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念佛了嗎?
今天,念佛了嗎?(象山慶’23.4.18)
敬邀一起念佛
不論您信什麼教,或學哪一宗;平時就有念佛,或從來沒此習慣;「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人間共通的語言與招呼,獨自稱唸或對人問候,都充滿了歡喜與吉祥;有念就有益,確乃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敬邀您,從今天起,與我們一起唸佛,每天50、100聲以上,久而成習,身心越來越輕安、清淨。徹悟大師云:「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實堪悲;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
【慶案】: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娑婆假名我,淨土法性身。人事紛紜難應對,念佛守靜少攀緣.以法為重心識淨,人情綁架是非多!
~這或許是念佛人的心聲吧。南無阿彌陀佛
世間皆虛假,唯佛獨真實
念佛要恆+久,每天念,終生念,至誠念,數目多少,盡量即可。念佛對身心有很大的安定感。 走路,坐下,半躺,都可以唸,中氣不足,則動唇舌而不出聲。這已成了隨時在心的活動,習久成性,不須提醒。目前固定每天5,000,計數器連續念下去,取其平均數。雖然數目多少不一定,重點在於恆毅力,久之成了慣性力。有如禪門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或黃宗羲<原君>「始而慚(作意/勉行)焉,久而安(習性/自然)焉」;荀子<勸學篇>「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捨也。」
也可以每天在「虛空念佛堂」報數,並迴向: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直心念佛
參禪或念佛,最契應的心態是:直接、單純,不迂迴、不複雜;單刀直入,不拖泥帶水;直截根源,不攀葛附藤。拈詩一首以述懷,並與大眾分享:「念佛乘佛力,直入涅槃城;雲深亦知處,只在名號中。」
《無量壽經》:「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觀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佛國品〉:「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菩薩品〉:「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
《大乘起信論》:「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 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往生論註》卷下:「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六祖壇經.定慧品》:「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2023新年感言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
人間匆匆營眾務 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 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 云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 自策自勵求常住
所謂「不覺」,是不自覺或不面對,以人事匆忙為藉口,逃避「生命意義與終極歸向」的探究。這雖是人生的常態,卻流於盲從;您可曾偶爾停下腳步,靜下心思,就當前的活動,仔細審視,我在做什麼? 為什麼做? 我想得到什麼?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到最後有什麼預期的結果? 或只是人云亦云,借一些無關緊要,也無傷大雅的言行,彼此往來,互相取暖?,歲月,就這樣在迷糊與焦慮中流逝,餓了找吃,累了就睡,病了調養,醒了想玩……,少年青年,無聊;壯年中年,徬徨;等到「皺紋」爬上臉,無奈的承認: 老了。回頭檢點這一生,有什麼可紀念,可自肯的? 也許,相簿中一張又一張的影像,彷彿很熱鬧、很豐富,其實每張臉 各有各的心事,各忙各的情慾,彼此之間雖有交集,卻如擦身而過的路人甲,「相逢不下馬,各自奔前程」,誰肯為誰多停留?人生總是孤獨的,幸而,念佛人有彌陀相伴,有佛號可念,永不離棄,亦不寂寞,「一樣窗前明月夜,才有念佛便不同」;從此放慢步調,從容過活,每天相陪多念佛。今生學佛「機、教、行、益」的歸宿,就總結在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1]
