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漫遊之四:美麗的偶然
一、Anderson的法國牛奶麵包
上野車站內有一家Anderson麵包,打從旅程第二天開始,它就成為我們在東京的溫暖後盾。每天早晚,我們一定會到這家麵包店買價格便宜卻異常好吃的「長條麵包」,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它真正的名稱叫什麼,只知道它有法國麵包的口感和外型,只是小了一號,麵包裡面塗上一層厚厚的、甜得剛剛好,散發牛奶味道的夾心,我
回到台灣後,還是很懷念在日本吃了六天的Anderson麵包,可惜,我居然忘記為它拍張特寫照片了,或許因為它總是那樣安穩地存於我的白天和黑夜,少了一份陌生的距離,早早進化為我的日常生活習慣,直到回頭一路檢視,才發現它其實隸屬於異國的生活。
幸好,現在網路發達,所有錯失的機會都還有彌補的可能,我上網找到Anderson麵包的網址,赫然驚覺它在日本算是頗負名氣的連鎖麵包店,而我
同樣無法複製的還有街頭巷弄的「阿-阿-阿-」聲音。
來到日本的第四天,我們在即將出門前,聽到密閉的窗戶外傳來一聲聲簡直近在耳邊的「阿-阿-阿-」,我告訴淑君:「這聲音聽起來好像烏鴉的叫聲喔!」淑君毫不思索地回答:「應該是有人故意這樣叫的吧!」
「是嗎?拘謹有禮的日本人,怎麼可能這麼不計形象地在一大早學烏鴉叫?」
「好吧,如果不是人叫的聲音,也會是鬧鐘的聲音,總之一定是『人為』產物,這裡可是熱鬧的大都會耶,不可能有真正的烏鴉啦!」淑君最後下了一個自認為比較合理的結論。
只是,淑君的結論很快就被推翻了。當我們出發至早稻田的路上,真的看見「黑色的大鳥」如入無人之境般低低地飛在人群中,一邊飛還一邊發出「阿-阿-阿-」的熟悉叫聲,這時,我瞥了淑君一眼:「你看吧,真的是烏鴉!而且這裡的烏鴉一點都不怕人。原來漫畫中象徵尷尬、無力情緒的『烏鴉飛過』是真的耶!」
為了避免淑君心裡受打擊,我安慰她:「不過,你的想像力很豐富啦!」
畢竟,日本人學烏鴉叫、鬧鐘聲響,這種有創意且無厘頭的答案,大概也只有淑君會這樣思考吧!
日本的烏鴉大概就像台灣的麻雀一樣,日本人早就見怪不怪了,倒是我和淑君只要看見烏鴉飛過,就會覺得好興奮,很想把烏鴉看個仔細,偏偏烏鴉只喜歡惡作劇,總愛在人群間穿梭,然後又突然衝向天空不知停在哪裡了,唯一看見牠降落在平地上兩次,一次在早稻田大學附近某所小學的草皮上,一次在上野公園樹蔭下,可見,牠雖然是很都市的鳥類,不過還是有所堅持地只降落在最不人為的地方吧。
二、因為早稻田大學
出發到早稻田大學的這一早,我不再頭痛,看來身體已經適應日本東京了,有一種完全活過來的清醒感覺,真是謝天謝地啊!
為什麼會選擇來早稻田大學呢?一來是因為黃老師曾經提過早稻田大學附近咖啡館的人文風景,十分吸引我;二來還是因為藤木直人曾經在這裡唸過書。基於這兩個因素,我堅持安排早稻田大學一遊的行程,它不是著名景點,旅遊書根本也沒提,但我知道它有意義。
果然,我們拜早稻田大學所賜,第一次搭只有一節車廂,且能大方行駛於馬路上的電車喔!這節電車很神奇,它得沿著鐵軌行走,行經的路口並沒有設置平交道來警示路人和汽車,但是只要它經過,所有人車都會乖乖停下來,也算奇景。別以為這電車可以在馬路上無所攔阻地橫行,當它遇到路邊的紅燈亮起時,自己也得守規矩地停下來,好有趣喔!
搭乘了只有一節車廂的電車新鮮體驗,讓我和淑君越來越覺得這個行程安排,實在太值得了。
也看到了創辦人大隈重信的銅像,以及演劇博物館。演劇博物館前有三個看起來應該是校外人士的伯伯,坐在路旁的木椅上,認真而專注地拿著手中的彩筆細細描繪演劇博物館前的風景,我突然有一種溫溫的感動,生活原來也可以這樣安排。唯一可惜的是,演劇博物館當天沒開放,我們只能和它合照留下腳印囉!
