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同步療法
腦波同步療法
一、研究發現
對節律聲和節律光作用的現代科學研究起始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科學家Gray Walter發現腦波活動會對閃爍光作出相應的反應,特別是α和θ頻率,這種反應被稱之為“光跟隨反應”。一個熟知的例子是凝視一火焰,其閃爍率為α/θ範圍的平均數,會使人進入放鬆和睡眠態。
聲音也已被證明會產生類似的結果,特別是脈動聲和雙耳差拍。後一種效果,即雙耳差拍:當一隻耳朵聽到的聲音與另一隻耳朵聽到的聲音有一些微小的差異,而大腦實際同步於二者間的差異。用腦電圖觀察時可發現,當兩種聲音的頻率相差10hz時,大腦會相應產生10hz的腦波;當兩種聲音的頻率相差6hz時,大腦會相應產生6hz。依據現代腦電生理神經心理學的研究,腦波活動主要分為四組模式:β、α、θ、δ,某一模式與特定的情緒狀態相關聯。國際上對腦電圖的分類有幾種分法,這裏採用的是頻率分類法中的Schwab分類(1951年):
β波:頻率大約在14-30Hz之間。人的精神狀態:緊張狀態。
大多數人清醒時,對外部環境敏感;情緒激動,焦慮不安;警覺、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很強的專注力。從事高度智力活動;活力激發。
α波:頻率在9-13Hz之間。人的精神狀態:放鬆狀態。
大多數人平靜,閉目養神時;大腦清醒放鬆,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習、工作不易受外界干擾;積極的情感狀態,精神清晰樂觀;壓力和焦慮降低,中止不良情緒迴圈;平靜放鬆,恢復活力。
θ波:頻率在4-8Hz之間。人的精神狀態:深度放鬆狀態;淺睡眠狀態,也稱沉思、冥想狀態,潛意識狀態。潛意識易受暗示;創造力、靈感突發;感悟,富於直覺;加速學習、記憶。
δ波:頻率在0.5-3Hz之間。人的精神狀態:睡眠狀態。最低的腦波活動,人在深度的無夢睡眠時才會出現。有時發現於相當老練的沉思者。
γ波:頻率在31Hz以上。每個希臘字母代表一個波帶,θ波和δ波稱為慢波,β波和γ波稱為快波。β波還可分成低β波(β1)和高β波(β2)。
二、腦波同步療法原理
它是建立在腦波同步技術之上的。依據腦波同步原理,用專有技術編制的特殊聲、光信號及電脈衝,分別作用於人的耳、眼和相關的經絡穴位,利用聲、光信號頻率的節律變化,影響、調節人體的腦電活動水準及興奮程度,增強腦供血,從而達到減輕焦慮緊張、生理心理放鬆、提高注意力、加速學習進程、提高記憶力和創造力、改善學習成績、控制疼痛等目的。此療法在國外還被稱為:L/S療法(光/聲療法)、AVS療法(音視刺激療法)、BWE療法(腦波跟隨療法)、EEG Biofeedback療法(腦電生物回饋療法)、Mind Machine療法等等。國內的WL-HA-2腦波治療儀所提供的就是腦波同步療法,是一種現代化的自然療法。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微晶片”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能輕而易舉地借助工具來控制、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為聲光刺激類產品的研發和商業應用提供了物質基礎,並大大促進了該類產品的機理研究,形成了各種理論學說:腦波理論、啟動理論、週期律理論、光譜理論、視窗理論、和諧理論、舒曼諧振理論等等;在國外還開設了“臨床實驗心理學”這一新學科,一些大學和研究所紛紛參與了理論和臨床方面的研究,並發展了相應的設計技術和應用技術,我們把這類技術稱之為腦波同步技術。這個技術對研究潛能開發也有幫助。幾十年來,腦波同步類產品在國外得到了大力發展和應用,作為精神治療、放鬆治療的有力工具,產品名目繁多,商業名稱還有同步活力機、智力儀、精神桑拿浴、精神鍛煉器等等。產品的發展經歷了幾代:由通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構成的第一代產品、由通用微處理器構成的第二代產品,到目前由專用電路構成的第三代產品,應用領域由診所、機構使用發展到個人用和家庭使用;功能不斷豐富擴大,結合了當今資訊產品的技術和特徵,強調了個性化和資源分享。為了提高刺激的有效性,最新的WL-HA-2腦波治療儀加入了六種不同的刺激模式:同步(集中)模式、交互(左右)模式、前後模式、交叉模式、光交叉模式、聲交叉模式。這些模式由四個通道:聲左右通道、光左右通道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