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30 20:29:03東年

袁勁梅:美國小鎮文化(4)-青春作伴(上)

美國小鎮文化(4)-青春作伴
袁勁梅

(上)


美國很多小鎮都是大學鎮。大學﹐是小鎮裡的活水。有了一所大學﹐小鎮就活了﹐ 腳步有了彈性﹐紅磚路的石縫裡夾著年輕地笑聲﹐酒吧﹐戲院﹐籃球場也都有了熱 情洋溢的理由。大學生是小鎮的活力﹐有了他們來來往往﹐小鎮永遠與青春作伴。

與青春作伴的季節是個天大地大的季節﹐像西部的藍天。站在美國西部遼闊的藍天底下﹐抬頭一看﹐連太陽都像一粒大情種﹐紅臉堂﹐好心情﹐天天熱情高漲地在藍天上招搖過市﹐明明白白讓人活個痛快。紅太陽底下的青春愛情是我下面要講的故事。它們是小鎮大學生的故事。這些大學生都是我的學生﹐他們正當戀愛季節﹐像冰激凌一樣“酷”。他們在校園當中放流行音樂﹐男男女女笑起前仰後合﹐從不營營茍茍。他們看見教授就大叫﹕某某博士﹐您過得好嗎﹖

青春愛情本身是沒有民族和國籍的﹐愛起來﹐高矮胖瘦﹐黃臉白臉﹐都一樣。不過仔細看來﹐我們小鎮的大學生對青春活力和愛情規則的理解和中國文化中的傳統愛情觀﹐甚至現代愛情觀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1. 改寫<桃花扇>

我教書的這所古老大學在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小城﹐是一所私裡大學﹐叫克瑞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建於1878年﹐是美國二十八所耶穌會創辦的大學之一。已經連續十九年被<美國新聞> (US News) 列為美國中西部頂尖大學。<美國新聞> 每年都要發表美國最好大學排名榜﹐列出美國最好的一百所大學和美國西﹐中西﹐南部地區最好的十所大學。供大學應考生和其他人士參考。美國大學多如牛毛﹐只要能上到<美國新聞>大學排行榜的學校﹐都是好大學。我剛到克瑞頓大學的時候﹐有一次上錯了公車。司機聽說我要到克瑞頓大學去給大學生上課﹐立刻說﹕“我送你去。”他臨時改了公車的路線﹐把我一直送進校園。這在大城市裡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小鎮人實在是把大學放在了極重要位置。大學生是鎮之驕子。這位可愛的司機說了一句話﹐不久我就體會到了。他說﹕“克瑞頓大學的學生有個性。”

有一天我上邏輯課﹐講“兩個邏輯命題裡的連接中項”﹐突然靈感來了﹐對著滿教室天真浪漫的美國學生說﹕什麼叫“兩個邏輯命題裡的中項”﹖我舉個例子你們就懂了。我們中國有出愛情戲﹐叫<桃花扇>。戲裡有個藝妓叫李香君﹐還有個官人叫候方域。李香君和候方域之間的“桃花扇”就是“中項”。李香君血染桃花扇﹐候方域見扇思美人。那把“桃花扇”從前一個命題傳到後一個命題。心至情至。這就是兩個命題間的中項。

學生們一個個興趣盎然﹐說﹕袁博士﹐你也別講邏輯了﹐今天就給我們講
講“桃花扇”吧。這個要求正中我下懷。那時﹐正是柳樹胖了﹐松樹也胖了﹐胖胖的春天擠走了骨瘦如柴的冬天的好季節。校園裡﹐潔白的梨花在紅太陽底下說開就開得滿樹都是﹐如同雲鬢輕挽的娘子﹐正等著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呢。

於是﹐我從李香君和候方域一夜合歡﹐題詩扇上﹐一定終生。講到李香君苦等候方域﹐毀容拒婚﹐血染桃花扇。候方域在戰亂中得到李香君托人送來的桃花扇﹐卻沒有找到 李香君。最後﹐兩人顛沛流離﹐多少年後偶然相遇﹐拿出桃花扇一訴衷情。卻被說道的法老奪了扇去﹐撕得粉碎﹐還痛斥兩個情種道﹕國已不存﹐君已不在﹐你兩個痴虫居然還談男女私情﹖﹗那候方域便突然猛醒﹐不等李香君反應過來﹐當著李香君的面﹐就換下衣服﹐當了和尚去。那香君居然說﹕好。自己也當了尼姑。

