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3 17:02:55
阿煌
「大幻想」的概念 「泛科幻」的視野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8816.bmp)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8926.jpg)
大約一九八0年代,我在寫作路上已經摸索渡過二十多年歲月,因著到聯合報工作,薪水收入穩定,上班時間也比一般人短,讓我得有更多時間從事筆耕,我也從傳統文學轉入科幻,並兼開拓少兒科幻,寫出比較像樣作品,難怪洪文珍編選的《1945-1988兒童文學小說選集》(1989年幼獅版)在前言中說:
「八十年代,創作少年小說最勤,獲獎最多的是黃海和李潼,黃海以寫少年科幻著名,李潼則著重鄉土的幻小說。」在此之前的寫作,多少是為了貼補生活而寫,急就章難免,當時又沒有電腦,寫作者嘔心瀝血、身心煎熬的情況,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體會。那時,我已產生了一個念頭,寫作者的懷抱要像修行者一般高遠,寫作者要有錢才能寫作;寫作者要有兩條命,一條命工作,一條命寫作。
(↑註:關於刊頭所附的圖形,它只是個「概念畫」而已,不是絕對的,方便理解科幻、科普、奇幻、魔幻之間的關係。任何定義都隨時會被打破的,我也不是用圖形來下定義,請別誤會,我自己的《天人大霹靂》就故意打破它的界限,融合科普、科幻、魔幻與奇幻與一爐。刊頭的圖形糊掉了,我把它重印一次,在下面:↓)
二00四年十二月廿六日下午三點正──暗澹陰雨的時辰,我目送著李潼的靈柩推入火葬場入口逐漸隱沒消失,感傷之餘,幡然猛醒,大他十歲的我,剩下的時日該做點什麼,才能夠在將來與老友相會時,面對他拿的三十四座獎牌無愧於他。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8738.jpg)
於是,想要在科幻文學的園地裡再作耕耘,把一生的努力結晶做個交代,在我從聯合報退休後,也寫了不少科幻論述,感謝國家文化基金會給本書小小的贊助,讓我獲得支撐,能夠寫作完成本書,本書中不少文章是過去寫作的重新整理。
二00五年九月,我到靜宜大學兼任講師,我以欣喜結緣和誠意薪傳,奉獻自己數十年摸索領悟心得,將台灣科幻文學與科幻領域的種種,在大學講壇宣揚傳講,我也公開發表了以下的圖形──未成書出版,卻先在課堂上公布,是我來自我多年來有關科幻文學定義的思考,以下的圖形,也許會讓科幻奇幻文學的牽扯不清稍微有所釐清,我必須承認,圖形不是百分之百精確,它只是一個大致概念罷了,也許能夠對科幻文學的認識有所幫助,它不是科學真理,卻是科幻義理。
在本書內文裡,我解釋了許多科幻概念,而在自序裡,我以自己的新領悟、新發現,使用圖形說明科幻文學的意義,它不僅介於科學與文學兩座大山之間,也和幻想產生奇妙的交集。
科幻/奇幻概念的比喻
想到小時候讀到的美國著名作家奧亨利〈最後的一葉〉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016.jpg)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064.jpg)
主流文學與科幻文學
科幻小說一向被視為通俗文學,有別於一般主流文學,難以進入主流文學殿堂,也被主流文學所排斥,那是因為科幻文學往科學一端靠攏,偏離文學太遠,當然不被傳統文學所認同。(我則認為是中間文學,否則就沒有那麼多的學術論文在研討它。)電影奧斯卡獎,也從來沒有一部科幻片獲選最佳影片,除了法國的科幻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在十九世紀中葉寫的《環遊世界八十天》──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126.gif)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8976.jpg)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270.bmp)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383.png)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472.jpg)
![](http://nttxstore.jp/o_images/D/D1/D111389093.jpg)
本書寫的是台灣近五十年來科幻文學脈絡和個人史觀心得,傳遞「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科幻兄弟」的薪火,行文之中,不時以「回憶錄」式的筆調貫穿其
![](http://f4.wretch.yimg.com/bhhwang/10/1234373160.jpg)
感謝張系國教授、林文寶院長賜序,曾經以我的作品作為專題研究碩土論文的黃瑞田兄、王洛夫賴玉敏兄嫂、黃子珊老師,曾在論文中重點論及我的傅吉毅兄、林健群兄、林建光兄、陳鵬文兄、詹秋華老師,還有交大科幻中心的葉李華老師、為台灣科幻文學建造完整書目的貓昌(林翰昌)兄,大陸上海的姜雲生兄、天津的鄭軍兄、北京的吳岩、楊鵬兄,他們直接間接的鞭策鼓勵,讓我得以不辱使命,歷盡煎熬,交出這部為台灣科幻文學描繪輪廓的個人史觀論述,不算是面面俱到的回憶式的文論。
本書出版前曾向海內外相關作家、出版社等徵詢授權使用圖片,為數甚多,到發排截稿發排之前,多數授權書仍未寄達,只好等待再版時齊備插圖,完整呈現,先此致謝並致歉忱。
---------------------------------------------------------------------------------------------------------------------------------
《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目錄簡介:
![](http://photos.pchome.com.tw/s11/h/b/hbh0101/book25/p138225139331.jpg)
國家文藝基金會贊助寫作/五南出版公司出版
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台灣出版品推荐列前茅
全書25萬字,300頁,18開本)
第一篇 緒論--科幻文學概念
科幻,是「人文與科學」兩座大山之間的彩虹或玫瑰
第二篇 臺灣科幻文學源流
第一章 (1956)科幻先聲
第二章 (1968)科幻黎明
第三章 (1969-1973)奔月之後 科幻鐘鳴
第四章 "1970's中期-1980)醒石驚敲應鐘鳴
第五章 (約1980-1988)百花齊放
第六章 (1989-1998)幻象飛馳
第七章 (1998至今)李華風雲傳薪火
第三篇 科幻、科學與文學
第一章 科幻的科學預言
第二章 科幻與未來世紀
第三章 科幻與主流文學
第四篇 科幻寫作揭祕
第一章 成人科幻小說的寫作
第二章 少兒科幻的寫作
第三章 科幻元素表
第四章 飛越未來--訪談錄
第五篇 科幻文學的考察和展望
第一章 五四以前,化了裝的「賽先生」─1949年以前
第二章 兩岸想象力的角力──1949年以後
第三章:中文科幻百年‧文學迷思 ──科幻與兒童文學的交集
第四章:科幻小說往何處去──交大2003科幻研究學術會議,專題演講論文
淹沒在電光聲影、亦幻奇幻中的科幻文學/科幻創意的枯竭與再生/科幻創作的未來─硬科幻,點子用盡;軟科幻─融入文學藝術/華文科幻發展新主流
附錄: 一、台灣地區科幻文學創作書目
二、歷年科幻文學碩博土論文
三、科幻網站目錄
四、重要科幻電影編目
(全書25萬字,300頁,18開本)
祝部落長人氣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