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22:53:04千年老妖

《細懸浮微粒PM2.5 2012年中納入空氣品質標準~~》+01



老妖雜唸:此篇文章是,轉載於『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aiwan Enviro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TEIA) – INFO.org)』的郵件中,是有關於全球自然生態與環保等等議題的相關資訊分享~~。好東西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也要不吝惜的分享出去喔!喜願妳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如意順心!~~~

 

 

※※※※※※※※※※※※※※※※

 

「環境報導」2011年12月15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台中的空氣汙染狀況(照片來源:蔡嘉陽)環保署14日發布「空氣品質標準修正草案」,將PM2.5(懸浮在空氣中氣動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粒子)納入空氣品質汙染物標準,目標是民國105年達到年平均值20微克/每立方公尺,109年達到15微克,24小時平均值35微克。環保署隨後將舉行公聽會,預計2012年中正式公告實施。

現行空氣品質汙染物有七項:總懸浮微粒、PM10(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鉛。加入PM2.5後未來總計有八項。未來環保署也將提供民眾關於PM2.5的空氣危害警告。

採全球最嚴標準 做得到嗎?

PM2.5對人體的危害已很顯著,但因成因複雜、管制困難,環保署雖研究多年,全台76個空氣品質測站也有監測,但一直未納入空氣品質標準,如今一訂定就比照美國、日本所訂全球最嚴的標準,能否達到有待觀察。

而事實上一年前環保署原本希望能將24小時值定在50微克,如今要跨越一大步把目標訂在35微克。而99年自動監測全國PM2.5濃度年平均值31微克,校正回手動檢測值是20.8微克(),要達到15微克的目標,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坦承:「相當困難,但會全力以赴」。

不過另有學者認為,手動採樣揮發及半揮發性細微粒常會在運送濾紙或採樣後、秤重前的濾紙保存過程中損失,這種比對計算方式有待商榷。

而推動立法的過程也很戲劇性,過去環保署委託學者研究也只是為了解情況並建立資料,但國光石化開發案在討論過程中,被質疑排放大量PM2.5危及全台民眾健康,PM2.5議題受到大量關注。彰化醫界聯盟於4月3日邀馬總統參與反國光餐會,馬總統當場承諾規範PM2.5,訂定進度於是急轉直下。

境外傳輸高達37% 難管控

謝燕儒指出,包括電廠、石化廠、煉鋼廠、汽機車、營建工程、裸露揚塵等,都會排放原生性、衍生性的PM2.5。其中衍生性來源遠大於原生性,成因也較複雜,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氣態前驅物在大氣中經複雜化學反應都會形成PM2.5。

而依據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張艮輝研究,2007年全台測站PM2.5模擬平均濃度為29.8微克,其中境外傳輸濃度達11微克,佔37%。張艮輝表示,台灣位於亞洲季風區下游,在春、冬兩季東北季風強盛時汙染物也隨之傳送到境內,影響較夏季大。同時境外汙染也有區域之別,東部最嚴重,其次是北部、中部、南部。

張艮輝說,由於國際間汙染排放資料取得困難,要真正了解這些境外傳輸還需要很多的努力。而環保署到目前為止所能提出的策略也僅止於「掌握影響比例、推動兩岸空氣汙染管制技術交流」。

基於對健康的重視才訂定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PM2.5管制標準採三階段目標,最終要達到24小時值37.5微克(短期暴露)、年平均值15微克(長期暴露)。美國、日本是目前訂定最嚴標準的兩個國家。中國、香港管制較寬鬆,24小時值75微克、年平均值35微克。

謝燕儒強調,基本上是對於國民健康較重視的國家才會訂定PM2.5標準,這也是我國要訂定管制的目的。今年初台大公衛學院舉辦的PM2.5研討會時邀請韓國學者與會,提到韓國也在研究訂定中。不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鄭尊仁14日表示,韓國企業很強勢,因此政府訂定的壓力相當大。

不過,環保署一方面要訂定全球最嚴格標準,但另一方面日前又通過汙染大戶六輕擴廠,台中生態學會秘畫長蔡智豪認為環保署應重新檢討能源、產業、以及交通政策。謝燕儒則表示,將會同其他相關部會來推動改善策略。

PM2.5流行病學研究不足

PM2.5細到只有頭髮直徑的28分之1,較PM10 (小於10微米)更易深入肺部,對健康影更大。前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黃敏生曾表示,PM2.5易夾帶包括戴奧辛、重金屬等許多有害物質直接進入肺泡、血管循環中而引發過敏、氣喘、心血管等疾病。台灣吸菸人口下降,但肺腺癌發生率卻逐年上升,其中之一就是跟PM2.5太高有關。

美國學者研究,每增加10微克的PM2.5,會增加4%~8%的癌症死亡率。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部主任錢建文日前在一場記者會中指出,美國心臟醫學會明確指出PM2.5造成最主要的死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對本來就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影響更大,而如果小孩有氣喘,也會增加發生率、且加重發生時的嚴重度。

鄭尊仁肯定環保署基於國民健康因素訂定PM2.5管制標準,但強調PM2.5的監測網數年前才完成,因此流行病學研究不足,這兩年的研究報告是用現成的健保、衛生署資料來評估,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註:環保署表示,美國以手動方法採集連續24小時質量濃度平均值,每3天檢測一次。過去半年委託學者同步進行自動連續監測儀器、手動檢測方式比對,兩種方法所測得的空氣中細懸浮微粒濃度值差距達30%。

※ 本文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