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2 23:49:32東年
革命的亂想(下)
革命的亂想(下):
法國大革命的斷頭台‧美國大革命的不油漆新蓋屋‧台灣雪山隧道中的亂想
東年
美國大革命
早在1584年,為了紀念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英國人就企圖在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沿海的洛亞諾克島(Roanoke Island)殖民;由於伊利莎白一世的綽號叫「處女」,這個殖民地被命名「維吉尼亞」,但是這個殖民地只經營約三年。1607年,英國移民又在維吉尼亞建立詹姆士城殖民地;1620年,另在新英格蘭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這兩處就是英國在美洲最早的永久性殖民地。
這兩個地區的原住民族,被完全消滅了;就像本島漢人在移民階段中壓迫平埔及山海原住民族。就這種移民者的原罪而言,本島漢人中的任何族群,實在都沒有身分和權力談論族群壓迫,分裂族群。
詹姆士城這個殖民地,是由英國的倫敦貿易公司建立,算是個商業團體;他們也種植菸草圖利。而,普利茅斯那個殖民地的建立者,就是大家在歷史課本熟悉,以及在各種論述中所讚美的清教徒;他們主要也為了政治及宗教的自由,而飄洋過海,離開英國。
為了商業利益和比較好的生活條件,離開中國大陸,也是我們祖先移民及殖民本島的緣故。在臥薪嚐膽、胼手胝足、蓽路藍縷這樣的勵志教條中,我們多不明白有此這般,就誤以為本島祖先都是在地上爬行、在海邊打滾,愁苦悲情或悲慘落漈的農漁之民。假使本島不能如實建立起我們原有的另一種海商歷史、海洋氣度和胸襟,向世界走出去,我們就不配稱自己為台灣人,也不會有足夠的知識和意識來愛台灣;也會繼續生活在坐井觀天或杯弓蛇影的處境,一再的被各領域的大小豪族、各種以及各級的議會代表和行政官員愚弄和剝削。
正當本島祖先要開始,成群結隊越過黑水溝的時代;英國清教徒也開始漂洋過海…. 1607年,他們來到荷蘭的來頓,但是工作及生活都有困難;1619年,他們派人與倫敦貿易公司談判,獲得前往美洲的支持和特許狀。他們當中的35位成員離開了荷蘭,在英國的普利茅斯和66位冒險家會合,於1620年9月將180噸的「五月花號」揚帆出海。行前,大家發現團體中有小團體分立和意見紛歧,所以議決組成「公民自治團體」,並擬訂平等相處的規章。這份〈五月花號公約〉,被認為是北美殖民地第一份成文憲法;其中,法治的協定和自治的精神,相當不同於當時世界的法律都是國王或教會的旨意。這種個人自治、社會法治的精神、規則,是後來陸續在麻塞諸塞州、羅德島州以及賓夕凡尼亞州等等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典範。
雖然各殖民地宗教信仰和寬容他人的程度都有差異,但是建立政治與宗教自由的自治區,幾乎是新世界的共同理想。這個理想就是摩爾(1478-1535)所寫的《烏托邦》;這種理想的追求,北起緬因州南至喬治亞。所以,麻薩諸塞州有「山巔之城」、賓夕法尼亞州有「兄弟友愛之國」、南卡羅來納州有「大洋國」、喬治亞州有「人間樂園」。這些早期的殖民地命名,都具體顯現建立烏托邦的理想,無論他們是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或歐洲哪裡來的人。
美國有奴隸,也不只是我們在一般歷史課本中所認識的黑奴。在摩爾的《烏托邦》中就寫有奴隸,來源是本國的重刑罪犯,或是別國無以為生的苦工,他們自願到烏托邦做奴隸;只要老實勞動一段時日,就可以再度成為自由人。1776年為止,在北美洲殖民地,這樣的契約奴隸已經超過移民人數一半以上;這也可見不論是上階層、下階層、契約勞工,心中多少都有理想國的夢想。正是這種共同的理想,讓他們訂定了〈五月花號〉、〈羅德島自治法〉和〈賓州領地簡介〉等等自治公約,奠定了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正也因此,當五千公里外的大英帝國想以強行徵稅,宣示對於殖民地的主權和統治權,不顧及殖民地的自治體系和同意,要廢除他們的法律、解散他們的議會,就遭到極力的反抗。
