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16:14:59hatsocks

《野火蔓延時》:火已燒到門口,卻仍漠視情況的險惡

作家里昂陷入創作低潮,他跟著好友菲利來到菲利母親的森林度假小屋,期待能激發些靈感,怎料屋內住了名女房客娜迪亞,娜迪亞每晚與水難救護員戴維做愛,擾得里昂夜不成眠,更難集中精神寫作。而距離小屋大概三十公里外,發生一場嚴重的森林大火,火勢正慢慢地朝度假小屋蔓延...

Christian Petzold 執導的《野火蔓延時》,有各種水火元素,水是菲利、是娜迪亞、是戴維,森林小屋附近有海灘,他們常相約去游泳,並且不斷詢問里昂要不要加入他們,但電影從頭至尾,里昂都沒下水過,他是火做的男人,悶燒的(而且瞧不起知識與職業低他一等的人),水火不容的。里昂眼中只有自己,容不下其他人事物,他的眼界狹隘,出於嫉妒與自卑,常會錯讀他人的訊息,以為所有的人都在嘲笑他,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根本沒人把里昂視為生活中的唯一,里昂的種種誤會,只是自作多情罷了。

(底下會提到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就像《婚姻風暴》,自然界的災難都是意有所指。《野火蔓延時》的火有著多重涵義:一種是外在的:森林之火;一種是心理的,既指里昂內心的各種妒火、里昂對於情勢的錯讀(或對他人苦痛的漠視),眼前有更嚴重的事情正在發生(如出版商的疾病或是好友的死亡),他卻只在意自己在人前有著怎樣的形象或會否遭受背叛。

大火也指里昂思想(生活)的枯竭,里昂常對他人抱持傲慢的態度(瞧不起戴維與娜迪亞的職業),卻在緊要關頭時發現自己除了寫作,根本不懂得怎麼生活(一句「我不會開車」,像是給了里昂一個響亮的巴掌)。導演藉由里昂一角,指出最好的創作,不是無病呻吟(只看見自身的需求),而是能從生活中汲取養分,越是貼近生活的東西,才越可能打動他人。

另外,森林大火也是生活的隱喻,里昂等人以為大火不會燒到自己,渾然不知火勢已經燒到家門口。欠缺危機感,或說鴕鳥心態,不願面對殘酷的真相(里昂很怕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作品),只會讓自身陷入浩劫(用來影射整個世界局勢也適用)。

《野火蔓延時》結尾處理得巧妙,表面在看(聽)出版商唸出里昂的最新小說,實際上這部電影即是:小說本身(虛構)。因此片末那看似甜美(充滿希望)的結局,很可能僅只存在於里昂的創作之中,而非真正的現實(創作對於不完美人生的救贖之力)。

《野火蔓延時》的敘事節奏極好(或許對部分觀眾來說會覺得有點過慢吧,但我非常享受),劇本充滿巧思,某些時刻會讓我想起侯麥的作品(所有餐桌上的戲),對於創作的乾涸(被燒乾的靈感)與泉湧(水的滋潤與救贖)、性向的流動與開放性、階級的偏見(好愛旅館那場戲,里昂偽善的嘴臉也太真實)等,都有提出精彩的見解。

看到喜歡的電影就是開心,《野火蔓延時》在我的年度愛片肯定會佔有一席之地。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