有一部反殖民影片中的英雄說:「我們的尊貴,不由於血統、土地與抗爭,而來自於對神 (真主)的信仰。」是的,我們生為人的珍貴與尊嚴,並不是「天賦人權」「性本自由」「生而平等」之類世間價值的假設,或由於民族的認同、文化的歸宗,及存在之證明……;事實上,出生於三界的「人」道,多半是煩惱深重的業報身,由無明而起種種貪愛執著,令人三業受縛而不得自主;而娑婆五濁的共業,又強化了諸惡的習染,加重了身心的苦迫,如是惑業苦的輾轉增上,幾乎隨時活在焦慮不安的陰影下,渴求有一刻的無畏、一分的清涼,也不易得;自我就亂七八糟了,人際更不知所云;這樣的人生,似乎有些苟且、迷茫,而美其名曰隨性、當下;這一切的言詞修飾,只為了遮掩內心的空虛與無奈。
《雜阿含經》:「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法華經》卷二:「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楊無為〈十疑論.序〉:「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你我出生於娑婆,就由於「無明」的隱覆,而妄生「愛/取」的活動,是未來苦果的因,「業力」含攝在「愛/取」支,愛/取攝在「行」支。《菩提道次第廣論》云:「昔行於識,熏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因此,元.中峰國師《淨土詩》:「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當念只因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對念佛人而言,如此愚惡煩惱的人生(機),若有一絲一毫的尊貴,是因為感應了多劫以來阿彌陀佛的呼喚,而現前一念信受,切願往生,從此無疑無懼的相續稱名,臨命終時,蒙佛接引而得生極樂淨土,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乃至成佛而廣度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本願之功德,加持於念佛眾生,是無上無比的尊貴,真實而非妄想、恆定而非無常,不是娑婆人間之業報與修行之所能思或議。清.張師誠《徑中徑又徑》:「自障者莫若愛,自蔽者莫若疑。但使疑、愛二心,了無障礙,則淨土一門,未始間隔。」「於世緣未能割斷,愛情牽曳,即妄念紛飛;有所好樂,固為愛,忿懥憂患恐懼,亦由愛而生。心不能正,職此之由,縱有平時覷破,而臨事難免動心,以致淨功無成,良可嘆惜。」
友人說:「我們若沒有太多慾望,就不必活得那麼辛苦。」學佛人亦如此,若單純為了今生得離苦、得解脫,而沒有太多知識上的好奇與諍論,那麼,「信願念佛,往生極樂」,就是最簡易而直截的法門;一心稱名而佛光攝取,則平生業成,得不退轉,如《往生論註》云:「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又如印光大師<覆鄧伯誠居士書二>云:「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這才是無價的信仰,尊貴的人生。南無阿彌陀佛
來生「做人」,難於臨終「往生」
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撰著《觀經四帖疏》以楷定古今諸師對極樂淨土之教理與行持的錯判;尤其近代某些法師試圖以人間淨土取代極樂淨土,以世間善法取代解脫行法,乃至於引導其信眾如是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修福行善,期能共同建立人間淨土。殊不知五濁惡世若能轉成淨土,則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必為娑婆眾生超前完成,何須於多部經中勸諭我等凡夫,厭穢欣淨,念佛往生極樂?況且,若今生所作人天善法(五戒十善)的福德不夠,一手(生善念)對人好,另一手(起煩惱)傷害人,則臨終之時,隨重.隨習.隨憶念,何者先熟而先報,卻不一定;如「盲龜浮木」之喻,豈不惶恐? 人間淨土沒把握,求生人道又不確定,就該放下種種妄想,老實的念佛往生淨土,世易行道而有保證。印光大師<復智正居士之母書>云: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況汝從無量劫來,不知造到多少罪業。宿業若現,三途惡道,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乘「佛願」為「我命」
《往生論註》:此云何不思議?不食而資命,蓋所資有以也,豈不是如來滿本願乎!
乘佛願為我命,焉可思議!
莊嚴「受用」功德,為何是不可思議呢?極樂聖眾看似不飲不食,卻能滋養無量的壽命,豈不是由於阿彌陀佛因位本願成就,令往生者自然有此果報受用嗎?如是仰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而往生淨土,成就光壽無量之命,豈是凡夫心所能思議!
