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4 01:14:21店小六
佛教中所謂的十二因緣
青海夏瓊寺生死流轉圖.
十二因緣指由「無明」到「老死」這一段過程,
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于輪迴而不能得出。
(三世相續無間斷,是指以過去世的「無明」和「行」為原因,
招感現在世的「識」乃至「受」等五者為結果;
由現在世的所得到的結果,又生起「愛」「取」「有」三者,
為現在世的原因;
以此又招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環,無有間斷。)
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惑,蒙蔽本性,所以叫無明。
行,過去世身口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
識,由過去世的無明和業牽引意識投托母胎,這叫做識。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有名而無形質;色指身體。
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長出來了。
六入,指從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和思維都開始發展出來了,叫做六入。
(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觸,出胎已后,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能了知而產生苦或者樂的想法,叫作觸。
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等事,但是然未能起淫貪之心,叫作受。
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及淫慾等境,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
取,從二十歲后,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
(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後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老死,指從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了又始終會敗壞,叫作老死。
(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的幾句: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所提及的
就是這十二因緣裡面的階段。
十二因緣指由「無明」到「老死」這一段過程,
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于輪迴而不能得出。
(三世相續無間斷,是指以過去世的「無明」和「行」為原因,
招感現在世的「識」乃至「受」等五者為結果;
由現在世的所得到的結果,又生起「愛」「取」「有」三者,
為現在世的原因;
以此又招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環,無有間斷。)
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惑,蒙蔽本性,所以叫無明。
行,過去世身口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
識,由過去世的無明和業牽引意識投托母胎,這叫做識。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有名而無形質;色指身體。
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長出來了。
六入,指從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和思維都開始發展出來了,叫做六入。
(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觸,出胎已后,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能了知而產生苦或者樂的想法,叫作觸。
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等事,但是然未能起淫貪之心,叫作受。
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及淫慾等境,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
取,從二十歲后,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
(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後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老死,指從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了又始終會敗壞,叫作老死。
(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的幾句: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所提及的
就是這十二因緣裡面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