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3 16:19:51melody

烏梅妙用多

中西醫師賴正均

最近市面上烏梅酒風行一時,因為梅子是冬天二、三月開花,夏天五六月結果,目前接近梅子的盛產期,所以民間很多人開始製作起梅汁及梅酒,其實日本人在防腐劑未發明的時代,就知道用梅子、鹽巴放在便當中,不但能促進食欲,而且還有防腐作用,現在似乎變成日本便當的傳統了。

烏梅,又名薰梅,是將青梅(未熟的梅子)用煙薰黑製成。性味:酸濇而溫(本草備要),含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C、鈣、磷、鐵等。

作用如下:
1、斂肺濇腸,治久咳瀉痢,從現代醫學可知烏梅含有檸檬酸,其酸濇性對下痢有收斂作用。治便痢膿血:烏梅三十克去核燒過為末,每服六克,米飲下(聖濟總錄)

2、生肌止渴:三國誌中曹操大軍因看到一片梅林,而有「望梅止渴的傳說,即因梅子酸味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酸能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效(本草綱目)。

3、促進食欲:有健胃作用,可幫助消化,治消化不良,常配合山楂、神麴、砂仁併用。

4、殺蟲、安蛔厥:張仲景的「烏梅丸」用於傷寒厥陰證,病人手腳冰冷,有嘔出蛔蟲或久痢的症狀,以人參、附子、乾薑配合細辛、當歸潤肝腎,桂枝、川椒溫臟,烏梅酸收及黃連、黃柏的苦寒,達到溫臟安蚘的作用。
膽道蛔蟲症-烏梅可使膽道鬆弛,故能止腹痛,但是必須合併驅蟲藥( 如使君子、檳榔、百部、雷丸等)將蟲體驅除。

5、瘴瘧: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常山飲」可用在間歇性寒戰高熱的瘧疾症,以常山、草果、檳榔配合烏梅的酸斂濇收產生生津退熱的效果。
6、霍亂:對於夏天因暑氣和潮濕引起脾胃失和的病症或感染藿亂,可用砂仁、草果、扁豆除濕消食,配合烏梅的清熱解渴和葛根的生津、甘草和中組成「縮脾飲」達到止煩渴、安脾胃的作用。

7、消除口臭:因煙酒過度、熬夜過多引起口臭,可用酸梅當茶飲。

8、增加精力:由廣東潮洲人研究出來的梅子乾蒸魚,用鰱魚加鯧魚(若無,用比目魚、鰈魚亦可)加上數粒磨碎的梅子乾,和蔥、薑、蒜、香菇一起清蒸後食用,是男人很好的補品。

9、消毒殺菌:其中所含的檸檬酸具有殺菌力。(生烏梅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安蛔止痛作用較強;烏梅炭多用於澀腸止瀉或收斂止血)

10、外用可去黑痔、蝕惡肉烏梅膏治雞眼,用熱水泡軟,剪去雞眼老皮,烏梅肉加鹽水調勻貼好用紗布包紮,二十四小時換藥一次。

白梅,為梅子鹽漬而成,可治痰厥僵仆,牙關緊閉,方法是取梅肉擦牙齦、涎出即開,蓋酸先入筋,齒軟則易開。

梅子加工後有許多種產品,例如:話梅、鹹梅、奶梅、甘草梅、陳皮梅等,不勝枚舉。民間最常製作的就是酸梅湯和梅酒。炎炎夏日來一杯冰鎮酸梅湯,真是暢快無比。酸梅湯即烏梅湯,可用烏梅、陳皮(或山楂)、冰糖桂花醬少許,烏梅二十粒(約二兩),用水六杯同煮,陳皮少 量(約三錢)洗後加入,同時加入砂糖(或冰糖)、煮後過濾,放冷後,可加入少許桂花醬,也可加茯苓、甘草。其中山楂有促進胃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的作用, 並可降血脂。酸梅湯可生津止渴、清涼解熱,亦可用於中暑者。市面上販售的可樂、氣水中所含的碳酸水會令人覺得清涼,但是並不能真正解渴,又有化學色素,自己製作酸梅湯,既解渴又衛生。

製作梅酒,在果實還呈綠色時就應採取(製作烏梅,則等到成熟變黃後再摘),將梅子洗淨,用紗布擦乾,取出梅蒂,再把所有材料(包括砂糖)放入廣口瓶內密封,瓶子需放置陰暗處,經三~十個 月即可飲用,時間愈久,酒味愈濃。在夏天精神不佳時,喝上一 小杯,就會覺得神清氣爽。

禁忌症:梅子雖對人體有益,但過量也不好,會損齒傷筋。尤其胃潰瘍或胃酸過多的患者,應避免多吃,以免過於刺激而使病情惡化另外,運動選手更不宜過量服用,易造成抽筋(酸傷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