早稻田大學腹地不大,走著走著,幾乎整個校園就逛完一圈了,事先完全沒做功課的我還問淑君:「我想去早稻田大學的大門口拍照。」沒想到淑君說:「它沒有正門耶,就是一區一區的。」耶!原來如此,怎麼和我想像中的大學不太一樣勒?!接著,我們又繞到了大隈講堂旁邊的庭園走走,一看到大大的「平和祈願碑」,便訓練有素地為彼此拍張獨照,拍完照後詳看旁邊的說明,從我們看得懂的漢字裡拼湊,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早稻田師生所立的碑,突然有一種「失敬、失敬」的感覺冒了出來。
只要看到可愛的雕像,就會忍不住想要拍照的我,在庭園內發現兩個可愛的小孩雕像,立刻叫淑君就定位,看是要站在他們中間還是旁邊,我要拍照,這時淑君突然面有難色地跟我說:「他們是『墓前童子』耶!」我這才上前看清說明,「墓前童子」四個漢字就這樣鮮明跳入眼中,呃……這個……此刻我的頭上應該也有三隻烏鴉阿-阿-阿-的飛過吧!
走出這個氣氛忽然變得有點陰沈的大隈庭園,我們來到校園內的紀念品販售店,早稻田大學以熊寶寶作為校園形象娃娃,挺可愛的,胖胖呆呆的它流露出憨厚感,有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
近中午,學生們陸陸續續下了課,他們和剛剛的憨厚熊寶寶形象完全不一樣,打扮上感覺比台灣的大學生正式一些,衣著色彩也比東京上班族繽紛一點,至於氣質嘛?或許因為沒有接觸交談,所以看不出什麼端倪,不過身上有著大學生該有的活潑朝氣,和馬路上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很不同。
到了中午吃飯時間,剛剛還空蕩蕩的校園,瞬間傾倒出所有學生,飯菜香也跟著陣陣飄來,我和淑君好奇香味的來源,於是也跟著學生走進賣有便當的大樓,然後才發現,福利社賣的食物都好便宜喔,這一刻我能夠很確定的說:「真的是大學生的福利」,哈哈!
看著忙碌穿梭在福利社挑選午餐的學生,以及匆忙趕赴教室上課的孩子,甚至那些隨意在校園找個地方坐下來吃各式便當的友伴,我突然也好想念自己的大學生活,想著在東吳的走過的腳印,也想著在中山踩踏的印記,那些曾經很熟悉的日常早已飄遠,此刻,只能在別人身上淡淡顯影。
覺得自己有些矛盾,喜歡回想從前悠閒無憂的學生日子,卻又好珍惜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慶幸的是,這些日子我都走過、擁有過,並努力成為一個有能力守護、製造幸福的現在的我。
雖然「參觀」了各種口味的日本道地便當,不過都吸引不了我們,我們還是喜歡在小店裡蒐集吃的驚喜和偶爾擦撞出火花的人的熱情。走出校園,前往淑君堅持一定要去的聖瑪麗亞大教堂,據說它位於早稻田大學附近,是日本很重要的建築師丹下健三的作品,根據淑君查到的資料推測,丹下健三去世時,就在這座教堂舉行告別式,可見聖瑪麗亞大教堂一定是他很喜愛的作品。
在出發之前,我們詢問過早稻田的學生,也問過校內的警衛,顯然他們都沒聽過這座教堂,看來,我們前往的地方是一個「極私人景點」,旅遊書上找不到,就連在附近工作、就讀的人也不知道,即使警衛給了我們直直往前走的少少線索,我們還是出發了!
