無意做太多樣板的事。加上原畢業學校已經多次改制,認同感降低,習慣做個無足輕重的一般校友,也以為老師早已淡忘這個化外地區的學生。

 十年前,我擔任馬祖第一代教學輔導員,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受訓,突然在廊道與老師相遇,他很訝異我出現在那邊。

 幾年後,聽說老師應聘前往東華大學教學。前三年,一位低我多屆的學妹赴台研習上老師的課,沒想到老師請她帶話回來給我,還被小誇「靈光」一番。

 去年六月,試著聯繫老師時,但他已自東華大學退休,到十月才聯繫上,大年初一通話敘舊。

 流光荏苒。當我要離開台北前,老師才在於淡江大學舉辦「俠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不久,很懷念那一個在老師研究室內師生縱論、俠氣交會的下午時光…


     ~寫於2015年中秋

相關連結:

文學院一盞不熄的明燈─記劉漢初教授二、三事

http://www.lib.ndhu.edu.tw/ct.asp?xitem=77063&ctNode=885&ePubID=195&mp=4

 

 

 ◎漢初老師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