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7 18:56:01北方的狼
我的第一次 - 公路車
從年初開始收集零件到組好成車,再將之掛在牆上,期間將盡半年的時間
歷經了斤斤計較的零件組裝過程,還有農曆過年時的登山車中橫鐵齒之旅
鐵齒的結果換來的是膝蓋受傷,接著看醫、保養再來復健
由老戰馬登山車開始,從河濱自行車道龜行健身再到六月份的大屯山登頂賽
總算將腿力勉強恢復到一年前的程度
碧利斯颱風走後給台北帶來一個陰涼且適合騎車的星期天
索性將卡踏裝上臨時踏板,必竟心理建設還不足夠,擔心會摔車
就先在自家旁的環河道小繞一圈,當下的感覺是公路車真的不如登山車來的舒適
硬邦邦的前叉,就連路上的減速線都震到全身快散掉似的
但最令人驚訝的是,一路上沒有任何聲音
若不停下踩踏讓後輪空轉發出哩哩的聲音,還真不敢相信自己正在騎車
邊騎當然也要邊讚揚一下自己的組車功力,一落地從0km開始就達百分百順暢度
熟悉變速操作後,不按牌理出牌的習性,將車頭對準秀朗橋就往烏來騎過去
與往常不同的是必須不斷閃避顛簸的路面,要是登山車早就直接撞過去了
好不容易在車陣中閃閃躲躲,終於來到新烏路口,九甲公路的起點
正準備將火力全開放肆地狂飆時,被公路車新手們常詬病的重踩感終於上身了
變速到最輕檔還是得重踩才爬得上去,不由然地開始懷念登山車的”救命34齒”
想當然速度比起登山車一定快了不少,更何況這還是輕量化的車種
到了下坡另一個考驗又來了,煞車把的非人體工學設計及低煞車效率
再加上路面濕滑配上光頭胎,結果是下坡比上坡慢,必竟安全得靠龜毛來堅持
過了上龜山橋後,期待的北烏平坦飆車道似乎比起往常還要提早來到
開保險開啟Turbo,心中只有一個感覺:靠!這簡直就是在地上飛的玩意兒嘛
快到烏來時天公不作美,竟開始漂起雨來,除了心疼新車外
就怕一些狀況會陸續出現來試煉我這公路車新手,必竟命運總是如此造就偉人
一邊聽著警告水庫放水語音的廣撥,一邊開始低調騎車,運用古法趨吉避凶
不知不覺竟爬完最高點開始下滑,比平常還要快就來到烏來停車場老榕樹
來到一個屋簷下躲雨順便欣賞沾上泥水的戰馬,不忘讚嘆一下自己組裝的玩具
回程仍舊盡可能用低調壓制著狂放奔馳的心,不斷告戒自己,一下下就好
理性終就給不聽使喚的雙腳給打敗,就在享受人車一體之際
前輪忽然開始漏氣,這最不希望遇到的狀況,不急不徐配著輕快的雨滴聲降臨人間
除了問候輪胎的老師外,也只能乖乖把車搬到路邊草地去換胎
不情願地拿出備胎、打氣筒跟挖胎棒,開始面對這高難度的挑戰
見過我更換登山車內胎的朋友都會用嘆為觀止來形容我純熟的技術與速度
但面對公路車,除了開始動手時的長嘆一聲外,接著就是汗流浹背及咬牙切齒
花了半個小時才完工,比起當時組車時來說順手了許多,也快多了
也許是在戶外有面子的問題所加持的關係吧,當然打氣的姿勢也要Man一點
擦擦汗,喝口水準備動身回家,此時天空開始放晴,宛如安排好的戲碼
陡峭的山壁滲出泉水、一旁矗立的原住民圖騰、整理的井然有序的草皮
儼然告訴我這應該是原住民的聖地,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
也許互相吸引的特質是可以跨越時空隔世來相會的吧
