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06:00:00南山子

頂泰山巖顯應廟澹廬聯

  顯應祖師,俗姓黃,名惠勝(1099-1134),宋哲宗元符二年生於福建永春,出家為僧,遊方至泉州安溪湖頭,樂其南峰清幽,即小尖山依巖結茅以居。未幾,語人曰:「世亂,將軍據吾庵議兵。」因遷大尖山。嘗歲大旱,邑人請祈雨。禱畢,諭眾急歸,未半途,而大雨滂沱。[1]以紹興四年,坐脫山中,得年三十六,郡人感其德,稱黃水車,即巖建廟祀之。十三年,汀、漳、泉、建四州亂,統制劉寶即小尖山庵址立寨平亂,其言果驗。三十二年,敕封「顯應普濟大師」,世以道教神祀之。所在大尖山,或稱大山,衍為太山,明時稱「泰山巖」。正統間,巡檢李森為修中殿及東西廡。清康熙廿二年,湖頭大學士李光地。五十三年,大學士李培岳,乾隆十七年,僧瑞登,俱嘗重修。

  今新北市泰山區有頂泰山巖「顯應廟」者,相傳雍正十年(1732),安溪李奕朝率子序雁、兄子序源,入臺墾坪頂[2]東原。乾隆十九年(1754),奕朝率族人返鄉探親,請祖師像入臺,奉於坪頂東阪下[3],時惟族人私祀。

  先在雍正七年,漳州人於新店溪南柯子崙,建慈雲巖以奉觀音。乾隆三年,泉州人於溪北莽甲建龍山寺,亦奉觀音。嘉慶間,泉人以慈雲巖佛燈子午沖,數行侵毀,漳人屢修。咸豐三年(1853),溪南漳人合攻新莊泉人,焚縣丞官署、武聖廟,沿上阪道攻坪頂,遂焚祖師廟。六年,序雁子符記獻地,召族人結七股會重修,初稱「福山巖」。

  同治九年(1870),以近邑居民趨拜日夥,七股會議決,釋為公廟,立〈福山巖公記〉為辦事準則。十三年,溯祖庭改稱「泰山巖」。以問事者蜂集,邑紳黃永來、蔡烏豬請分靈奉於廟北方二公里許溝仔墘,至光緒二年(1876)建廟。遂以開臺廟為「頂泰山巖」,新廟稱「下泰山巖」。

  民國廿一年方日據時,基隆連、邱、鄭、周四姓舶商與七股會合力修建頂巖。三十九年三月一日,輿地重劃,割新莊鎮山腳、楓樹腳、大窠坑、頂田心子、義學、崎子腳、貴子坑、下坡角八村,設泰山鄉,以泰山巖所在故也。

  頂巖楹聯廿八對,行款皆記年號、署撰、書、獻資人,時彥手筆,至今猶存,誠為難得也。余以張仁甫《泰山地區文史專輯》知有曹公聯,癸卯初秋過山門,問所在,義工指正殿前柱以示,瞻視徘徊,有頃乃去。其文曰:

   顯千百億個化身,保障民安國泰;

   應四十八願度世,讚宣鹿苑魚山。

千百億化身,見《梵網經菩薩戒本》:「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眾。行願於諸佛菩薩各異,亦因譯本而有不同,四十八願之說,以﹝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最早[4],此經奉為淨土三經之一,弘傳深廣,佛徒所習知者也。鹿苑,略稱也,《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云︰「此處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大唐西域記》卷十:「擬婆羅痆斯國鹿野苑初轉法輪像」釋尊最初弘法地也。魚山見《法苑珠林》卷四十八〈讚歎部〉:「(曹植)嘗遊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良久而侍御皆聞,植深感神理,彌悟法應,乃摹其聲節,寫為梵唄,撰文製音,傳為後式,梵聲顯世,始於此焉,其所傳唄凡有六契。」謂梵唱之始也。廟中以此聯用事最切內典

  聯款題:「昭陽作鄂之歲一陽來復月」,蓋用《爾雅》太歲在「癸」曰昭陽,在「酉」曰作鄂,即民國廿二年臺灣日據時也。建德兄主澹廬書會,推辦「二代學思錄」,邀余撰文,余以先師鄭子謙先生事跡應命,於先師落款題甲子乙事推源曹公,及遍檢曹公書蹟,光復以來,落款有題「民國」紀元者,於日據時,絕無題「大正、昭和」之號。因引《宋書‧陶潛傳》稱:「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405-418)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420)以來,唯云甲子而已。」謂今人考鏡陶詩,雖不盡然,其意則演為不奉正朔之遺民意識。民國初,滿清諸遺老亦然,此中消息,惟曹公一人得之。



[1]相傳事見乾隆52年《永春州志》,檢書未見。

[2]坪頂:即林口臺地。古稱高原,臺人稱坪頂。

[3]《說文》:「阪:坡者曰阪。𨸏反聲。一曰澤障也。一曰山脅也。」臺地慣稱崎腳。

[4]釋性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之研究》(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4)頁9

首次拜謁,值中元法事,聯棚架所掩,不能得佳鏡。再往,借天光彰顯聯字。

曹公健筆,返虛入渾,一派自然。所謂「書道禪」是也。

 

張仁甫先生著作,頗多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