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在莒!
金門縣長李炷烽抗命,拒絕在「二二八」降半旗,並未見馬英九表示「關切」;馬英九說「二二八」事件,蔣介石「當然有責任」,但他又宣示要拆除「民主紀念館」的牌匾,換上「中正紀念館」。李炷烽的立場有「省籍」情結,卻無人性觀念;馬英九則口是心非,只想混水摸魚。
馬英九性格既屬兩面派,實應與李炷烽商量,為「避免爭議,減少麻煩」,最好把「中正紀念館」遷到金門,招牌就掛在「毋忘在莒」那塊巨石,「擎天廳」可作文物展覽。
如此安排,既合「蔣公遺志」,也合情、合理、合法。論理,蔣介石立志「剿匪」,卻被「匪」所剿,中國江山,只剩金、馬兩城,悲憤痛書「毋忘在莒」,以明「消滅共匪,光復國土」之志。遷館至此,既可供其信徒追念,也「見證歷史」。
論法,老蔣知道自己在台灣只是佔領者,他的中國「法統」,在國際法上只剩金、馬。馬英九既堅持「憲法一中」,不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那金門是最適合紀念蔣介石的地方。
學界研究指蔣介石是「二二八」屠殺事件元凶,在台灣成「爭議性人物」,「廟」設台北,三不五時就有人示威抗議,不如遠遷金門,落得清淨,把民主留給台灣,把廟送給金門,各得其所,兩全其美。
論情,老蔣功在金門,使免於「陷匪」。台澎與金馬主權屬性不同,當年美國要保台澎而不保金馬。前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形容金馬為兩塊不值錢的「房地產」,勸蔣氏撤出,蔣堅拒不從。現在李炷烽和馬英九已經忘了流落「在莒」, 但金門有理由懷念蔣介石之功。
馬英九曾為反共「憤青」,卻無老蔣復國之志,反被疑有降匪之念,如能高舉「毋忘在莒」紀念蔣氏,當可厚顏包裝成「復國」奧步,其「終極目標」在使受制於一胎政策的中國人受精神感召,發憤圖強,增產報國,「自取滅亡」,以證明他並未違背「蔣公遺志」。(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上一篇:台灣人民為什麼要過這麼苦的日子?
下一篇:週五ECFA公聽會 綠擬文武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