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6 12:15:05小颱風

《文藝營記事》呂副總統在文藝營

寫在前面:這次上山學藝,收穫真是五味雜陳,颱風將一一記下,紀念這次的旅程。

◎小颱風
  文藝營的第二天中午,專題演講時間講員是一位女性講員,呂副總統是也。

  在整個演講結束後,同學們都有一個感覺,副總統還挺有文學味的,和電視上得知的呂副總統尚有一段距離。而大家普遍認為,呂副總統的演講功力真不是蓋的!

  整個演講過程,其實就是呂副總統在談她一生的縮影。

  自小〈國小三年級〉立志作政治家的她,生命中有幾個重要的轉折,成就了今日的呂秀蓮。

  小時後,有兩次的機會差點變成別人養女的呂秀蓮,因著一對小哥哥、姊姊不捨的心,並且化作行動─偷偷揹走她─,這使得呂秀蓮得以在原生家庭呂家長大。且因著兄妹間這份特殊際遇,小哥哥自小帶著呂秀蓮,教她功課、及面對事情的方法、對抗壓力的勇氣。颱風認為,呂副總統一生中最重要的男性是她的哥哥,若是沒有她小哥,就沒有今天的呂秀蓮。

  呂副總統中學時期,對書籍涉略極廣,而且他的小哥更是會為她開出書單,讓她去讀,或因博覽而愛上藝文吧,希望成為文學家。高中聯考前她不僅是寫小說,更和同班同學虛擬愛情。

  高中時期,廣結各國筆友,鍛鍊英文能力,開廣個人見識,交筆友的最熱時期,同時和九個外國人通信。

  以第一名考入台大法律系,同樣以第一名考上研究所的她會推動新女權運動是有跡可尋的。

  當時台灣女性逐漸展露頭角,而,如何防止大學女生過多亦為熱門議題,呂副總統提出,當時甚至有些學校明白表示女生宿舍不足,不予招收女生。呂副總統,在當時,十分不平!另一事件是,她見一留美學生在美殺妻〈懷疑妻子不忠〉後,逃回台灣,以躲避刑責。當時的呂秀蓮於是寫了一篇有關貞操與生命孰重的文章聲援女性。

  真正步入「新女權運動」是在她26歲時〈1971年10月〉寫了一篇文章探討有關「檢討傳統中的女性角色」在聯合報發表,八天內引起相當大的迴響,開始拉開新女權運動的序幕,她也就成為國內「新女權運動」的先驅。

  在國外開廣眼界後的呂副總統認為,人,不分男女,均應同等擁有思想、行動、語言上的完全自由,女人應從傳統的女性角色和男性的驕傲中被解放。她曾成立「保護妳專線」專門幫助女性同胞,當然,在當時的社會情境下,終難逃解散一途!

  颱風認為,副總統在人性上的看見,是有眼光和理想的。她所提倡的「新女權運動」主要是針對著人性尊嚴和平等來作訴求,這是一個大方向。而,目前有部分人士所提的男女平權,颱風以為反而是女性站在一個不平等的期望中,高喊平等,似乎是悖離了「新女權運動」的中心。難怪,有學員在問及,從呂副總統以「新女權運動」發起人的觀點來看現今藝文界,藝文作品在女權主義上,成長多少時,她這麼回答:

  「如果,僅停留在以女人角度來看待女性的問題,那,新女權運動可說是原地踏步,沒有進步!所謂的進步,必須是一種顛覆!所以,進步的步驟應該是,先由女人角度來看待女人的問題,再先由男人的角度來看待女人的問題,繼由兩性的角度來看待女人問題,終由新人性的角度來看待女人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顛覆!才能談上真正的進步!而由人性的角度來看待兩性之間的問題,應以共同享受人性為目的」

