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芬蘭化.傾中嚐惡果 美學者籲美排除台灣盟邦
台灣芬蘭化.傾中嚐惡果 美學者籲美排除台灣盟邦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記者蘇永耀、彭顯鈞/華府─台北報導〕在美國決策菁英中極具影響力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最新一期刊出一篇文章指出,台灣正快速「芬蘭化」,以配合北京來換取自身的發展和生存。文中並建議美國應該停止對台軍售,讓台灣中立化,且必須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 台灣配合北京 換取自身生存 馬政府執政後,美國學者和媒體已多次指出台灣正快速傾中,但在「外交事務」如此嚴肅、被美國政學界看重的刊物上出現專文,指出台灣正「芬蘭化」,而且呼籲美國公開支持,還是首見。由於這篇文章主張廢除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安全保障,一位研究兩岸問題的美國專家提醒,台灣應高度警覺。 籲美停止軍售 讓台灣中立化 對於此一論點,台灣朝野政黨看法不一。民進黨提醒,芬蘭與台灣情境並不相同,當年蘇聯還承認芬蘭的主權地位;但中國則想吞併台灣,馬政府親中,台灣連芬蘭化也不可得。國民黨則表示,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以芬蘭化類比台海和平,是不了解兩岸關係,也不合乎美國目前的對中、對台政策立場。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季禮( Bruce Gilley),在預定元月出刊的「外交事務」上撰文指出,芬蘭在冷戰時代以討好蘇聯的和解政策,為自己維持住不被蘇聯併吞的自治地位,以小事大的台灣在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和二次大戰後的芬蘭極為類似。 季禮表示,馬英九上台後的兩岸和解政策,使台灣愈來愈走向「芬蘭化」,具體例證包括莫拉克颱風後,台灣雖讓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赴台為災民祈福,卻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馬英九本人在六四紀念日時不再批評北京,只模糊地以歷史傷痛帶過,都是不折不扣「芬蘭化」的表現。 馬拒熱比婭入境 走向芬蘭化 季禮說,「芬蘭化」的政策讓台灣可以與中國進一步經濟整合,且可能有更大的國際空間,但也不是沒有代價,台灣對島內的反共活動要自我約束,同時在軍事上和美國保持距離。 季禮認為,台灣反對馬英九政策的聲音幾已消失,台灣人已把兩岸整合看得比軍事對抗或國家安全更重要。中國堅持對台灣的主權有地緣政治的考量,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關係到中國對外武力投射的能力。美國過去廿年藉台灣關係法要保護的「台海現狀」已不存在,美軍在亞洲的安全已可透過其他軍事基地來保障,因此他主張美國應讓台灣中立,甚至偏向中國的軌道,對台灣的「芬蘭化」採取不介入立場。 |
下一篇:理想品牌 11家25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