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2 18:08:28何故

香港電影業舊枷鎖下的《新警察故事》

《新警察故事》,可謂成龍回歸香港影壇之作,當然是萬眾期待。

夥拍以動作場面見稱的陳木勝導演,在不遜於荷里活的大場面包裝下,再次發揮出香港電影工作者的拼博精神,特別是經歷了《飛龍再生》、《80日環遊世界》等作品的全球票房慘敗後,這位銀幕上的英雄終於回復了當年丰采,難怪宣傳口號是要各全世界「展示香港電影最強視野」,可見各方面都是不容有失。

《新警察故事》借用了以往《警察故事》系列的背景,卻加強了現實、人性和劇情,今回的主角已經不再年輕,不再是一名天下無敵的超級警察,不再是從前那個身靈活手非常卡通化的「陳家駒」,但始終是由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榮(成龍飾)本是警隊中的傳奇,幾乎包辦警區內所有大案,破案率達百份百,卻因為一次的失誤,連累隊員全軍盡墨,當中更包括未婚妻的親弟,令他由從天上跌落泥塵,失去信心,自責自艾,直至一名冒認警察的年青人PC1667(謝霆鋒飾)出現後,終於讓他振作起來;虎落平陽的困境,意識形態上很配合香港社會及普羅大眾這幾年來的處境,同樣需要外來的力量,幫助我們重拾自信,再次閃耀出昔日的光輝。

本片的商業計算非常精準,耗資1.6億港幣製作,作為「成龍英皇公司」(JCE)的首部作品,除了楊采妮、王傑、伍伯等人友情客串,幕前演員便幾乎囊括了相關公司旗下的偶像明星,諸如謝霆鋒、吳彥祖、蔡卓妍、蔣怡、BOY' Z 、3T的蔣雅文(Mandy)和劉思惠(Maggie)、安志杰、吳浩康等,星光熠熠之間,滿足了年青消費者的追星心態,某程度上,更是一份活生生的新晉藝人推介,要算是他們開托本地或國外電影市場的踏腳石。

對比經典的《警察故事》系列,無論是1986年的《警察故事》(榮獲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及「最佳動作指導」的殊榮)、1988年的《警察故事續集》、1992年的《警察故事3之超級警察》,與及1995年的《警察故事IV簡單任務》,《新警察故事》在場面上和視覺效果更進一步,動作難度也更上一層樓,就像是高潮一幕,成龍、謝霆鋒和吳彥祖在會展新翼上蓋的亡命驚險演出,簡直是近年本土製作所罕見,但是否當真「展示香港電影最強視野」呢?筆者卻認為本片仍受制於香港電影業舊枷鎖。
  
打鬥激烈,亳無冷場,群星如雲,劇情感人,如此的電影質素,假如是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無疑是超價享受,但在千禧年過後的新紀元,電影工業又豈能抱殘守缺?面對其他消費享樂的衝擊,與及電影觀眾消費模式的轉變,電影的最主要利潤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單純靠正場票房和VCD/DVD的收益,已是一連串的周邊商品,雖然本片也推出了資源增值的相關產品如電影小說,但因應故事劇情而精心設計的行潤渠道仍未夠突出,首先,雖然本片已一再出現為數不少的「商品展示」﹝Product Placement﹞,特別是那一條搭建而成毀於一旦的街道,兩旁的廣告牌便讓觀眾大開眼界,而在玩具展覽場地內某品牌的曝光率也叫看官眼前為之一亮,卻總嫌電影公司未能盡用資源,如果是荷里活的正級數製作,早已出現了跟這些品牌合作的特別版精品,在電影公映期間受同步上市,既是本小利大的宣傳,也是豐厚的實際收益!再者,本片的「奸角」們將一班警察失手殉職的故事變成網上遊戲,倘若此網上遊戲真的面世,除了是無法估計的長遠收益,說不定更可讓《警察故事》系列以另一種模式延伸下去,使「陳家駒」或成龍大哥變身永恆不死的真英雄!

筆者上述的愚見,電影公司的要員又怎會想不到呢?但香港電影工作者往往知易行難。需知道荷里活的工業制度以劇本為先,宣傳策略和開發產品均可依照劇本而進行,本地的從業員便只有羨慕的份兒;而且,鉅大製作如《蜘蛛俠》或《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等皆屬籌備經年,不似香港影壇素以速度見優,在活潑的爆炸力下浪費了可觀的市場潛力,只嘆香港電影的精英就像是被套上陳年枷鎖的蛟龍,無力量再一飛沖天。

看罷《新警察故事》,讓筆者感慨香港電影業的舊枷鎖,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才由何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