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讀書。《沉默的十月》
《沉默的十月》 J.C.龔達爾 (寶瓶文化)
這大約是去年十月、十一月時收到的書了。我已經忘記當初為甚麼讀到一半就停了下來。現在想想當時自己好像在一個很虛幻的美夢裡,因為在自己寫字上發生了很多好事,所以就會有種不安的浮躁。就彷彿在夢境中,一切的好都是那麼迷人,可是你知道是夢,只是不知道何時就要醒了,既捨不得,又希望趕快醒過來以便痛快點ㄦ,大約就是那樣的感覺。
這本小說描寫的是一個我應該永遠都不會了解的世界。關於婚姻間男女如何互相依靠,既熟悉卻又陌生得要命,那種朝夕相處卻還是無限存疑的狀態,我一點ㄦ也不了解。更正確來說,我根本不曾與甚麼人有過這麼穩定而可以觀照的關係。他描寫著深刻愛情,偏偏我已經處在愛情黑洞裡很久了,更慘的事,看見別人這般愛情的模樣,我竟然一點ㄦ羨慕或期待也沒有。所以,我只好換一個方式來閱讀。
我開始閱讀作者描寫一切情景、感受、人物的技法。我簡直入迷,在第一次閱讀的時候。因為他的筆調緩慢得就跟安哲羅普洛斯那部《永遠的一天》一樣,海啊、風啊、人啊、情感啊,全都化成具體的譬喻,幾乎連喧鬧,都有了獨特安靜的模樣。或許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會讀到一半就停下來了,因為覺得好累,疲倦的是,他所在我面前展開的世界太新太充滿情感,我的閱讀好慢好慢,怕錯過了甚麼隱喻。
隔了大半年我又再度拿出來讀,細細地把這本書給讀完。忽然覺得它給了我一種奇妙理解與寬容的選擇(我總是那麼地憤世嫉俗,怨恨所有幸福的;卻又悲傷那些不幸的),關於我們在生活裡的寂寞、孤獨,以及渴求愛情、快樂、陪伴,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好渺小,虛弱,期待這世界上有人看見,理解而已。
真的不再愛了嗎?讀到最後我撇著嘴角,有點ㄦ想嘲笑故事裡的男主角。想說,才不可能呢,你這傢伙!不過話說,我其實讀見更多的,是中年人對生活的見識,這讓我很驚訝,彷彿重新認識了一些甚麼年紀稍長的人們,對生命的期待與失望,熱情與懦弱。
我挺喜歡這本書的,不過它很難纏。我跟朋友說過,這本書根本就不是作者寫的吧,他一定不知道自己當下寫了甚麼,這些形容與排序大約就是甚麼寫作小精靈還是上帝才有辦法這麼複雜。(當然,很多時候書裡描述畫作時,多數我都有點厭煩,我會不懷好意地揣想:這是拜GOOGLE大神的吧!)
最後,我終於在安藤裕子的歌聲裡,讀完這本書。
節錄:
我四十四歲,年紀漸增,明白的道理就相對地減少。
那天,我在中午左右醒來,背部有種奇怪的濕冷感覺。男孩尿在我的床上,可能是由於前一夜那場父母的婚姻鬧劇給他的影響。而如今,賽蒙騎著他的川崎重機車(絕對沒戴安全帽),穿越薩丁尼亞重重的岩石、橡樹和羊群,他不會想到得打電話回家。許多年來,我己經漸漸習慣稱他:我的兒子。
我們知道自己在鞠躬下台的一刻,會記得曾經擁有的華麗舞台,也不會望記處於高位的孤冷,儘管以此時正值巔峰的時刻,很難想像那一刻到來時自己的心境如何,但現在看看那些追在身後的年輕人,我們著實無法理解,他們為何要帶著恨意,急急忙忙地衝向不勝寒的高處,再等一下也無妨吧?
經過幾趟的義大利人文美食之旅,這些人就忘了自己其實來自郊區的黃磚公寓,每天下午定時五點,家中還會飄出烹煮血腸的氣味。在這些偏僻荒涼的郊區住宅裡,自來水是灰色的,沒有就業的簡樸家庭主婦負責在家打掃,心裡只期望生活能有所改善。這群所謂的友人,以為有了超脫俗世的高尚品味和擺在床頭桌上的詩集,就可以隱藏自己的出身。
我怎麼會成為當中的一份子?我怎麼會虛長到這把年紀,和眾人一起嘲笑一名年輕的憤怒藝術家,只不過因為他依然沉迷於青少年的憤怒中,我們則是安穩端坐在富足的熟齡層?他想要改變世界的偉大夢想十分扭曲,我們之所以嘲笑他,是因為我們同樣扭曲的野心比他高尚可行?這個恐怖醜陋的藝術表現讓我們嗤之以鼻,這是否因為我們早已俯首稱臣,自甘成為群體生活的社會動物?
就記憶所及,我的思緒和情感間總是有一段距離;就像我這個人,與漂浮在外的人、事、物總是有段距離。我彷彿局外人,一心想要抹滅這段距離,想要敞開心扉,讓外界的光線和人們的視線落到躲在暗處的這個陌生人身上,但是光線和視線永遠不夠深遠,無法照亮最陰暗的角落,而營造出這個角落的男人,正是我自己。
當內心的黑暗面太過強勢時,人得自己走出去──至少偶爾一試。
我曾經被愛情灼傷,雖然我記不得痛苦的程度,但卻記得自己曾經受傷。
逐漸了解改變不再是為了彌補距離,也不是為了拉近不同的世界與生活。改變並不代表我們正要朝哪個方向移動,改變只會在我們的身上和心裡發生,速度緩慢並且難以察覺,從不斷重複的單調漩渦中出現……時間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只是我們並沒有發現,這是因為我們同時生活在許多時空當中。
人只要離開世間,就只剩下故事;然而雅絲翠離開時,卻在我內心留下一片空虛,也許我應當安靜地保持原狀,然而我選擇以話語來填補。如果沒有話語,那麼我就無法在話語的停頓之間聽見她的沉默;她撤離我的故事,一如她牽著男孩的手,在許久之前的冬夜裡現身。
上一篇:也許這世界會
下一篇:《巴黎野玫瑰》。與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