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1 07:59:54嘟嘟

開放中資前來必定危害台灣

開放中資前來必定危害台灣

在馬英九政府加速全盤向中國傾斜的情勢中,海基會與中國海協會或江陳第三次會談即將舉行。馬政府除了食髓知味,打算一如前例,不把江陳會協議送經立法院審查,還宣稱預定與中國協商完成雙方「四大議題」,包括擴大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及司法互助打擊罪犯等三項協議,並以「共同聲明」宣布開放中國資金前來台灣。在這「四大議題」中,開放中資前來,必將危害台灣,我們期期以為不可。

按行政院陸委會的說法,所謂開放中資前來的規劃,將准許其投資製造業、服務業、不動產及所謂愛台十二項建設等。一經雙方同意,中國方面將組團前來考察,並透過後續安排逐步實施。陸委會認為,以往雙方投資以單向為主,台灣資金投向中國與日俱增,但中國資金前來仍在禁止之列,形成雙方資金流動單向傾斜問題;開放中資前來,從而可望「為台灣經濟引進更多活水」,為實現與中國雙向投資或經貿關係正常化鋪路。陸委會這一說辭,極其天真無知,只是為馬政府「經濟鎖定中國」的政策塗脂抹粉,既昧於現實,也未能記取經驗教訓。

引中資以濟台灣經濟,是馬政府上任以來積極進行的工作。最近引起台灣社會極大疑慮及爭議的與中國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由馬政府主動向中國提出,目的就是要「解決台灣的經濟困難」。然而,不妨看看引進中國資金最多的香港,其殷鑑不遠,深值警惕。

香港自一九九七年告別英國殖民地,成為中國特別行政區之後,與中國經濟整合加緊進行。二○○三年香港與中國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即所謂CEPA),香港政府有如今天台灣的馬政府,宣稱製造業將因零關稅及開放中資前往,增加就業機會;且按CEPA規定進入香港的中國保險、銀行及民營企業,外加投入的資金,也都可望因雙方經貿全面自由化,為香港經濟注入活力。

然而,CEPA實際上導致香港資金、人才、就業及產業進一步北移中國,固為必然後果,即使港府大力宣揚的中資注入,對於香港的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也未產生振衰起敝的作用,反而股市、房地產的金錢遊戲有增無減。其結果是,香港容或因CEPA與引進中資出現部份榮景,整體而言,獲利的只是大財團等少數人,香港出口持續衰退,失業問題未見改善,上班族薪資所得下降,貧富懸殊為亞洲四小龍最嚴重,「東方之珠」淪為仰賴中國以放出觀光客等協助,勉強維持經濟表面繁榮。

香港已成為中國一部分,經濟榮枯仰賴中國,身不由己。台灣是中國表明不論訴諸武力或非武力手段,也要併吞的對象,更應有高度戒心。正因如此,引進中資的問題絕不能以正常國家之間的資金往來看待。有如最近已受關注的中國傳媒侵入問題,絕少民營、沒有起碼新聞自由的中國媒體,其前來台灣,一定以統戰或製造、左右輿論為目的。同樣地,有意前來投資的資金或金融機構,除了助長金錢遊戲,導致金融動盪,必然肩負操控或擾亂金融的居心,也勢必企圖掌握台灣重要產業。馬政府不免告訴公眾,要對中資前來進行必要管理,但是,多年來政府對台灣企業、資金西進中國管理無方,上任以來對中國採取形同經濟不設防政策的馬政府,對中資若說能硬起來,進行必要而有效管理,其誰能信?

中國一向宣稱,絕不可能放棄併吞台灣的目標。從而,中資不論以何種形式前來,必然與中國對付台灣的工作或多或少有關;中國與台灣經濟往來,斷無所謂「政經分離」這種事。只要中國謀取台灣的前提存在,我們就不能對中資心存幻想,寄望中資為整體經濟帶來好處;況且台灣並不欠缺資金,台灣所欠缺的是公眾對經濟前景的信心,與政府突破經濟困境的效能,特別是對產業的輔助。台灣事實上不需要中資,香港引進中資已經深受其害,馬政府不應再有引狼入室的危害台灣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