雖然中午了,不過早稻田附近的馬路仍然人口稀少,只有幾個行人走在街頭,經過幾家看起來很有特色的咖啡館,客人還未上門,我們只能在腦中拼湊、勾勒黃老師眼中的學者論辯風華,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親臨現場感受。
走了一段時間,聖瑪麗亞大教堂的方位仍然是個謎,向來方向感靈敏的淑君也越走越不確定,我們只好暫時停下腳步,拿出地圖,對準所在的方位,重新研究、調整路線,兩個人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這時,我們的眼前突然「擠進」一個外國人頭(非日本人),用一口標準的中文問著:「你們在找什麼呀?」
我和淑君兩人立刻有「受寵若驚」的感覺,沒想到居然能在日本街頭遇見一個不但主動給予我們援助,而且還懂得使用中文的外國人。於是我們三個人用中文在街頭交談起來,顯然他也沒聽過聖瑪麗亞大教堂,不過他認得我們要去的路,他邊看地圖邊熱情解說:「你們只要往這裡走,一直走,然後會發現路越來越小,你們會先經過一個很美麗的小公園,公園就在一條小溪的旁邊,我覺得這裡應該比你們要去的地方還漂亮啦,所以你們一定要在這個有日本味道的小公園坐一坐才行。穿過這個小公園,你們會爬一個很陡很陡很陡的坡,爬上去之後,不久就會看到聖瑪麗亞大教堂了。」
我們真的超級感動,怎麼會有那麼剛好的事發生,是詳細的「中文版」地圖解說耶!我立刻小小抽身,拿出相機,捕捉這動人的一刻,而他好像也訓練有素般,一看到相機聚焦,立刻友善地搭著淑君的肩膀,擺出笑容一百分的最佳姿勢,真的好可愛哪!
這位可愛的大好人甚至還說:「我真想幫你們帶路,不過我1:30分要幫學生上課,實在沒辦法。」原來,他是早稻田大學的教授啊!這下,我們和早稻田大學的距離似乎又拉近了。
這個曾經在台北忠孝東路四段住過四個月的美國人,中文十分流利,沒有教授的架子,熱情地像個孩子,是我們在早稻田大學最美麗的偶然。
有了教授的協助後,我們繼續啟程,走了一段路後,發現完全沒看見他所形容的街景,於是又停下來詢問一位正忙整理打掃的咖啡店店員,當然,她也不知道聖瑪麗亞大教堂在哪裡,她甚至看不大懂我們的地圖,認真地指了一個方向,說我們走偏離了。這下換我淑君和我兩人一頭霧水,為什麼那位咖啡店小姐的方向感這麼奇怪,和地圖所顯示的路標線索完全相反?
眼看聖瑪麗亞大教堂像個謎團,而我的肚子也愈來愈餓,脾氣開始上來了,忍不住沉下臉來:「我們真的一定要去嗎?只要一個方向錯了,就會永遠找不到聖瑪麗亞大教堂,會不會我們浪費了一整個下午,最後還是找不到它?然後一整個下午的行程就這樣泡湯了?」
淑君知道我的情緒已經被陳小胃的抗議給點燃了,但她又很想找到那個「極私人景點」,還發下豪語:「我不相信我找不到它!」,於是,她重新「衛星定位」,冷靜搜尋我們周邊環境線索,判斷一條對的路,我們繼續前進。
走著走著,穿過好幾個路口,一絲希望就這樣慢慢被挖掘出來了。
我們看到一條好漂亮的小溪,路旁的乾枯枝幹紛紛交疊低垂著,溪水澄澈,倒影了它所張望的天空和住宅,越過小小的橋,我們真的發現一座小公園!
才剛進到小公園,就看到兩三個孩子追著一隻後腳穿襪子的大烏龜跑,原以為這隻有「散步閒情」的大烏龜是孩子們的寵物,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些孩子和我們兩個一樣也是大烏龜的「粉絲」,帶牠散步的主人則走在前頭,享受著粉絲們的各式追星姿態。
大烏龜離開了公園,我和淑君找了一張木椅坐下,木椅後方有著幾棵開了花的樹,把公園襯托地更加美麗,不知道是不是早開的櫻花?帶著這個美好的假設,我們滿足地拿出救急用的「牛奶法國麵包」和罐裝午後奶茶,開始野餐。
小小的公園聚集了一些放了學的孩子,以及帶孩子來公園玩樂的媽媽們,也有純粹來發呆、看報紙、寫寫字的人,孩子的嬉鬧聲和媽媽們的聊天聲此起彼落,日本人的放學風景,好愜意呢!或許那位早稻田大學教授,也很享受這座小小公園所散發的悠閒氛圍吧,才會強力推薦我們一定要在這裡停留片刻。
穿過公園,我們果然看到一條很陡很陡很陡的坡,數不清的階梯,類似淡江大學的好漢坡,爬呀爬呀爬呀,上氣不接下氣的我們心裡想著:這會不會是朝聖前必經的磨難呢?