  颱風覺得,在呂副總統心中,所謂的新女性運動,是個有明確目標、有大格局的理想,目前也正在進行中。

  但是,如果我們女性,只停留在小情小愛上來論女權,其實無疑是自貶身價。現今由女性來看女性問題的文章,在颱風看來有些其實是女性在訴求另一個不平等,而非是真正想由錯誤的社會傳統價值中被解放。而且,解放的層面不應僅在家庭和性事強調、打轉,而是要在著眼於重新定位女性來努力。若不撇開女性的依附心態,多談,也無意義。新女性的平權,不是爭權,是要回復人性應有的尊嚴與地位,如此而已。

  呂副總統於1978年至哈佛深造,卻在研究進行之際,發現美國將與大陸建交,而與我斷交。她,經過掙扎,放棄學業,是裝返台,欲利用選舉時間,預警台灣政府、民眾中美將建交,而與我斷交之事實。無人能信。

  1979當美國宣佈與我斷交,而欲與中共建交,人們想起這三個月來呂秀蓮的演講與預警,日後邀約不斷。當年12月10日呂副總統於「高雄人權日」在高雄演講,演成高雄事件時,是始料未及的。呂副總統亦因而被判刑12年。

  1933天的牢獄生活中,呂副總統在絕望中找尋希望,在有限中發展無限,在不自由中擴展自由。在獄中,她用衛生紙寫作,用臉盆底、馬桶蓋作桌面,所以她說,雖然她不是文學家,但是她相信我們沒有她的寫作經驗。1995年,呂副總統因著國際人權特赦組織的營救而出獄,她說,這是她第二次的活。

  三十歲那年,她得了甲狀腺癌。呂副總統想,命運為甚麼出賣我?我才三十歲,得甲狀腺癌!而,她活到現在。她說,三度生命的關頭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颱風按:現在,她的職務,應是另一個虎山吧!〉

  自稱是左手拿鍋鏟,右手拿筆桿的呂副總統,當被問及,曾出版兩本小說的她,以後如果再寫小說,會寫哪一方面的主題?

  呂副總統出人意表地說:

  「情」這本小說,她鋪陳了三十年,所以若有可能,她會以這本書為藍本再發揮。另外,她也提到,她想或許能描寫政治人物,還原他們的人性面,讓讀者能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問題和深遂的生命。

  颱風覺得,呂副總統基本上是一個有眼光的人。有的人,寫的或許會比說的好,因為在寫的同時,自己能夠沉澱情緒,再抒發。一般來說對生命感受力深的人,通常比較敏感而富於愛,我們期待她有更好的作品能呈現出來。有文人素養加上俠客心腸,真的要在主政時,不得罪人也難!試想,梁山義民入主宮廷,這會有怎般的草莽風情和拘束並行!這就是呂秀蓮!

  颱風覺得,她還是適合「寫作以清人心,在野以監國政」。
  她的細膩及眼光,在野就是人人稱好的義民俠客!但是一但執政,恐怕義氣會變意氣,因為草莽執政,人心會有不安!而她,也會有如鳥入籠之不適。
可惜!

  ─小颱風2000/8/17 寫於至善居─
  【追著火球跑】新聞台

Duck 2007-11-04 21:11:30

怎麼都沒有人回應?大概現在的人一提到政治人物就避之惟恐不及吧!其實呂副我也曾有過一次同席共餐的機緣,覺得在現今執政團隊裏頭,她才是極少數&quot視民如殤"者。可惜不喜歡講官話,只愛講真話的她在這混濁的政治氛圍中卻是如此被排擠、邊緣化,可惜啊,可惜!或許正如颱風所言,她還是比較適合當個在野的女中豪傑吧。

版主回應
Duck:平安!
  其實是因為小颱風是一次貼一堆舊文吧~
  格友們挑著看~沒回應也是正常!
  我非常同意妳的說法~~
  畢竟民權出身與辯護出身的法律人
  對政治兩個字的解讀是很不同的。

  對呂,我深感佩服!但也深覺可惜~~
  真的有很深的惋惜!

  歡迎常來喔!^_^
2007-11-04 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