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 15:20:01一起来快樂

怎樣讓孩子學習進步

“三岁看老”是有科学佐证的

一、有效地學習

  在我上中學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張書簽,上面寫著“青年學習須知”。其中有一項,影響了我的一生,那就是它提出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中學時代,要背要記的科目很多,而我依照上課前預習、上課練習、回家後複習的三步驟力行,果然都有不錯的效果。所以覺得有必要推薦給父母親們。

  現代的孩子們,似乎不大有主動學習的意願。他們不認為學習是為自己的將來,所以不願意積極學習。我把這種現象稱為“厭學症”。一來,他們不知道學習方法,也沒有人告訴他,所以摸索半天,效果不好。二來,總有依賴心。以為老師上課會教的,何必先看?作業不會寫,抄一下同學的,有什么關系?

  這些都是沒有認清學習的本質是什么!學習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好。先預習新課,可以使自己更清楚老師上課補充了些什么,哪些需要記,哪些課本裏有,不必抄寫,這樣無形中可以節省精力。上課練習,萬一有不會的,正可以及時請問老師或同學,不至於因為一個小問題不了解,影響到以後的學習。而回家複習,可以再次確定所學是否牢記,疑問是否得到解答,對於新課更有益。可惜的是,父母和老師們很少告訴孩子這些好處,以致孩子的學習方法並不踏實對路。

  讀書是為自己的茁壯成長,不是為別人。讓孩子了解這一點,他才願意確實做好“預習”、“練習”、“複習”三個步驟,做到有效地學習。

  二、定量學習

  假期裏,父母親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時,往往以時間多少來計算。取巧的孩子往往混時間,等到規定時間到了,卻看不完一頁。如果我們改變方式,規定孩子每天看一課語文或者一周讀一本課外書,做幾頁數學,目標具體而明確,孩子的學習就較為有效了。因此,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限定孩子定量學習。制定學習計劃並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注意技巧。

  通常我們要孩子做一個小時作業,不如改成40分鍾,這是由於孩子的持久力,隨著年齡不同而不同。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只能持續15-20分鍾,三四年級30分鍾,五六年級40分鍾,初中最多也不過45分鍾。因此,讓孩子有時間喘息,他能比較專心讀書。而定量學習可以自由調配時間,用意也是讓他有時間休息。

  定量學習不能一下子內容太多,否則他反而不想看或不想做。你所訂的內容,必須他也認為沒有問題,才能使他樂於遵守。畢竟孩子也喜歡看到自己的成果,按時完成功課,他也覺得輕松愉快【繼續閱讀】

>> 相關文章

·怎樣讓孩子學習進步

·為什么要請家庭教師,有什么用?

·分析女大學生戀愛心理——有助於大家把妹

·關於期末評語

·學習得玩真的

·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呢?

 

 


procyon潛能開發机

藍海網提供: 健康 教育 快樂 幸福 知識 -身心靈整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