(Jul. 17, 2006)
歷經了斤斤計較的零件組裝過程,還有農曆過年時的登山車中橫鐵齒之旅
鐵齒的結果換來的是膝蓋受傷,接著看醫、保養再來復健
由老戰馬登山車開始,從河濱自行車道龜行健身再到六月份的大屯山登頂賽
總算將腿力勉強恢復到一年前的程度
碧利斯颱風走後給台北帶來一個陰涼且適合騎車的星期天
索性將卡踏裝上臨時踏板,必竟心理建設還不足夠,擔心會摔車
就先在自家旁的環河道小繞一圈,當下的感覺是公路車真的不如登山車來的舒適
硬邦邦的前叉,就連路上的減速線都震到全身快散掉似的
但最令人驚訝的是,一路上沒有任何聲音
若不停下踩踏讓後輪空轉發出哩哩的聲音,還真不敢相信自己正在騎車
邊騎當然也要邊讚揚一下自己的組車功力,一落地從0km開始就達百分百順暢度
熟悉變速操作後,不按牌理出牌的習性,將車頭對準秀朗橋就往烏來騎過去
與往常不同的是必須不斷閃避顛簸的路面,要是登山車早就直接撞過去了
好不容易在車陣中閃閃躲躲,終於來到新烏路口,九甲公路的起點
正準備將火力全開放肆地狂飆時,被公路車新手們常詬病的重踩感終於上身了
變速到最輕檔還是得重踩才爬得上去,不由然地開始懷念登山車的”救命34齒”
想當然速度比起登山車一定快了不少,更何況這還是輕量化的車種
到了下坡另一個考驗又來了,煞車把的非人體工學設計及低煞車效率
再加上路面濕滑配上光頭胎,結果是下坡比上坡慢,必竟安全得靠龜毛來堅持
過了上龜山橋後,期待的北烏平坦飆車道似乎比起往常還要提早來到
開保險開啟Turbo,心中只有一個感覺:靠!這簡直就是在地上飛的玩意兒嘛
快到烏來時天公不作美,竟開始漂起雨來,除了心疼新車外
就怕一些狀況會陸續出現來試煉我這公路車新手,必竟命運總是如此造就偉人
一邊聽著警告水庫放水語音的廣撥,一邊開始低調騎車,運用古法趨吉避凶
不知不覺竟爬完最高點開始下滑,比平常還要快就來到烏來停車場老榕樹
來到一個屋簷下躲雨順便欣賞沾上泥水的戰馬,不忘讚嘆一下自己組裝的玩具
回程仍舊盡可能用低調壓制著狂放奔馳的心,不斷告戒自己,一下下就好
理性終就給不聽使喚的雙腳給打敗,就在享受人車一體之際
前輪忽然開始漏氣,這最不希望遇到的狀況,不急不徐配著輕快的雨滴聲降臨人間
除了問候輪胎的老師外,也只能乖乖把車搬到路邊草地去換胎
不情願地拿出備胎、打氣筒跟挖胎棒,開始面對這高難度的挑戰
見過我更換登山車內胎的朋友都會用嘆為觀止來形容我純熟的技術與速度
但面對公路車,除了開始動手時的長嘆一聲外,接著就是汗流浹背及咬牙切齒
花了半個小時才完工,比起當時組車時來說順手了許多,也快多了
也許是在戶外有面子的問題所加持的關係吧,當然打氣的姿勢也要Man一點
擦擦汗,喝口水準備動身回家,此時天空開始放晴,宛如安排好的戲碼
陡峭的山壁滲出泉水、一旁矗立的原住民圖騰、整理的井然有序的草皮
儼然告訴我這應該是原住民的聖地,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
也許互相吸引的特質是可以跨越時空隔世來相會的吧
(Jul. 17, 2006)
上一篇:背著包包探險去‧我把三峽繞一圈
下一篇:接續先前的探索 - 新店獅仔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