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2 12:08:15嘟嘟

竊聽反恐 美坦承效益有限

竊聽反恐 美坦承效益有限

〔編譯張沛元/綜合華盛頓十日外電報導〕十日送交美國國會的一份官方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一項被前總統布希政府以挽救人命為由、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由國家安全局執行的免搜查令逕自竊聽美國人之國際通訊的計畫,其反恐效益並不明朗,意即在打擊恐怖主義上所扮演的「角色有限」。

布希時代逕自授權國安局

這份在去年由國會授權製作,司法部、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國防部與國家情報辦公室等五大聯邦機構的督察長負責製作的調查報告指出,就評估恐怖份子所構成的安全威脅而言,相較於這項被稱為「總統的監督計畫」的竊聽計畫,其他情報工具反而能提供更多及時又詳盡的情報。該報告指出,不少受訪的情報官員坦承,就國家安全局的竊聽計畫對成功打擊恐怖份子的貢獻,他們很難「提出明確例證」。

該報告還說,儘管透過竊聽計畫所取得的情報「對某些反恐調查具有價值,但(該竊聽計畫)在聯邦調查局的整體反恐努力上所扮演的角色有限」。中央情報局與其他情報單位雖認為這項竊聽計畫是一項有用的工具,但卻無法將之與反恐成功直接畫上等號。此外,該報告還暗示,當該竊聽計畫二○○五年曝光、其合法性引發激烈辯論時,相關聯邦局處在進行威脅評估,準備為竊聽計畫找尋合法性時,面臨政治壓力。

情報官員難提出成功案例

布希及其資深顧問過去堅稱免搜索令的竊聽計畫對遏阻恐怖攻擊至為重要,而今該報告的這些發現令人質疑這種說法。十日公布的三十八頁調查報告雖揭露許多過去不曾曝光、攸關該竊聽計畫的法律與操作細節,然因此一報告屬於解密版,意即在另一份機密報告中仍有大量未公諸於世的調查發現。例如,解密版的報告指稱,依據布希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後所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各情報單位展開「前所未見的集體行動」,但究竟是哪些行動仍是個謎。

該報告還發現,僅極少數相關官員知道這項竊聽計畫的規模與深度。調查報告特別點名批評韓裔的司法部前助理法律顧問柳淳(譯音,John Yoo)。柳淳曾撰寫為這項竊聽計畫背書的法律備忘錄,但他的頂頭上司,當時的司法部長艾許克洛夫,卻直到二○○四年三月才知道,這些情報任務的本質,早已超越他在兩年半前核准的竊聽範疇。

這份報告的結論令一向批評竊聽計畫不遺餘力的國會民主黨人大為困擾。民主黨奧勒岡州參議員懷登就說,前布希政府的官員持續辯稱,這項竊聽政策得以讓美國變得更安全,「我相信這份報告顯示,他們對秘密的變態偏執以及拒絕接受失察,反而傷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遑論受法律約束的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