一般而言,眾生之命皆依其宿世之業力而受報,縱然修諸功德而往生「諸佛淨土」,亦依往世累積的善根力而得;合乎「自作自受、自修自得」的通例。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念佛往生彌陀淨土,並非依靠宿世自力的善根業力,而是,身在末法娑婆,卻能棄捨「自力成就」的妄想,一心歸命阿彌陀佛,純依信願念佛而乘佛願力,往生淨土成佛,這是以佛願(四十八願)成就為我轉凡成聖的法身慧命,是生佛一體之無量壽命。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 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土,出於三界。」
廣大無邊的極樂淨土,是法藏菩薩依「無上正等正覺」的平等大慈悲所建立的,是證得圓滿的出世大善根所成就,是故,其國土的體性無比清淨。這兩句,稱為「莊嚴性功德成就」。阿彌陀佛因地為何發願建立這般的國土莊嚴呢?這是對比其他國土境界而起的,例如:見到某些國土,眾生以愛欲貪著,而有欲界;以攀上厭下的心修習禪定,就有色界、無色界。這三界都是有漏(不淨)邪道(不正)所變生,也就是不了「諸法無我」而妄執有我,不了「諸受是苦」而貪愛諸受,由此而造種種煩惱業而有了穢苦的三界依報;曠劫以來生死輪轉而不知出離,有如無邊長眠所做的無明大夢,妄執夢中種種虛假境界,而隨之憂喜苦樂,從不曾一念醒悟,至今亦不能跳出如此夢境。法藏菩薩有鑑於此而發起如是大悲心:「願我成佛之時,以所證一真法界之無上智慧與方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起他受用的清淨國土,令一切來生者皆得以橫出三界而快速成佛。」
法然上人云:「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往生乃由佛力所賜,卻於心中種種籌量,是自力也,唯須稱名待來迎也。」往生是彌陀本願的攝取,我輩只管念佛,不必在乎「帶業or消業」,靠自力修行的人,解脫沒把握而心中焦慮,才以凡夫心做種種籌量卜度。念佛人除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多餘的思慮、計較,皆成戲論。若不是阿彌陀佛來到我們心中,我們凡夫無明虛妄的心,如何自動生起「南無阿彌陀佛」光明名號?印光大師云「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阿彌陀佛發願救度十方眾生,我輩只須隨順彌陀的救度;念佛人要善體彌陀「如慈父之愛獨子」的心,安然領受彌陀的恩德,自然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攝取不捨,是阿彌陀佛永不歇止的慈悲;稱念不斷,是念佛人無時或忘的本分。
「智」所不及,以「信」代之
雖然,理解.觀察.實驗,是科學的核心,但偉大的進步,來自直覺的跳躍(《策略直覺: 偉大成就來自靈光一閃》),理性乃大腦的邏輯與運算,受限於生理的緩慢,不能掌握全部的事實。真理已預存於心靈中,在人與神(終極實在/究竟實相)的不思議交流中,向我們揭示;看似無理由、無根據之處,可能是心靈發現(上帝/神)真理之處;在人們有限的理性還不能完整的認知/掌握心體的「超越性」真相與力用之前,且先隨順智者(佛菩薩/善知識)的開示而信受之,入其門內,窺其堂奧,所謂「宗廟(報身/淨土)之美,百官(功德/利益)之富」,盡收眼底、充滿心田,再逐一深細的品味之、體驗之,必可生起種種真實的智慧,而破除「無始」之無明、伏斷「相續」之煩惱、解脫「輪轉」之生死。《大智度論》卷1:「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就通途佛法,信行人與法行人,雖於「信、智」各有偏重,或有所先後,但不至於「有信無智長愚痴,有智無信增邪見。」到後來,必歸於信/智合一、事/理不二。若就淨土門,仰蒙彌陀本願功德之加持,「以行攝信」,稱名之時,信在其中;「以信代智」,稱名必生,自然成佛;則「信」乃能入亦能度,於往生淨土而一體成就。難無阿彌陀佛
念佛人的本命元辰
印光大師<復湯慧振書>: [以念佛為自己本命元辰,決不片時放捨,庶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往生西方矣。]念佛人要有這樣的自肯,雖低調,但霸氣: 給我佛號,其餘免談! 若已沒有太多知見上的疑惑,不干擾念佛,那就放下多聞雜思的好奇,單純一心的念佛吧~南無阿彌陀佛。除了這一句常在心口,不覺得還有什麼更重要的。
