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皿、鬲、壺、豆、鼎、具、敗、尊、盂、簋、甗 |
【】缶,象形字,甲骨文的缶字像一件帶蓋的容器,上部從午,下部【U】坎乃是器皿的外形輪廓,缶是上古時期用於盛湯盛酒的器具,即有蓋的陶罐,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缶,說文:缶,瓦器,本義為制作陶瓦器。 |
|
【】皿,象形字,甲骨文的皿字正是上古器皿的象形,上部的歧出表示器皿兩旁的把手或提環,是一個帶底座的碗碟盆盤等一類飲食器具形,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皿,說文:皿,飯食之用器也,本義為碗碟盤盆等一類飲食器具。 |
|
【】鬲,象形字,是一種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炊具,甲骨文像古代鼎類蒸煮炊具形,圓口三足分襠,足內中空,以便增加受熱面積,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卻盡失象形了,隸變後楷書寫作鬲 ,說文:鬲,鼎屬象腹交叉三足,本義為古代蒸煮炊具。 |
|
【】壺,象形字,甲骨文的壺取象上古時代的酒壺像有蓋,當中兩耳又有葫蘆形的壺腹,下部是壺的圓足之酒壺形,金文簡化,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壺,則失去了象形的韻味,說文:壺,昆吾圜器也,本義為酒壺。 |
|
【】豆,象形字,從甲骨文的形體看豆,就像一隻高腳盤的形狀,裏邊的一橫表示這個高腳盤中裝有東西,金文相似,只不過其上部多了一橫,篆文整齊化,則中間表示食物的短橫被取消 ,隸變後楷書寫作豆,說文:豆,古食肉器也,本義為古代高足食器。 |
|
【】鼎,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只鼎形,鼎為古人的烹煮食器,一般三足兩耳碩腹,猶如后來的鍋,在方言【鼎向】(廚房)一詞里即為鍋義,相傳夏禹收九州之金鑄成九鼎,遂成為傳國之寶象征王位帝業政權,金文大同,隸變後楷書寫作鼎,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本義為古食器。 |
|
【】具,會意字,甲骨文的具字上部是鼎的象形線描,下邊兩隻手會兩手舞鼎供設酒食之意,金文鼎訛為具,篆文整齊化,鼎又訛為目,隸變後楷書寫作具,說文:具,共置也,本義為供設酒食。 |
|
【】敗,會意字,甲骨文的敗字左邊為鼎的象形白描,右邊像一隻手拿着棍棒擊打的樣子,兩形會意表示毀壞炊食用具之意,金文把鼎旁換成上下兩個貝,以示貴重值錢之義,篆文整齊化省去一個貝,隸變後楷書寫作敗,說文:敗,毀也,本義為毀壞。 |
|
【】尊,會意字,甲骨文的尊字,下部是兩隻手,上部是一個盛酒器(或酒罈),兩者會意表示很誠懇地向人敬獻美酒的意思,金文加出了升高符【】八,則表示里面盛滿了酒要流出的樣子,篆文省去升高符并整齊化,將双手省為寸,隸變後楷書寫作尊,說文:尊,酒器也,本義舉杯敬酒。 |
|
【】盂,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的盂字下部是個器皿字,表示器具之意,其上是一個于字,于在甲骨文中表示大口吸氣,在此用作(口徑大)的意思,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盂,說文:盂,飲器也,本義為盛液体的器皿。 |
|
【】簋,會意字,甲骨文是手持匕匙從一圓形食具中取食之狀,金文大同,篆文分為二体,一承甲金文,二在甲金文的基礎上省去匕匙另加義符竹和皿,隸變後寫作殷和簋,異体有(匭)(軌),實際是同一個字,如今只保留簋,說文:一、殷,揉屈也,是簋字初文的訛變。二、簋,黍稷方器也,本義為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
|
【】甗,象形字,古代一種炊具的外形輪廓,甲骨文下邊是鬲,上邊是一個虎口的象形,表示是一種敞着大口如鬲的炊具,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並增添了一個瓦字,強調甗的材質成為從瓦鬲聲的形聲字,隸變後楷書寫作甗,說文:甗,鬲屬,本義為鬲類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