我的美國學生對這個忠孝節義的故事結尾百思不解。我班上最聰明的學生
克瑞斯(Chris)舉手說﹕這個故事違反邏輯﹐前後自相矛盾。既然兩人愛得要死﹐又有了機會團圓﹐怎麼會突然各奔東西﹖他們斷了私情﹐與國與君又有何補。克瑞斯的好朋友傑夫(Jeff)解釋說﹕候方域一定是得了憂鬱症﹐被老法師一罵﹐犯病了。

李香君本來就 是個性冷淡﹐所以說﹕好﹐自己當尼姑去了。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我說﹐你們別笑。你們要覺得你們懂邏輯﹐你們就改寫<桃花扇>﹐改出一
個合你們邏輯的結尾來。可以得額外分。學生們交頭接耳﹐興奮不已。紛紛去圖書館找<桃花扇>﹐做研究去了。到了下午﹐克瑞斯來了。問我一個問題﹕李香君裹不裹小腳。這事我沒研究過。想那李香君是明末清初的人﹐我就隨口說﹕裹。一會兒﹐傑夫又來提問﹕候方域是道家還是儒家。這事我也沒有想過﹐從那忠孝節義的結尾看﹐怕是儒家了。我就回答說﹕儒家。

再次上課的時候﹐學生們改寫<桃花扇>的結尾交來了。五花八門。有的說﹕李候二人應該起訴法老毀壞他人財物。讓法老罰款賠錢﹐他們正好要錢辦婚禮﹐買房子。還有的說﹕李候二人應該長吻不止﹐像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士兵和情人團聚時一樣。對法老的掃擾﹐他們回頭說一聲﹕你住嘴﹗然後繼續吻他們的。反正都很合美國情人的戀愛邏輯。

克瑞斯的結尾不僅考慮到邏輯問題﹐還考慮到文化背景。實在是讓我驚嚇不已。他說﹕候方域出家當和尚可以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就是﹕中國女人是裹小腳的。女人臉漂亮不漂亮不重要﹐要看腳小不小。克瑞斯附了十來張小腳的照片和調查資料。然後接著說﹕中國男人喜歡女人腳小不僅是因為他們認為腳小好看﹐而且因為﹐女人腳小﹐站立不易﹐她們大腿根的肌肉就會比正常人發達﹐男人每次性交﹐都如同在和處女性交。不僅如此﹐裹得好的小腳﹐在腳指折斷處和腳跟之間﹐有兩指縫隙﹐那也是男人的尋歡之處﹐對男人很重要。李香君在長年的戰亂流離中﹐為了行走方便﹐拿掉了裹腳布﹐腳變大﹐變平。對候方域的性誘惑沒有了。又因為他們深愛過。此時﹐候方域的最佳邏輯選擇就是出家當和尚。

克瑞斯說的這些裹小腳理論﹐我是聞所未聞。美國學生的研究能力真是驚人。歪打正著﹐我還不得不承認﹐克瑞斯的理論直道出中國文化文質彬彬﹐君子淑女面具下的男權生殖崇拜實質。田﹐是要男人耕的。還要子子孫孫耕下去。對一個農耕文化來說﹐崇拜男權生殖就是農民自己家的宗教。

傑夫改寫的結尾也是非凡不俗。他說﹕袁博士說候方域是儒家﹐我不能完全同意。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種描述﹕沒有哪一個成熟的中國人是純粹的道家或儒家。他們是一半一半(見林語堂的)。談戀愛的時候他們是道家﹐出門見人的時候他們是儒家。年輕的時候是儒家多﹐道家少。年老的時候是道家多﹐儒家少。他們會變。可以因時因地根據需要變。候方域的突然變卦﹐符合中國男人一半一半的性格。他被人一罵﹐場合變了﹐他立場就變了﹐他就變成了道德倫理的人格化身﹐把女人丟了。他雖是出家當了和尚﹐環境一變﹐有小橋青山﹐說不定他又會變回一個情種的面貌。

傑夫的結尾也真是深刻。他不但是從人性的生理角度來解釋李候悲劇﹐還想從中國人性的社會學角度來解釋這一悲劇。那“變”字就是中國男人最不可理喻的地方。他們大概是種了三千年地﹐在一個農耕社會裡日日靠天吃飯習慣了﹐天變人變﹐於是把“隨機應變”當成文化基因代代遺傳下來了。他們論<易經>﹐立辯証之﹐把那個“變機”百般合理化﹐叫作“變化即新生”﹐再佐以例證﹕“枯楊生秭﹐老夫娶其女妻﹔枯禾生華﹐老婦得其少夫”。稀奇古怪的變態性關係要由著它們“生秭”“生華”﹐好好的兒女情長﹐倒要繩之以忠孝節義。