有人說,"一回相見一回老"~唉,說穿了,"雖沒相見也一樣老"。平時我們看似健康,其實從出生就有種種身病心病,只是強弱隱顯的差別,對一般人,"老"也是病,或"病"的加強版,總匯版。對念佛人,"疑"更是病,或"病"的代表型,障礙型。[大智度論]曰:「般若波羅蜜,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我輩平時除了運動,吃藥休息以養身之外,就靠生活中念佛,念佛中生活來調理身口意諸病了。南無阿彌陀佛
淨土宗人既以「愚惡凡夫」為自覺,則應先「悲」後「智」,與一切人和好,揚人之所長,成人之所美,對一切世間/世出之善,皆能「如我所做」的隨喜、成全。心中若有任何不平之氣、競較之想,或嘀咕之言,即可說是煩惱業的現行,更確證了無始劫來至今難改的「凡夫」本性~~我就是這樣的人,最適合一心稱名,往生極樂,才能免於貪嗔無明的習慣性發作,而不自覺、無節制的於此世多造惡業,傷害他人。南無阿彌陀佛
勸人念佛,莫存勝他之心,致爭端四起;尊重多元、謙沖自牧,才是善於說法的人。念佛之勝易,不在於貶抑其他法門宗派,而是「南無阿彌陀佛」,即是萬德洪名,總持一切。
念佛人-信仰至上
確實有效的信仰,須同時認識(佛/己,法/機)兩部分:相形見拙、自慚形穢,法光鑑照下的機之惡,機心仰望中的法之慈。聽到(彌陀)叩門聲,立即開心扉,讓佛進駐我,光明滅夙罪。若不坦承我的軟弱與愚痴,就不明見佛的慈悲與智慧,佛的救度之恩就不能流入我身心。在佛面前,我是全然的赤裸、敞開,一切慾念.罪惡.苦迫,無所隱遁,就是這般的恐懼與無助,讓我被動的接受了佛光的攝取,因為一無所有,故能完全充滿。
阿彌陀佛之攝取惡人,看似不符因果,實乃大悲普救,可從兩方說明:
1.機—長劫以來,每個人曾造五逆十惡,也曾行五戒十善,心中含藏無明煩惱的種子,在此五濁無常之世間,行善或造惡,乃遇緣之不同,沒有永遠的善人或絕對的惡人;
2.法: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平等無條件的救度,不分別(緣生虛假之)有漏善惡,若眾生隨順佛說而「信受、稱名、願生」,必蒙攝取,生此淨土而超速成佛,即時回入娑婆,彌補前世之過惡,並廣度一切眾生--這就是「惡人往生」於己於人的無量大利。因此,阿彌陀佛不以一般的因果而捨棄惡人,令彼等長劫淪墮,於自他少利益。
若能粗解上述之意,而願擱置此間久習而相對的價值觀,讓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流入我心,洗換一副新眼光新肚量,或許就不在「短命凡夫」所做的小善小惡上計較,讓人為自縛的理性(邏輯)留在人際雜務上使用,而關於念佛往生之大事,則多思慮不如少操心,讓阿彌陀佛做主。淨土門就是信仰至上~可以理直氣壯大聲的說:我就如是信、如是願、如是行!
做好人,做好事,不想往生極樂 ?
針對某些自認為(或被誤導)「學佛,只須做好人、做好事,就可以了;不必往生西方極樂」的學人[2],或可如是勸說:好人、好事,是「五戒十善」,若做得及格,來世或能再生人間或上升天界;這是人天善法,學佛的基礎,雖不出六道輪迴,也值得隨喜成全!但其標準很高、行持很難,煩惱深重的我們是否耐得住、做得到?若因往世的福薄、智淺,至今又多造身口意惡業,命終之後,既不能為人或升天,又不願往生極樂,那就只有下墮三惡道,受無量苦了;仔細想來,豈不可怕? 還是趁早認清:我是三業愚惡的凡夫,自修不成、自救不得,除了「信受彌陀救度﹐稱念佛名、乘佛願力,往生彌陀淨土」之外,已無路可走,無處可樂了。南無阿彌陀佛
學佛老人的告白
