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差別
最近被牽扯進ㄧ個合併案。是ㄧ條很大的魚吃了很小的魚。
被併購後有許多手續員工必須參與,其中一項就是換東家。
因為合併案裡面會有一方會受到消滅,所以當然被消滅ㄧ方的員工就必須經過一個變成新公司的職員的這個過程。
這裡面除了各種法律及行政程序等等,還要參加新公司的新員工訓練。因為雙方都是全球化公司,真是非常有趣的ㄧ個經驗。因為小公司跟大公司的文化本來就會差很多,不同國家的情況又都各自不同。溝通上ㄧ整個出現跳針現象。我想來解釋一下,因為我剛好待過不同的很大和很小的公司。
因為現在的大公司多半流行分工專職化,企業單位分享共同服務等等,又加上電腦科技的自動化輔助,你想在大公司裡把某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步驟整個搞清楚,那可能可以跨很多部門,甚至在跨國企業裡可以跨到別的國家去。而且分享的資源就表示事事都要掛號排隊,每件雞毛蒜皮的事都有ㄧ個規章要遵守。
小公司呢,雖然以跨國的企業來講,即使小,很多事情可能也是跨國沒錯,可是你該找的人是誰誰誰總是比較個人化的,因為通常負責某件事情的就是只有特定幾個人,規矩也沒那麼仔細,比較注重大方向。通常很多事情是可以直接找某個人來辦,也可能有時候順便幫忙的情況,ㄧ人可能身兼數職,有的非正職只是因為常有機會幫忙就一直代打了。
舉例:
現在的公司電腦壞了等等的技術支援,經常都有個電子排隊系統,你必須先在電腦或電話系統裡面登記問題的大概類型和緣由,然後系統才會給你ㄧ個號碼,才會根據這個去把你的問題指派給某個隨機選出的技術人員,對方可能解決你的問題時,你們也完全不認識對方,也沒見過面甚至通過電話。這就是分享資源的做法實例。
身兼數職的實例,就比方有個人常在辦公室裡固定會到,而其他人都常外勤,工作性質使然,那這個內勤的人就可能會常常剛好幫忙收發信件,和接到打給同事的電話順便可能還幫忙留話一下,但不表示他就是櫃檯,只是因為剛好沒人做這件事,他也不太介意,就順便一下了。
所以兩個這麼極端的文化,在被迫融合在一起時,就好像兩戶門不當戶不對的人家要聯姻了。多數人是習慣的奴隸,於是我有此榮幸聽到很多的跳針對話,因為有人腦筋一下轉不過來。
舉例 ㄧ,小問大:
問: 我要出差簽呈問誰?
答: 請上這個網站查,如果還有問題就拿個號碼會有人聯繫你處理
問: 請問我要印名片問誰?
答: 請上這個網站查,如果還有問題就拿個號碼會有人聯繫你處理
問: 我這個xxx 東西你們可以讓我報帳嗎?我要問誰?
答: 請上這個網站查,如果還有問題就拿個號碼會有人聯繫你處理
我相信到這時候大公司的人已經快瘋掉了…為什麼就是聽不懂呢? "就已經跟你講了,本公司所有一切內部共享服務,全都只能靠網站聯繫,沒有特定人可以給你問啦!"
舉例二,大問小:
問:這個情況,我們現在不能解決,不過我有答案會通知你秘書。聯繫方式?
答:我們在這個區域沒有秘書。
問:這個情況,我們現在不能解決,不過我有答案會通知你律師。聯繫方式?
答:我們在這個區域沒有律師。
問:這個情況,我們現在不能解決,不過我有答案會通知你資管。聯繫方式?
答:我們在這個區域沒有資管技術支援的人。
問:這個情況,我也不知道答案,不是我負責的,可以請你問你老闆嗎?
答:我老闆也是跟我一樣變成你們新員工,我問他他也不知道啊!
到這時候小公司的人已經快瘋掉了! “先生小姐,你怎麼就不懂,我們公司小,這裡又只是區域辦事處,我們人很少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