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1 01:02:04光明使者

回憶母校點滴

在中學七年,是很快樂的經歷。
快樂不止在於結識了一班好朋友,也是認識了一班很好的師長,
當中包括昨日去探訪的葉玉樹老師(大葉)及校長張少坡修士(Bro.Joseph),
是他們令我見識到天主教的寬容大度,教育理念。

我們是平民子弟學校,當年算是地區名男校。
進校的都家境一般,老師中好些都很用心教學生,教的不止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切切實實的以身言教。舉一些例子如下。

Bro.Joseph 是個外冷內熱的出家人,平日不枸言笑,
但對學生十分關愛,在上課時十分嚴肅,但在下課後卻會與學生打成一片。他最喜歡跟我們一眾學生打籃球。
曾試過好有一些頑劣的學生常常犯錯,記了很多大過。如果在其他一般中學,他們一般一早被趕出校了,可是Bro. Joseph對他們十分慈愛,每次只要他們最終能悔改,必給他們改過自身,留校升讀下去。
昨夜大葉跟我們說Bro.Joseph這些年來,他們不知「放生」了多少學生,他們大都畢業後大有成就,有生意上的大老闆、紀律步隊中的高官、其他行業的領袖。

大葉昨夜又說了作為一個終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心聲:
教育,是以身言教。不是說你是名校就要教出一流學生,而是就算你是名校不名校,對所有學生也應該一視同仁,作出同等的關愛,要令他們知道做人的道理。 做人方向對了,其他的就一定沒有問題。

我聽後感到Bro. Joseph及大葉竟直是佛教中的菩薩一般。

Bro.Joseph作為天主教修士,終身以教育為宿願,胸襟之大,令我大為動容。
當年中五時,他批准我校的楊永漢老師,在天主教倫理堂中,對我們仔細講解佛教、道佛、儒教的教義。楊老師說Bro.Joseph從不過問他教學內容,對他百分
百信任,因而做就了我對佛教產生了興趣,乃至在大學時終成佛教徒。
以此奇特因緣,特別感激Bro. Joseph廣闊的胸襟及氣度。

大葉也是性情中人也。

楊老師不至一次對我們提過。每年初一,都會好幾位師兄,跪著在大葉家門外,向他老人家拜年請安。何故也?

因為當年這幾年師兄,家境極度貧困,升讀至中學某一年級後,因家窮,沒法諗下去。(當年政府還沒推行九年免費教育。) 大葉愛學生如子侄,一口答應對他們供書教學,至中學畢業為止,是以這些師兄都對大葉感激萬分。

大葉為中文及中史老師,每每能出口成文,引經據典,教導學生皆以理服人,中學七年中無一學生能不由衷的尊敬他。他更推己及人,使很多學長以他為榜樣,十分痛惜我們每屆師弟。是以我們一早有現在補習社般課後學長對學弟的免費補課,或在溫習室中的學長學弟打成一片。

聖芳濟之精神也。

母校在Bro.Joseph及大葉帶領那二三十年,全校都洋溢師長愛學生,學長教學弟的精神,這就是我們這些濟記人出來最大的驕傲,令我們對母校最難捨難離的原因。

Three cheers for SFXS!
Hurrah!
Hurrah!
Hur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