吾老矣,遊蕩於佛教界近半世紀,參加了幾個宗派(淨-密-禪-整體佛法),也曾深入教團核心,擔任重要幹部;所學佛法有淺有深,有傳統有現代;所在組織有大有小,有保守有激進;……數十年來讀了一些經論,寫了一些文章,卻游移於宗派各異的義學與行持之間,而難以定其是非、決其取捨;曾有出家之念,卻都在「居士」為主的團體參學。而今老了、累了,過往一切「聞思修」的認知與領受,或淡忘或擱置,漸離漸遠,恍如昨夢……。浪子回頭,尋一個簡易安樂的歸宿,深信印光大師所說「淨土法門,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就此歇腳、安住,於阿彌陀佛本願光明的攝受下,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低調、隨緣,做一些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小事,普與一切同見同行的蓮友,心氣相通、音聲相和,沉浸在「南無阿彌陀佛」的迴盪、繚繞中,淡泊、平靜的度日,「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以此為(多劫)今生學佛,最終極、圓滿的成就。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白居易.念佛偈》:予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這也是我如今的寫照:學佛大半生,無知多於正解,幸聞阿彌陀佛呼喚,勸令回頭靠岸,先作此懺悔:「今生以來,在各道場所學的法、所受的戒、所證的境、所撰的文,若有任何不如法及違戒之處,今於 佛前至誠懺悔,求 阿彌陀佛慈悲攝受,令弟子所有罪根,一念霜融,悉皆清淨。」之後,一心念佛生淨土,到彼見佛而成佛,開發「本具」無漏智,圓滿「利生」大悲願,迴入十方,廣度眾生,這才是第一重要的;至於此生還能做什麼,成什麼,相較之下,微不足道。弘一大師:「我生西以後,乘願再來,一切度生的事業,都可以圓滿成就」。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好>--念佛,是法界共通的語言[3]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心中少煩惱 歡喜信靠順佛願 欣極樂如向日葵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口中相續念 一心不亂無間雜 平生業成現不退
念佛好 念佛好 佛中之王阿彌陀 無量光明無量壽 本願加持入佛會
阿彌陀佛 我歸命 您建設了淨土 邀眾生 齊往生 阿彌陀佛 我歸命 十二光 照無礙 攝眾生 都成佛 念佛恩 盡此身 稱佛名 自信教人信 就這樣 一路走到底 報佛恩 生淨土 速成佛 迴向度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南無 一佛 一法 一淨土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不念彌陀更念誰
[1]慧淨法師<2021 span="">新年講話>(取意):古人說: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對舊年的前塵往事,難免有是非恩怨,成敗得失,過去心不可得,應讓它隨時間逝去,而坦然放下;對新年的願景期許,必定有善美利樂,為法為眾,未來事猶可為,當努力讓因果圓滿,而樂觀進取。在這開春之際,謹以三點與蓮友們共勉:1.修學安忍,和合無諍;2.警悟無常,回歸極樂;3.信佛念佛,養成習慣。
[2]印順法師 <論「西方不是菩薩所應去的」>:佛法是有無邊方便,適應不同的時地情況,不同的根性好樂,而又是圓備眾德以歸趣一極的。從菩薩的根性不同說,有人行而向菩薩行的、有天行而向菩薩行的、有聲聞行而向菩薩行的;有信願增上的、有慈悲增上的、有智慧增上的。龍樹菩薩說:「有菩薩以信(願)精進入佛法,樂集佛功德,生淨土中」。所以修普賢行,發心迴向西方淨土,即是信願增上的菩薩,也即是所說的易行道。求生淨土而能發菩提心,怎能說他不是菩薩行?……古代重智證的禪者,以為西方在十萬八千里外,勸人不必外求。也如一分重信願的淨土行者,以為「南無阿彌陀佛」,一味阿伽陀藥,學佛儘此就足夠了!當然,從全體佛法來說,這是有所見而有所蔽,算不得圓正。……人人求生淨土,而對於現前的穢土眾生的苦難,特別是當前的人類苦難,卻充耳不聞,熟視無睹。慈悲,似乎非要等到再來娑婆不可。為慈悲為本的佛法住世,為佛法的利益人間著想,此時此地的菩薩,也應該為苦難的此土,苦難的人類,發發心,想想辦法了!以慈悲為本,而針對偏重信願的說法,是不了義的,卻有著對治作用!……淨土行者如能做到求生淨土,而不放棄當前的責任,盡量慈悲利濟,積集淨土資糧。
[3]依"繼程法師"歌詞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