起初,美洲人並不是要搞獨立,只是反對英國國會違反憲法;殖民地的惠格黨,捍衛的不是美洲人的權利,而是身為英國人的權利。當時英國的兩大政黨是托利黨(保守黨)和惠格黨(自由黨),殖民地也就同樣;惠格黨反對政府以立法手段干預經濟發展。英國第一批北美移民,移植母國的代議政治體制,並在特許狀的保證下,擁有極高自治權。經過一百年,大部分北美的上流社會和社會菁英,自以為是殖民地的管理者。但是,議會抗爭無效,殖民地民眾開始對英國發動全面的經濟抵制;不進口和不消費英國貨,自己生產衣服、傢俱、車輛、鐘錶和其他消費品,以擺脫英國的控制。殖民地人民,用手工紡織的土布代替英國的紡織品,用深紅色葉子泡茶喝或改喝咖啡,紙張自己生產,房屋不刷油漆;家庭產品成了光榮的標誌。因此波士頓和費城的進口貨減少了一半,紐約的進口貨減少了83%。這樣劇烈的抵制,英國經濟確實受到了打擊。回應美洲殖民地的反抗,英國派出了軍隊,美國獨立之戰就難免了。
美國發布獨立宣言的時候,並非宣示一國獨立,而是十三個殖民地獨立;這因為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有各自的經濟體系和利益,有各自訂約合作的外國關係,在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也都有極大的差異性,有些隔鄰的州甚至於還是水火不容的。儘管美國內部後來還發生有南北戰爭,但是最終能夠融合成聯邦,也可見美國民主政治的運作,除了自治、法治,還有折衷妥協的精神。
美國的誕生是航海大發現時代的一種歷史結果,漢民族的發現台灣也是。由於歷史太短,美國曾經被質疑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台灣如何建立歷史,至今還是個莫衷一是的大問題,以及社會長久繼續混亂的火線。
雪山隧道和第5號國道
百萬人各以100元的捐出,表示支持倒扁;這個活動的名目後來改為反貪腐。我曾經寫過日據時代以來的台北街頭運動,當是大約認得各種社會階層的表現和極限。按照媒體所現的,這個運動和以往將似會略有不同,它有許多表演性質的預告;我必須先說明,我不是在調侃這活動是表演。我要說的是…例如,它的總部預告(通知)希望參加活動的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預告他們將如何規劃活動場,包括活動的精神標語和招望設計,以及媒體空中照相時的活動視覺圖像。這當然是因為有商業廣告團隊,以及有經驗的社會運動者所參與而影響的;這些熟臉孔和這些技術,不免讓人納悶,這些現在如果算是有遠見的人,那麼上次他們顯然短視了;那麼我們又如何能相信他們這次會是有遠見的。我們還有許多名嘴,每日在媒體上滔滔不絕,聽似有遠見的,但是他們顯然在上一次也是短視的;其中,更有甚者,今天臭貶陳水扁罵如龜孫子,上次卻讚寫陳水扁為《台灣之子》。這些人實在也應該去參加街頭運動,袒胸露背,趴在鐵絲拒馬上,負荆請罪。但,我絕對也不是寫這些來調侃….這些聰明人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騙人也受騙,如此難堪,正好顯現本島政治環境的詭侷莫測,黑白難分;所以,任何人,曾經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作為,都是值得尊敬和感謝的,過錯和想彌補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無論如何,有這樣的總統在位,有那麼多貪戀權力而昧其良心,盤距在各種行政崗位、議會,各種媒體和舞台,手舞腳蹈,巧言令色,也正標示本島社會之荒繆可笑,是全國選民的自作自受。
呼籲百萬人上街,卻限制社會運動或政治革命的素樸本色…那種大河氾濫或大海沸騰的憤怒影像、決心和力量,不是靜坐晚會能夠表現出來的。假使,沒有百萬那種走頭無路的下層民眾,甚至於數百萬、上千萬的沉默大眾,在一夕間,一鼓作氣,在台北街頭或台灣各都會區一擁而出,那麼,執政黨或在野黨,都不會看在眼裡。
由於家母是宜蘭人,我和宜蘭有點地緣關係,也有些親友在那裡….最近,我有個表舅將工廠擴大遷移回宜蘭,另有一位表舅說,有了雪山隧道和5號國道,他每個週末回宜蘭探望我的姑婆,就很方便。在如此混亂的台灣政局中,我想,我們社會大眾可以學習不要信賴何政黨和政客的天花亂墜,要實實在在的,以我們自己的生活利益,辨認及選擇政府、議會代表和媒體。就宜蘭人來說,是否他們的子女以後可以不必離鄉背景,或者那些出外窩居都會的子女….所有,台灣各區域的交通網,是否能夠進一步為社會大眾確實享用,再進規劃和設想,也就能不必寄居他鄉,被建商或房宅投資客撥削,捲曲在都會的邊緣或角落;狂喊十年,豁費無數的本島社區總體營造,是否繼續確實以當地居民生活的貼身利益量身打照,確實減少城鄉差距,確實使農村鄉野化為田園,鄉鎮市也便利居住,而非包裝表演、酬庸選舉轎夫山頭,或圖謀民眾選票,而蓋空館養蚊蟲,….等等…這或許才應是我們社會大眾,下一波,真正需要的覺醒和革命需求…
