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0 22:17:12hcc

饗宴 人文

親愛的J

那日午後,面對著一群半夢半醒間的孩子,心裡百感交集。尤其無奈。

炎炎夏日午後,醒不來其實是常事,當過學生,總知道的……深深地無奈的是那醒著的……心裡不覺地浮現出一幅畫面,直到下課的鐘,響,我,逃也似地離開了那個教室,從不曾對自己的表現,那樣地,無力,以致於連自己都不知如何面對……逃離……

我思籌著,或許因為我的無能,所以有著這樣的無奈與無力?

什麼樣的畫面呢?炙陽下,坐在樹下彈著琴的我,忽地躍起,提了琴,雙手一扒便是兩份,放進燃著火的鍋下,以著熊熊火焰,試圖煮熟鍋裡的白鶴……當這樣的影像僅只是以成語的方式被我學習的時候,從不曉得有一天它會如此地貼近我的生活……

删節號用多了,那真是我的心境啊……

下了課,逃也似地出了教室,出了校門,趕赴一場演講,也在某個校園裡。整個講堂坐滿了和坐在我的教室下的孩子一樣大小的學生,就這樣,安安靜靜地,一場人文饗宴就這樣地被分享……三個小時下來,學生們排著隊依序地問著心中的疑惑。然後又是三個半小時,演講的王鎮華教授,近距離且直接地,一一面對同學們的問題。

王教授的清瞿靈動、誠摯認真,讓他雖鶴髮,卻有著童顏。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讓我初次上陽明山聆聽教誨之時,即動容而眼眶泛淚,不久,才是四年前;深刻的文化體認與豐沛的人文素養,更讓當時年輕的我欽服著想追隨。文化內涵與人文素養,這樣的質地啊,便是初初進入教育,覺得應該給予的……

是我不夠?還是無能?或者方法不好?抑或是根本我的認知便是錯誤!!焚琴煮鶴的畫面事實上不斷,只是這一次更是這樣地直接且深刻!不僅講台下如此,下了講台走進人群,依然!如此心境,讓我不經深思熟慮,便丟了一個問題,丟給了王教授我的無力與無奈--要是這樣的東西這麼重要,就如我和您都體會到的那樣,爲什麼我給不出去呢……是無能吧?

好心的教授,接受了我的怨,但啊,他這半百的年歲,堅持的便是這樣的內涵,可,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為人師表者,可有?

然,一個身體力行的人文學者沒有資格悲觀,更不會有悲觀的因子,樂觀不必,但達觀是必然!我被給了一句話,整個心緒又再如此活絡!莫不就是,就是一直以來覺得自己唯一可以做的,之於一個站在講台上的人--

便是呈現!多說無義,直接呈現一種生命樣態!或者讓講台下的人兒有了歡喜而覺相近,那麼,便可以一起走!

我知道,那個午後在心裡浮現的畫面會在某些時空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但我更知道,即使如此,我也要把火好生著,把鍋燙著,畢竟還是有人需要鍋裡的東西,但我相信一定會有人更被鍋外的景緻,吸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