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4 21:21:54待月草

取捨之間








我懷念的

作詞:姚若龍 作曲:李偲菘 演唱:孫燕姿

我問為什麼 那女孩傳簡訊給我 而你為什麼 不解釋 低著頭沉默
我該相信你很愛我 不願意敷衍我 還是明白你已不想挽回什麼

*想問為什麼 我不再是你的快樂 可是為什麼 卻苦笑說我都懂了
 自尊常常將人拖著 把愛都走曲折 假裝瞭解是怕 真相太赤裸裸
 狼狽比失去難受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
 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 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我記得那年生日 也記得那一首歌
 記得那片星空 最緊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誰記得) 誰忘了

Repeat *,#

我懷念的是無言感動 我懷念的是絕對熾熱
我懷念的是你很激動 求我原諒抱得我都痛
我記得你在背後 我記得我顫抖著
記得感覺洶湧 最美的煙火 最長的相擁

誰愛的太自由 誰過頭太遠了 誰要走我的心 誰忘了那就是承諾
誰自顧自地走 誰忘了看著我 誰讓愛變沉重 誰忘了要給你溫柔

(我懷念的) 我還有想要愛你的衝動
我記得那年生日 也記得那一首歌
記得那片星空 最緊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我放手 我讓座 假灑脫 誰懂我多麼不捨得
太愛了 所以我 沒有哭 沒有說
轉載來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

捨、易捨處,捨
難捨處,亦得捨


捨了
走上的,卻是另一條更艱辛的不歸路

懷念著的太多
放下的又太少

埋藏著的太沈重
删除了的又太微不足道

超載了的心  何去何從

晴天     雨天
歡樂天   愁苦天
曾有可依靠的肩膀
曾有了然於心的微笑
曾有廝守一生的憧憬

是誰忘了牽緊我的手
是誰頭也不回的走遠
是誰   是誰
要了我的心卻又摔碎了

誰記得   誰忘了
假灑脫   真無情
在這多年以後
已不再是有待商確的灰色地帶

再回首   燈火明滅處
來時路   已渺茫

卸下了厚重的簾幕
期許窗外有藍天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small-tsung 2010-10-17 22:26:57

我把這幾天的過程與朋友述說
經朋友一提 我才發現
我好像 本末倒置 忽略待月的期望

佛教不似西方的基督或回教 所謂高高在上的一神論
它乃是無神論

佛不是神
它乃是一種境界與狀態
不是有不是無也不是空
乃是超越一切 又存在的一種現象

佛教所留傳下來的典籍與其思想
它的反覆推敲與正反論證 更是找不到任何其矛盾之處
這種在思想上的結晶
我想是它所留傳給後代人的禮讚

朋友說我把佛說成跟一種目標與一種超高的境界
變成在心靈上或無所知追求的另一高地

後來 我才恍然
其實 我只是要告訴待月
透過了解的過程 去回朔了解自己
那才是重點

重點是在於過程
成佛 並不是目標 亦或終點
而是在了解與認識自己的過程裡
可以有所收穫

因為 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ㄚ!!

其實 最後一篇 無相頌 有點多了!!
反而是更誤解了!!

而六祖壇經是禪門裡一部重要的經典
它採原有的佛教學說 且融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
包括儒道兩家的精華
將佛教由外的追求轉為內向的醒思
將出世修行引向入世

初傳佛陀 在捻花時
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於是 佛陀就說了: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即付囑於汝 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 付囑摩訶迦葉

於是這是禪宗的開始

六祖後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禪-盛行普遍於世了!!


很抱歉!!佔用那麼多的版位
也謝謝你的指正
晚安!
^^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2010-10-18 02:17:53
small-tsung 2010-10-14 00:28:59

無相頌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心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另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祕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版主回應
待月被您的用心良苦和不辭辛勞深深打動
只是
待月缺乏慧根
吸收不了如此洋洋灑灑的大智慧^^

待月只是一介凡夫俗子
關心的仍是生活瑣碎
承若,某位格友所言
待月是憤世嫉俗之人
因此,獨善其身,修身養性之事
離待月甚遠矣^^

非常抱歉
就此話題待月不再回應
希望您能體諒

朋友晚安
秋涼添衣...

歡迎來坐哟~
^_^
2010-10-14 04:26:40
small-tsung 2010-10-14 00:09:18

所以本性的佛性 就是擁有智慧
就是所謂達到證悟的境界

而本性與本心應是無異的
但因 本心受到六根六塵與六識的影響
故無法產生智慧 撥雲見日 回到原有的光明面

所以就有了"觀"
觀心 觀自己 觀內在
觀就是察覺 內省

當我們發生脾氣進了有了動作進而發生影響時
在當下就要察覺 停止

所有的心緒如夢如幻的產生時-
起心動念時
在當下就要制止-避免影響及輪轉


而"觀"-就產生所謂的禪修
藉由調身/調息/調心
從身體進而到察覺內心本我的動作
進而達到身心的統一與協調


六祖壇經的殊聖乃是它告訴你有這法門 不需外求
了解有這回家的捷徑 在運用與進入 就快的多了!!

禪修是屬於了解身體的一種的修行
其實
每個人只要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身體
知道自己
懂得與自己對話 與身體共存
懂得/察覺 身體與任何氣官/情緒/動作的起伏與反應
自然就能在起心動念前

摘/拔 去了源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