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態度保留 勞團說不 規避舉債上限 財政終將崩盤
〔記者廖千瑩、洪素卿、楊久瑩、李文儀/台北報導〕財政部研議利用壽險、勞退、郵儲等資金設投融資基金,壽險業對此持保留看法,勞團更明言反對,至於中華郵政副總閻永安則說未獲通知、未獲指示,但目前於法無據,須訂特別條例才能動用相關資金。 行政院去年曾喊出八兆壽險資金救股市,業者怕賠錢大潑冷水,如今,政府腦筋再度動到壽險業身上,以提供保本保息的保證,邀壽險業加入研議成立的財政投融資平台。但壽險業還是看法保留,國泰人壽發言人李長庚、台灣人壽發言人林欽淼都只說要看細節、經相關部門研議後才能決定,單純講保本保息還不夠。 事實上,壽險業者目前的處境也很艱困。去年迄今股市跌不休,壽險業投資慘賠,淨值直落,還有八家壽險業淨值為負數,光去年一年,壽險業淨值就蒸發二千二百多億元;加上利率走低,接踵而至的利差損壓力,在在都讓壽險業元氣大傷。 至於目前合計規模超過一兆的勞保以及新、舊制勞退基金,去年同受金融海嘯之苦,合計虧了一千一百億。因此,勞團對於政府又將腦筋動到勞保、勞退基金頭上,十分不能認同。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昨質疑,這些基金本就是政府可運用的工具,原就定期在護盤、投資,因此,政府進一步規劃新的平台,不免讓人聯想,未來的管理方式可能是更黑箱、更不透明。 退撫基金管委會副主委蔡豐清昨表示,早期財政部的確曾經研議設立投融資基金,但未曾規劃把退撫基金納入,近來也不曾被徵詢或聽聞要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納入規劃,他認為納入的可能性不高。 中華郵政工會理事長蔡兩全則說,郵儲資金不是政府的錢、是儲戶的錢,如果立法由政府保證,他不反對將龐大資金妥善運用,但前提是得依規定辦理。 去年的金融海嘯也造成郵儲資金投資慘賠,中華郵政險些無法達成一百零九億元的年度盈餘目標。根據中華郵政公布的資產負債資料,去年三月金融商品未實現損益為八十一億元,到六月變成負一百廿三億元,九月更惡化至負三百九十九億元,顯然有不少投資處於嚴重「套牢」狀態。 規避舉債上限 財政終將崩盤 記者鄭琪芳/特稿 財政部昨天特別召開記者會說明財政政策,提出八大中長程計畫,號稱「天龍八部」,加上研議中的「財政投融資平台」,變成「九陰真經」,財政部自認「武功高深」,其實早被看破手腳,成立「財政投融資平台」,不過是要規避舉債上限罷了。 馬政府上台以來,不斷擴大舉債,去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三兆八千九百五十二億元,今年底將增至四兆二千六百一十七億元,短短一年內債務餘額暴增三千六百六十五億元,債務增加速度是歷年之最。 政府財政加速惡化,惠譽信評今年一月才以「財政惡化」為由,將我國的主權評等展望降為「負向」;以往一直聲稱政府財政「尚屬健全」的財政部,昨天也首度坦承「財政狀況日趨困窘,財政結構有待改善」。 即便如此,政府所思所想仍是擴大舉債,由於今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占前三年度GNP(國民生產毛額)將達三十三.七四%,以現在的舉債速度,再過二、三年就會逼近舉債上限四十%,一旦成立「財政投融資基金」,就可以不受舉債上限限制,繼續舉債。 「公債法」規定舉債上限,就是要避免政府無節制舉債造成財政崩盤,財政部卻想盡各種辦法要規避舉債上限,政府以這種方式處理財政問題,財政崩盤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更何況,政府想要四大基金、民間壽險資金等投入「財政投融資基金」,再由基金運用投資,姑且不論民間資金是否捧場,一旦計畫成真,數兆元資金不是小數目,每年光是還本付息就要多少錢?政府負擔得起嗎?這些都是民眾的錢,若基金虧損要由誰來負責? | ||
下一篇:啥是防衛機制 府沒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