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4 12:13:55野鶴

野鶴的工作煙雲--生命轉運站

雲煙飄渺,生命的點滴在時空中畫下了些痕跡,而野鶴欲看看這些爪印沉澱……

時光匆匆,人們在生命的歷程中不斷流轉,下一步路該往哪兒踏?面對未來該何去何從?許多的感受與計畫,或許會在你我的心中不斷響起,然而對帶著滿身的烙印而要重新來過的身心障礙朋友,那茫然無措的感覺更使人心慌!

野鶴曾在非營利機構就業服務的領域中,渡過了幾個年頭,手中的服務名單不停的增減,隨著名單變動亦牽動野鶴情緒的起落。
喜悅來自因身心障礙朋友因固定就業而可以結案,但部分朋友在服務過程時,因個人不同的原因,而暫停接受服務的也大有人在。因此野鶴感覺機構中的工作調適,還真像是踏入社會的一個轉運站,身心障礙朋友就在這轉運站上,考慮自己的下一階段。

回顧一下,多數的受機構服務的朋友都會經過工作調適這一環,當然每位朋友的目標與體會亦不相同。還記得貞姐,生理功能健全,燙傷程度只有12﹪,無顏損,高中學歷。就野鶴評估而言,她具備良好的就業潛能,但就是不敢去工作,因為心中有層層的壓力想逃避人群,自從受傷後兩年皆待在家中,也不願回原職場。在機構社工努力推動下,貞姐同意試試就業服務,還記得我跟她晤談時,她說:「我可不可以反悔?我做到一半不做,不會怎樣吧?」然而進入販賣店工調一個月後,她告訴我:「我終於跨出一步了,在販賣店看人來人往也是一種經驗,做生意也很不錯!」

另一位剛從高職畢業的朋友,多重重度,無任何工作經驗,她很被動、依賴心強。然透過工調,她看到職場的人生百態及相互應對。事後她告訴我:「職場中有各式的人,有些人說話表裡不一,因此在人際的相處上要小心。」

還有一位桃園的朋友,多重重度,受傷後在家看電視四年,與人的互動疏離,也不知自己能做什麼,幾乎是自我放棄了。透過工作調適,他終於察覺到自己比較被動,反應變慢、體力變差。但經過三過月,洗車中心的主管對他稱譽有佳,因他的工作態度良好,配合度高,而他也漸漸對自己較有信心,並且考慮手術來改善自己生理功能。但有位顏損重度的朋友,在工調裡觀察出人格特質無法與人相處,因而中斷就業服務。

工作可以是維繫生活的重心,它也可以只是個觸媒,引發出人潛在的生命能量。身心障礙的朋友要在社會中找到立足之地,需要強大的能量。在這個工作轉運站裡涵蓋了很多朋友的挫折、憂慮、不滿、抱怨、自信、歡樂,然而陽光時刻在身邊,就看自己是否能抬頭望見。

野鶴在服務過程中,因看到他人的生命轉折與努力,更讓野鶴深刻體會,珍惜自己生命中每一個片段與機緣,也感謝週遭的朋友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