好不容易重新踏上了平緩的馬路,住宅區靜靜地立著,遠方有小小的亮光閃著,淑君直覺地說:「那裡一定是聖瑪麗亞大教堂!」
我們真的找到它了,很雄偉、大氣,是讓人看了會感動的大教堂!我開始感謝淑君,謝謝她堅持到底的精神,使我有機會把人生中「第一次」走進教堂的足跡,遙遙遠遠地烙印在日本東京的扉頁上。
向來對建築懷抱著無限嚮往的淑君,在參觀這麼多赫赫有名的建築物之後,她鍾愛的仍然是聖瑪麗亞大教堂,特地為這座教堂寫了一篇文章作為紀念,我很喜歡她的觀察和切入角度,接下來是她的原文:
已經餓極了的依雯,早已忘記教堂有多美,一直噴著氣滴咕著到底有多遠,一定要去嗎?我就只能快步的向前走,放軟聲調安慰依雯就快到了,過了二十分鐘,還是一直重複「就快到了!」
爬上一個陡坡,就看見遠方閃出銀色光的教堂,整個精神都亢奮了起來。教堂的前方還立了一個天主教十字架的鐘塔,高高的飄在空中,很特別的是,四個銅鐘由大而小有順序的融進柱體中,高聳、細緻。
站在天橋上看見教堂一側的外觀就像十字架的一半,兩邊的高度往中間下降,但一邊斜度比較高,一邊斜度比較低,從外觀就感受到教堂傳達寧靜與崇高的氛圍。而依雯在看到教堂時,很快的為眼前的教堂留下很多張照片,現在只在意哪一個角度照起來好看,然後把相機拿給我,示意要從她滿意的角度幫她與教堂合照,之前因為肚子餓而暴走的情緒,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整個人已經被教堂的景色給征服。
我們在教堂外面照相,相機的喀擦聲不絕於耳,這麼好看且特別的教堂應該有很多建築迷會在外頭捕捉教堂的美,但是事實上整個廣場只有我們兩個,頂多幾個工人在修繕設備,雖然看不見很多人分享這樣的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很幸運可以獨佔它。
在要參觀內部時,入口卻只有幾盞燈亮著,有一個工作人員坐在服務台上低頭不理我們,依雯還問我說是不是教堂只開放給教徒使用,外人一律不能進入,但瞬間自動門開了,才安撫了依雯和我的緊張,沒錯,教堂是為大家開放!
對照外面的晴朗天空、明亮的光線與教堂外部金屬光澤的反射,內部的幽暗與水泥構築的冷基調一下子讓人不適應,走了幾步,天主教的洗滌台靜靜的設在大廳入口,好像生活中不斷產生的紛擾,在掬水中,慢慢的消逝,心情也穩定。但是,抬頭一看幽暗中感受到教堂的全貌,沒有柱樑擋住視線,一眼望盡大尺度的空間設計,教堂的前方與上方一絲絲的光線透過玻璃流了進來,讓待在幽暗空間的我從那一道的光影感受到崇高與神聖的力量,而且還有一點頭暈。找一張長椅坐下來感受光影在地上與十字架淌過的痕跡,真覺得丹下健三用具體的建築設計表現抽象的神聖實在太厲害了,放大光影與時間變化的巨大力量,凸顯我們本來就是渺小的人,應該時時謙卑。
還想多留點時間好好地把教堂每一角落看仔細時,但理性的依雯催促著「可以走了嗎?接下來還有很多景點要去呢!」才讓我清醒些、理智些。只好無視門口醒目地貼著不能攝影的標示,煎熬的偷偷找一個工作人員看不見的角落,留下教堂沈靜、神聖的美。依雯看我還戀戀不捨,提醒我外面的服務中心一定有明信片,可以慢慢挑,喜歡的都可以帶走。很快的我又走在前面燃起戰鬥力,發揮觀光客挑禮物的氣勢與平復不知何時才能舊地重遊的惋惜。環顧整個服務中心,有很多聖瑪麗亞與其他教堂的明信片,就是沒有我要的。但是幸運的是,好險我偷偷的照了幾張相片,還有機會帶回台灣分享與回味。
要離開之前,依雯驕傲地說著「聖瑪麗亞教堂我們真是來對了」。很高興,尋找大教堂的經驗讓我的旅行多了不同的感受,也充分展現只要堅持,就能實現的實證,呵呵!