法國大革命的斷頭台‧美國大革命的不油漆新蓋屋‧台灣雪山隧道中的亂想
東年
美國大革命
早在1584年,為了紀念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英國人就企圖在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沿海的洛亞諾克島(Roanoke Island)殖民;由於伊利莎白一世的綽號叫「處女」,這個殖民地被命名「維吉尼亞」,但是這個殖民地只經營約三年。1607年,英國移民又在維吉尼亞建立詹姆士城殖民地;1620年,另在新英格蘭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這兩處就是英國在美洲最早的永久性殖民地。
這兩個地區的原住民族,被完全消滅了;就像本島漢人在移民階段中壓迫平埔及山海原住民族。就這種移民者的原罪而言,本島漢人中的任何族群,實在都沒有身分和權力談論族群壓迫,分裂族群。
詹姆士城這個殖民地,是由英國的倫敦貿易公司建立,算是個商業團體;他們也種植菸草圖利。而,普利茅斯那個殖民地的建立者,就是大家在歷史課本熟悉,以及在各種論述中所讚美的清教徒;他們主要也為了政治及宗教的自由,而飄洋過海,離開英國。
為了商業利益和比較好的生活條件,離開中國大陸,也是我們祖先移民及殖民本島的緣故。在臥薪嚐膽、胼手胝足、蓽路藍縷這樣的勵志教條中,我們多不明白有此這般,就誤以為本島祖先都是在地上爬行、在海邊打滾,愁苦悲情或悲慘落漈的農漁之民。假使本島不能如實建立起我們原有的另一種海商歷史、海洋氣度和胸襟,向世界走出去,我們就不配稱自己為台灣人,也不會有足夠的知識和意識來愛台灣;也會繼續生活在坐井觀天或杯弓蛇影的處境,一再的被各領域的大小豪族、各種以及各級的議會代表和行政官員愚弄和剝削。
正當本島祖先要開始,成群結隊越過黑水溝的時代;英國清教徒也開始漂洋過海…. 1607年,他們來到荷蘭的來頓,但是工作及生活都有困難;1619年,他們派人與倫敦貿易公司談判,獲得前往美洲的支持和特許狀。他們當中的35位成員離開了荷蘭,在英國的普利茅斯和66位冒險家會合,於1620年9月將180噸的「五月花號」揚帆出海。行前,大家發現團體中有小團體分立和意見紛歧,所以議決組成「公民自治團體」,並擬訂平等相處的規章。這份〈五月花號公約〉,被認為是北美殖民地第一份成文憲法;其中,法治的協定和自治的精神,相當不同於當時世界的法律都是國王或教會的旨意。這種個人自治、社會法治的精神、規則,是後來陸續在麻塞諸塞州、羅德島州以及賓夕凡尼亞州等等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典範。
雖然各殖民地宗教信仰和寬容他人的程度都有差異,但是建立政治與宗教自由的自治區,幾乎是新世界的共同理想。這個理想就是摩爾(1478-1535)所寫的《烏托邦》;這種理想的追求,北起緬因州南至喬治亞。所以,麻薩諸塞州有「山巔之城」、賓夕法尼亞州有「兄弟友愛之國」、南卡羅來納州有「大洋國」、喬治亞州有「人間樂園」。這些早期的殖民地命名,都具體顯現建立烏托邦的理想,無論他們是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或歐洲哪裡來的人。
美國有奴隸,也不只是我們在一般歷史課本中所認識的黑奴。在摩爾的《烏托邦》中就寫有奴隸,來源是本國的重刑罪犯,或是別國無以為生的苦工,他們自願到烏托邦做奴隸;只要老實勞動一段時日,就可以再度成為自由人。1776年為止,在北美洲殖民地,這樣的契約奴隸已經超過移民人數一半以上;這也可見不論是上階層、下階層、契約勞工,心中多少都有理想國的夢想。正是這種共同的理想,讓他們訂定了〈五月花號〉、〈羅德島自治法〉和〈賓州領地簡介〉等等自治公約,奠定了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正也因此,當五千公里外的大英帝國想以強行徵稅,宣示對於殖民地的主權和統治權,不顧及殖民地的自治體系和同意,要廢除他們的法律、解散他們的議會,就遭到極力的反抗。
起初,美洲人並不是要搞獨立,只是反對英國國會違反憲法;殖民地的惠格黨,捍衛的不是美洲人的權利,而是身為英國人的權利。當時英國的兩大政黨是托利黨(保守黨)和惠格黨(自由黨),殖民地也就同樣;惠格黨反對政府以立法手段干預經濟發展。英國第一批北美移民,移植母國的代議政治體制,並在特許狀的保證下,擁有極高自治權。經過一百年,大部分北美的上流社會和社會菁英,自以為是殖民地的管理者。但是,議會抗爭無效,殖民地民眾開始對英國發動全面的經濟抵制;不進口和不消費英國貨,自己生產衣服、傢俱、車輛、鐘錶和其他消費品,以擺脫英國的控制。殖民地人民,用手工紡織的土布代替英國的紡織品,用深紅色葉子泡茶喝或改喝咖啡,紙張自己生產,房屋不刷油漆;家庭產品成了光榮的標誌。因此波士頓和費城的進口貨減少了一半,紐約的進口貨減少了83%。這樣劇烈的抵制,英國經濟確實受到了打擊。回應美洲殖民地的反抗,英國派出了軍隊,美國獨立之戰就難免了。
