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2 09:47:56Hung

03什麼是《大般若經》?

《大般若經》由玄奘大師所譯,總共六百卷,全經共十六會,據說是佛陀分別在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宮、竹林精舍,所宣說的諸法皆空的義理。

文字:摘錄自《圖解心經》
◎《大般若經》的結集
《心經》是般若思想的精要說明,而完整的般若思想則必須參看《大般若經》,其內容主要是佛陀宣說諸法皆空的義理。
這部經由玄奘大師翻譯,總共六百卷、十六會,是中觀學派(註:架構於龍樹思想的學派,主張一切現象都無真實體性,僅是概念所假立)所依據的根本經典,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與第九會〈金剛般若〉是般若經的基本思想。這三會的內容大概成書於西元前一世紀左右,至於其他各會則是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成書的。一般認為《大般若經》的結集最早出現於南印度,後傳播到西、北印度,且在貴霜王朝(一世紀至四世紀)時廣為流行。很幸運的是,《大般若經》諸多梵文本至今多數保存良好。

◎十六次集會的內容
《大般若經》全經共十六會,據說是佛陀分別在王舍城的鷲峰山、舍衛國的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宮、竹林精舍的白露池說出。每次集會都在宣說空理,但重點不同,其差異性整理如下:
一、第一次至第五次:這五會內容文異義同,每一會都針對般若教義進行全面系統的敘述。
二、第六次至第九次:這四會內容擷取大部分般若的精要,宣說無所得空的法門義理。
三、第十次集會:此會最特殊,帶有密教的色彩。內容是為佛對金剛手菩薩等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等。
四、第十一次至第十六次:最後的六會內容依序談論六波羅蜜多(六度)實踐的義理,人們如果修習這六種方法,就有機會獲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