我的這些洋學生﹐眼睛像鏡子﹐他們循著另一套邏輯規則行事。我們的文化裡有多少違反人性的地方﹐有多少不合理性的地方﹐還有多少虛偽的地方﹐他們可能不知道﹐也不能解釋為什麼。但是﹐他們的眼睛可以把這些怪現象揀出來。因為他們沒見過。他們指出來奇怪的地方﹐都值得我們做一個文化反思。他們改寫的<桃花扇>篇篇值得一讀。他們理解的“符合邏輯”就是符合人性。他們的結尾都想從人性上把<桃花扇>改寫通了。可偏偏中國愛情的結尾往往不必符合人性﹐卻要符合關係﹐符合需要。實用得很。

我感嘆在人性問題上﹐世界上不知還有哪一個文化比咱們這個農民文化更荒唐﹐更虛偽﹖在這個文化裡揮手一擼﹐任你撈起一個什麼傢伙都可以用來與人性作對。別說錢呀權呀禮呀儀呀的﹐就是德性自己也多是可以用來對付個人的﹐而不是用來解救人的。我們嘴一張﹐眼一睜﹐個人就成了人力車伕﹐給錢拉車﹐給權拉車﹐給八竿子打不到邊的親戚朋友拉車﹐還要給忠孝節義拉車。一個貶低個人的社會只能靠等級和忠心來維持。這樣一來﹐我們的人性只能是裹着的小腳。我們讓愛情悲劇換著法子一個接一個重複地演着。再在扭曲的人性裡﹐看出“文化美德”來。

我的這些克瑞頓大學的學生﹐他們到克瑞頓大學來讀書﹐不管他們從哪裡來﹐都是因為喜歡小城鎮的文化才來的﹐所以﹐他們有小鎮人的率真﹐執着和熱情。他們當然永遠也不懂為什麼中國人會把性愛叫作“雲雨一番”﹐把丈夫叫作“挨千刀的”﹐把孩子叫作“小鬼”。他們直來直去﹐根據人性行事。我的這個故事只是他們個性的一張草圖。就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吧。

2. 陰錯陽差

我在中國讀大學的時候﹐就覺得大學是個好地方。有花有草﹐有才子佳人﹐還有停在花瓣上﹐躲在草葉下的愛情。隨手揀來﹐都是賞心閱目的好故事。我在中國大學裡看到的愛情故事各有千秋。有些愛情故事是粗線條的﹐女孩子不裝模作樣﹐三天一過就成雙成對﹐你一塊魚﹐我一塊肉﹐吃喝都在一起了。還有些愛情故事是細線條的﹐女孩子動不動要生氣﹐使著小性子耍脾氣﹐要男孩子猜她生氣的原因﹐越哄越哭﹐把愛情揉得一唱三嘆。也有一些愛情故事介於這兩者之間﹐女孩子比較穩重﹐卻也知書達理﹐不會使小性子﹐男孩子比較認真﹐不朝秦暮楚。當然也有不成功的愛情﹐女孩子若一畢業就嫁了人﹐男孩子也就只好作罷。這樣一些愛情﹐應該都是健康的愛情。倘若女孩子尚未婚娶﹐只是有了男朋友﹐若又來了新的男孩子愛她﹐後來者還是可以繼續追的﹐這叫公平競爭﹐不被看作是不道德。(當然﹐若男女換了位置﹐此公平競爭的戀愛規則亦成立)。 大家都是自由人﹐他可以追﹐我也可以追。被兩個男人同是愛上﹐對女孩子來說並不是壞事﹐反而能讓她更看重自己。男孩雙方掙風吃醋﹐動了武﹐也是有的。可就是警察來了﹐也只能說他們動武不對﹐而不能說他們同時愛上一個女人不對。這就是我在中國認識到的現代愛情規則。這樣的愛情規則比起<桃花扇>的時代﹐當然是要人性得多。

我原先以為﹐我教的克瑞頓大學生也是按照這樣的愛情規則談戀愛的。因為﹐中國現代人一直是在學習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的。中國的現代人﹐從五四運動開始﹐就想擯棄自己傳統文化中違反人性的東西。追求自由戀愛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美國人形形色色﹐愛情故事也會因人而異﹐不可一日而語。但各色人等中﹐我最了解的美國大學生的愛情觀﹐卻常常和我們現代中國人理解的“西方愛情”陰錯陽差。

(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