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的放矢
馬英九政府把依賴中國當萬靈丹,急於推出「內容不詳」的CECA、ECFA,備受「先射箭,再畫靶」的質疑,他卻得意的回應:「我們當然要先射箭啊,不然人家怎麼知道我們要什麼呢?」
如此童言童語,仍屬小黨工搞活動的手法。張皇失措「無的放矢」、「盲目射擊」,正是「馬上」的慣技:凡事急就章,不作審慎評估,不受國會監督,目標不明、利弊未分,先把箭射出去,受質疑時便畫餅充饑,掩飾付出的代價。
對內「無的放矢」,在箭落處畫靶,自吹百發百中,雖然顢頇可笑,但還是小事;在中國問題上,不經深思熟慮,便胡亂射箭,卻有嚴重後果。馬英九射的箭不畫靶,中國撿起射回來,靶子可畫得很清楚:「一個中國原則」。
李、扁兩個本土政權,對中國關係的箭靶清楚:與中國交流、緩和關係是手段,目的在保障台灣安全,逐步建構正常國家。沒有人擔心他們把箭射向「一個中國」,更沒有人疑慮他們會「出賣」台灣。為什麼馬英九受如此強烈質疑?
很顯然的,他「無的放矢」的伎倆已使誠信蕩然。馬也有郭冠英症候群:台灣不是國家,中國或領土包括全中國及蒙古共和國的「中華民國」才是國家。他有獨裁者的傲慢,不但以「完全負責」為詞,胡亂射箭,而且不避任何利益衝突或道德規範,重用江丙坤這種人盲目射擊。
中國以「國共內戰殘餘」定位台海問題,要兩黨私了,而連、胡所謂五點願景,業經馬英九、吳伯雄、江丙坤一幫人背書,目中無台灣人民。江丙坤的兒子在中國經商,自己戴國民黨副主席與海基會董事長兩個面具,鼓吹胡連共識,這種政府豈能取信於民?如果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的兒子在台灣作生意,他又倡言恢復美台外交關係,他早就下台了。
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有「孔明借箭」一章,孔明趁江上大霧,率稻草船直逼曹操水寨,曹操傳令:「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可撥水軍弓弩手亂射之。」一陣亂射,孔明賺到十萬支箭,在赤壁之戰用來回敬曹兵。馬英九「無的放矢」,當作如是觀。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上一篇:范蘭欽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