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婦》:好好說再見
娜塔莎為了扳倒「紅房」的首腦德雷科夫,與多年不見的養父紅色守衛者、養母梅麗娜和妹妹葉蓮娜聯手合作,直導紅房巢穴......
迪士尼近幾年只要是女性擔任主要角色的作品,題材都跟父權、女性遭受打壓的情感有關。《驚奇隊長》、《花木蘭》、《黑寡婦》都是如此。德雷科夫利用科技(權力)控制一票年輕女性,把她們打造成聽令於自己的傀儡,化身殺人不眨眼的黑寡婦。娜塔莎等人為了解救(解放)黑寡婦(女性同胞),對抗德雷科夫(父親般的人物、掌權者),把他從高高在上的位置(真的是高高在上)給拉到凡間,不再將其神格化。
儘管覺得《黑寡婦》沒能將議題討論的更深入(僅只是點到為止)、劇中諜對諜的情節也不夠燒腦(這類作品最讓人受不了的設計,就是壞人會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計畫全部交代得一清二楚,雖然我們可以用「德雷科夫很大男人,所以當娜塔莎刺激他時,他必須挺身捍衛男性自尊」的理由帶過,但...就覺得這樣的劇本跑法很偷懶)、娜塔莎與家人的情感沒能鋪陳的更細膩更糾結(一家人二十幾年不見,卻能很快達成和解,心結解得太輕鬆,而且梅麗娜從通報紅房到決定叛變的心境變化也很粗糙,不夠圓滑)等。
但,我其實還蠻享受《黑寡婦》的哩。幾場動作戲都拍得挺刺激,模仿大師與娜塔莎等人的對戰場面有魄力也有殺傷力。我很喜歡娜塔莎一家人在飯桌上的拌嘴,一直覺得娜塔莎是復仇者聯盟裡最寂寞孤單的人,直到她與養父母和妹妹的聚首,才終於看到她漂泊的心有了短暫靠岸的撫慰。另外,德雷科夫對娜塔莎說:「真正的權力,來自無法被察覺的影響力。」這段話意外的讓我很有共鳴,超適合用來描述現下世界正在經歷的「認知作戰」(雖然電影講的是不同的東西)!
《黑寡婦》的演員挑得不錯,應該說,剛好都是我愛的演員,光看 David Harbour、Rachel Weisz、Scarlett Johansson、Florence Pugh、William Hurt(他怎麼瘦這麼多?是特效還是生病了?)等人湊在一起演戲,我就滿足了!再者,《黑寡婦》的片末彩蛋我也喜歡,知道有人仍惦記著娜塔莎,並且哀悼她的死去,就覺得感動(有稍稍撫平《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草草領便當的不快感)。
最後,從星爵(Chris Pratt)、蟻人(Paul Rudd)、希爾探員(Cobie Smulders)到《黑寡婦》彩蛋現身的 Julia Louis-Dreyfus (她居然會接演漫威作品!!),忍不住想:漫威是不是特別欣賞情境喜劇演員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