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明﹞洪應明(修正)
附圖:【搜韻‧古籍檢索】《菜根譚》
《菜根譚》 ﹝明﹞洪應明
洪應明,字自誠,年籍不詳。萬曆末,退居南京秦淮河畔,潛心著述,號還初道人,與前輩袁了凡(1533-1606)[1]、馮夢楨(1548-1605)[2]遊處,不知所終,有《菜根譚》《仙佛奇蹤》,蓋融通三教而為顏子之儒者。
今傳《菜根譚》有明清二種刻本,文字泰半不同。今所見明刊本,出於高濂《雅尚齋遵生八箋》附錄,東傳日本為內閣文庫昌平阪學問所藏本,前有于孔兼〈題詞〉曰:「譚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盡巖險。俯仰天地,見胸次之夷猶;塵芥功名,知識趣之高遠。筆底陶鑄,無非綠樹青山;口吻化工,盡是鳶飛魚躍。」蓋以駢語作砭世之譚,深逗禪機,宛非莊生剽剝、釋氏枯偈之流,故發語不傷乎綺,亦不墮於傖。濂字深甫,號瑞南,錢塘人,少嬰贏疾,復苦瞶眼,咨訪奇秘,用療贏疾,眼疾遂愈。嘗為北京鴻臚寺官,退隱西湖。工詩、詞、曲,富藏書。孔兼,字元時,號三峰主人,金壇人,萬曆間進士,官至禮部儀制郎中,以直言極諫見貶,罷官田居二十年,二子與應明同時,皆明末人也。明本分兩集,前集二百二十五條,後集一百三十五條,合三百六十條。前集首篇: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
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
後集首篇:
譚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厭名利之譚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或謂今上海圖書館藏本多二條之數。明時別有石咏竹注本。
清刻本,以清康熙四十七年敕譯,武英殿刊漢滿合璧本最早。其次,乾隆三十三年,北京潭柘山岫雲寺[3]監院來琳琮刻本,釋通理(1701-1782)為序稱:「是書行世已久,紙朽蟲蠹,原板無從稽得,於是命工繕寫,重為刊刻,請弁言於首。」所謂原版,蓋武英殿本。琮本以板藏京師,外省不概見。三十九年,僧明慧遊都門,得書,次年糾刊於天寧寺,僧際願為〈序〉稱此書:「高下咸宜,若是工夫得手之人,寓目一二,則可淡蕩其心思,陶融其旨趣;於門牆未入之流,體驗一二,亦得窺見其室家,鼓動其嚮往。」至嘉慶十五年(1810),以福建霞漳溪邑張應振、澄邑謝孟符二人資助,粵東海幢寺僧漸修知經為〈序〉,付聚賢堂重刊。此編不分卷,首句作:「欲作真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與明本不同,語且俗化。
又有乾隆五十九年二月遂初堂主人抄本,識語稱:「過古剎,於殘經敗紙中拾得《菜根譚》一錄,繙視之,雖屬禪宗,然於身心性命之學,實有隱隱相發明者。亟攜歸,重加校讎,繕寫成帙。舊有序,文不雅馴,且於是書無關涉語,故芟之。」所謂舊序,即岫雲寺本。清本雖經改竄,然是御敕殿本,終有清一代,無敢篡易一字。
民國十九年,陶湘(1871-1940)《喜詠軒叢書‧戊編》取與《仙佛奇蹤》合刊為《還初道人著書二種》,今藏大陸清華大學。書前有湘識語曰:「甲子歲(1924),鳳禹門將軍[4]藏書大出,得舊鈔本,前有遂初堂主人識語,朱欄恭楷,類內府寫本。己巳(1929)仲春,檢查故宮圖書,在景陽宮見一滿漢文巾箱本,未著付梓年月。」所見巾箱本,即武英殿本也。次董康[5]題耑,次標「歲在辛未夏日,武進陶氏重印。」次即遂初堂主人識語,檢其書與岫雲寺本同版而別立篇目。
湘,字蘭泉,號涉園,江蘇武進人,同治十年生,漢景帝丞相青之後。光緒三十二年,奉旨籌建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歷京漢鐵路北路養路處、機器處總辦,候補道員。鼎革後,避居天津。袁氏召為江蘇沙田局總辦,歷上海、天津、山東紗廠經理、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經理。民國十八年,故宮圖書館館長傅增湘(1872-1949)聘為博物院專門委員,以是得見巾箱本。晚居上海,稍售藏書維生,廿九年卒。好讀書,藏書三十萬卷,校勘、刻印古籍二百餘種,有《百川學海》《喜詠軒叢書》《陶氏書目叢刊》《涉園所見宋版書影》。
世以此書與陳繼儒《小窗幽記》、﹝清﹞王永彬《圍爐夜話》並稱處世三奇書。以其對仗工致,仍為三書之冠,堪謂駢文之小品,就中頗多可作聯語觀者,堪稱聯語成書之創始。國初以來,新排印版眾多,猶《唐詩三百首》之翻刻,不可殫記,足見此書之深得人心。
[1]了凡,本名表,改名黃,字慶遠,號學海,吳江人,嘉靖十二年生。父仁,欲黃習醫,遇雲南孔先生,卜黃三場名次,俱有驗,黃驚,棄醫從舉業。隆慶三年(1569),又遇棲霞山雲谷禪師,喻以積德改運,並傳《準提神咒》,黃悟,因號了凡,作功過格自勵。後舉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稍遷兵部職方司主事。日本侵朝鮮,從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平壤。如松詐襲日倭,黃以為有損國格,尋倭兵來襲,為黃擊退,如松敗走,萬曆廿一年,如松劾黃十罪,因停職返鄉。三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天啟三年(1623),吏部尚書趙南星請追敘,贈尚寶司少卿,有《了凡四訓》。
[2]夢楨,字開之,一字具區,號真實居士,得右軍書跡,以「快雪堂」顏其宅,浙江秀水人。萬曆五年(1577)會試第一,忤張居正免官。復起身至南京國子監祭酒,被劾歸。富收藏,與沈懋學、屠隆以文章相尚。先了凡一年卒,年五十八。有《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歷代貢舉志》。
[3]《佛學大辭典》:「岫雲寺: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創於晉,清康熙三十一年賜金重脩,宏麗軼舊觀。行宮參差,有舍利塔、金剛延壽塔,俱在寺內。」
[4] 鳳禹門(?-1911),本名山,字禹門,劉氏,隸漢軍鑲白旗。清末新編陸軍第一鎮統制,宣統三年十月杪,赴廣州將軍任,為黨人炸死。
[5] 董康(1867-1947),字授經,授金,誦芬室主人,江蘇武進人。光緒十五年進士。歷法律館提調、刑部主事、大理院候補推丞。宣統三年,遊學日本習法律。鼎革後,歷法律編修會副會長、北京政府大理院院長,家富藏書,治版本、目錄之學。三十六年卒,年八十,有《書舶庸譚》(董康東遊日記)。存稿《課花庵詞》《曲目韻編》《秋審制度》《中國法制史講演錄》《嘉業堂書目》。======
附:南山書屋三奇書【《格言聯璧》﹝清﹞山陰金蘭生】
下一篇:《留園詩選》附聯 大埔郭湯盛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