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中生 台灣教育危矣
寄望中生 台灣教育危矣
記者林曉雲/特稿 三大協進會表態支持開放招收中國學生及採認中國學歷,無非是想在修法之際給予臨門一腳助力,令人遺憾的是,大學校長們沒有提出可長可久的台灣高教改革大計,卻只凸顯了在少子化的威脅下,國內大學一味寄望吸引招收陸生補救營運商機的心態,表面稱提高國際競爭力,卻刻意忽視採認中國學歷相對可能導致更多優秀台生外流的可能弊端,台灣又有多少大學校長可以吞得下這些惡果? 三大校長共同表態支持,理由也只顯示其一廂情願,校長們說:「對國家社會有益,透過文教交流有助兩岸和平發展,藉此展現我國對兩岸教育發展的主導性。」但只要看中國觀光客開放前例,是中國主導,可隨時喊卡,台灣伸出脖子讓中國掐,開放陸生也可預見同樣情形。 招收陸生就是提升國際化競爭力?台灣的大學早就可以招收外國學生,但效果不彰,因為招收外籍生其實必須仰賴獎學金、國力及就業機會的集體誘因,以新加坡為例,就是祭出高獎金、就業保障來吸引以中國及印度為主的外籍生,相較之下,台灣的大學要付出多少誘因去搶陸生? 少子化的壓力確實讓國內學校經營出現壓力,但真正難的是,面對開放,台灣有多少掌控權及必贏優勢?中國各大學近日已紛紛祭出就學及就業等統戰式優待,專門要吸引台灣學生,大學校長們有無實地了解,多少台生外流中國?多少所謂優秀學生寧願選擇北京大學而非台大?又有多少陸生願意花錢到台灣唸在國際上排不上名的私立大學? 台大校長笑言,「希望未來中國的總理是台大畢業的」,校長們不知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台灣的總統是北大的畢業生」會如何?就像越來越多政治人物到中國爭取學位,大學校長們要如何看待自己的辦學成效及競爭力? 一旦無配套、一廂情願地全面開放,國內大學勢必遭遇更多學生西進外流,更多有中國學歷的學生來台灣工作,試問屆時是哪所大學要出面來吞下這些惡果?還是台灣的大學生必須自認倒楣承擔後果,就請大學校長們先給個答案吧! |
上一篇:袁健生綠卡 綠轟持有大半年
下一篇:《馬執政週年實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