四、和日本小學生相遇
告別聖瑪麗亞大教堂,我們決定嘗試搭公車到新宿車站,再轉戰池袋。一上公車就看見滿車穿著氣質制服、揹著氣質書包的小學生,全是同一所學校的孩子,清一色都是女孩,應該是女校吧!剛擠上公車的我,好興奮,終於可以近距離觀察日本的小學生了,由於她們穿制服背書包的樣子實在好可愛,我和淑君一邊規劃接下來的行程,一邊趕緊拿出相機試圖低調地拍照,先照一整車的孩子,接著特寫我身旁的幾個孩子,沒想到她們也很低調地躲開鏡頭,一邊竊竊私語,一邊對我和淑君投射著「這兩個外國阿姨,好奇怪喔!」的眼光。
即使如此,我還是趁她們不太注意的時候,偷偷照了一兩張,沒多久,被相機特寫的幾個孩子一起下了車,我透過車窗,看見她們仍然停在原地,臉上綻露好奇表情,終於敢毫不遮攔地舉起手鎖定我和淑君站的方位指指點點,認真而專注地「研究」我們兩個,她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幕都看在我的眼底,實在有趣極了。
一些孩子下車後,我們隨即移動到最後座,我也繼續觀察她們,沒伴的孩子會拿出自己帶的玩具,靜靜把玩。有伴的孩子,小小聲親暱交談,感情超好。
令人欣賞的是,每一個下車的孩子一定都會有禮貌地向司機先生說再見,我想這應該是長期累積的集體習慣,沒有一個孩子例外,日本人之所以這麼有禮貌,從小學生的表現就可以看出端倪,真的令人佩服。
我們一路坐往新宿,淑君提議:「會經過新宿歌舞伎町喔,想下車看看嗎?」
既然來了,就去吧,更何況天還沒黑,應該是安全的。
一走進歌舞伎町,好像走進了一個難以喘息空間的迷宮,店面招牌花俏、誇張,寫了滿滿的宣傳文字和照片,沒有任何留白的空間,透露著很明顯的「18禁」味道,幾家店的門口,還有黑衣人站崗,看起來怪可怕的。
我和淑君簡單繞一圈,就立刻離開了。
突然很珍惜和小學生共乘公車的偶然時光,明明是剛剛發生的事,卻好像已經過了很久很久……。
五、池袋購物與居酒屋體驗
傍晚,我們在池袋太陽城解決午餐,吃了被我暱稱為「花式蛋包飯」的濃郁起司蛋包飯,比台灣的「蛋蛋屋」好吃數百倍。
本來還想先去參觀太陽城裡有名的綜合遊樂園「NAMJATOWN」,不過那時候剛吃飽,偏偏裡面又有極吸引人的數百種冰淇淋世界,立刻進去參觀的話,太可惜了,要等肚子有一點餓才值得。
於是,我們決定先進行「血拼」活動,為家人挑選禮物,由於一路都很認真的走走逛逛,不曾進入瘋狂「購物」狀態(自由之丘例外),今天已經邁入旅程第四天,很怕來不及蒐集禮物呢!
沒想到,一直很相信旅遊書介紹的我們,仗著太陽城開到晚上10點,從容在8點結束購物的兩人,準備要去遊樂園參觀時,竟然聽到太陽城的廣播聲音傳來:「今晚營業時間已到」的殘酷消息,我們只能憾恨地離開了太陽城,離開了池袋。
旅遊書的訊息原來也有過時的可能,東京人的夜生活究竟在哪裡呢?
幸好,我們為自己添加了一個「居酒屋」體驗行程,兩人回到上野車站找了一家居酒屋吃道地日本「黑輪」加「燒烤鮭魚」,真的很美味。只是,居酒屋內並不流行禁煙,整個屋子裡蔓延著嗆鼻的煙味,但也在這樣的煙霧繚繞中,我們目睹褪下面具的上班族大聲說話、大口喝酒的模樣,雖然很難和他們白天的拘謹有禮樣貌聯結起來,不過,我想這一刻,他們應該快樂的時候多吧!
上一篇:東京漫遊之三:有故事的地方
下一篇:東京漫遊之五:無法解釋的使命
牛奶法國麵包台灣也有賣類似的
http://toriyamalaputa.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html
但不知是否一樣
照片拍得好美
讓人也好想去日本喔!
日本早稲田的校園景色很有詩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