美國發布獨立宣言的時候,並非宣示一國獨立,而是十三個殖民地獨立;這因為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有各自的經濟體系和利益,有各自訂約合作的外國關係,在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也都有極大的差異性,有些隔鄰的州甚至於還是水火不容的。儘管美國內部後來還發生有南北戰爭,但是最終能夠融合成聯邦,也可見美國民主政治的運作,除了自治、法治,還有折衷妥協的精神。
美國的誕生是航海大發現時代的一種歷史結果,漢民族的發現台灣也是。由於歷史太短,美國曾經被質疑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台灣如何建立歷史,至今還是個莫衷一是的大問題,以及社會長久繼續混亂的火線。
雪山隧道和第5號國道
百萬人各以100元的捐出,表示支持倒扁;這個活動的名目後來改為反貪腐。我曾經寫過日據時代以來的台北街頭運動,當是大約認得各種社會階層的表現和極限。按照媒體所現的,這個運動和以往將似會略有不同,它有許多表演性質的預告;我必須先說明,我不是在調侃這活動是表演。我要說的是…例如,它的總部預告(通知)希望參加活動的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預告他們將如何規劃活動場,包括活動的精神標語和招望設計,以及媒體空中照相時的活動視覺圖像。這當然是因為有商業廣告團隊,以及有經驗的社會運動者所參與而影響的;這些熟臉孔和這些技術,不免讓人納悶,這些現在如果算是有遠見的人,那麼上次他們顯然短視了;那麼我們又如何能相信他們這次會是有遠見的。我們還有許多名嘴,每日在媒體上滔滔不絕,聽似有遠見的,但是他們顯然在上一次也是短視的;其中,更有甚者,今天臭貶陳水扁罵如龜孫子,上次卻讚寫陳水扁為《台灣之子》。這些人實在也應該去參加街頭運動,袒胸露背,趴在鐵絲拒馬上,負荆請罪。但,我絕對也不是寫這些來調侃….這些聰明人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騙人也受騙,如此難堪,正好顯現本島政治環境的詭侷莫測,黑白難分;所以,任何人,曾經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作為,都是值得尊敬和感謝的,過錯和想彌補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無論如何,有這樣的總統在位,有那麼多貪戀權力而昧其良心,盤距在各種行政崗位、議會,各種媒體和舞台,手舞腳蹈,巧言令色,也正標示本島社會之荒繆可笑,是全國選民的自作自受。
呼籲百萬人上街,卻限制社會運動或政治革命的素樸本色…那種大河氾濫或大海沸騰的憤怒影像、決心和力量,不是靜坐晚會能夠表現出來的。假使,沒有百萬那種走頭無路的下層民眾,甚至於數百萬、上千萬的沉默大眾,在一夕間,一鼓作氣,在台北街頭或台灣各都會區一擁而出,那麼,執政黨或在野黨,都不會看在眼裡。
由於家母是宜蘭人,我和宜蘭有點地緣關係,也有些親友在那裡….最近,我有個表舅將工廠擴大遷移回宜蘭,另有一位表舅說,有了雪山隧道和5號國道,他每個週末回宜蘭探望我的姑婆,就很方便。在如此混亂的台灣政局中,我想,我們社會大眾可以學習不要信賴何政黨和政客的天花亂墜,要實實在在的,以我們自己的生活利益,辨認及選擇政府、議會代表和媒體。就宜蘭人來說,是否他們的子女以後可以不必離鄉背景,或者那些出外窩居都會的子女….所有,台灣各區域的交通網,是否能夠進一步為社會大眾確實享用,再進規劃和設想,也就能不必寄居他鄉,被建商或房宅投資客撥削,捲曲在都會的邊緣或角落;狂喊十年,豁費無數的本島社區總體營造,是否繼續確實以當地居民生活的貼身利益量身打照,確實減少城鄉差距,確實使農村鄉野化為田園,鄉鎮市也便利居住,而非包裝表演、酬庸選舉轎夫山頭,或圖謀民眾選票,而蓋空館養蚊蟲,….等等…這或許才應是我們社會大眾,下一波,真正需要的覺醒和革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