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6 21:19:53hatsocks
《美國犯罪故事》:歷史與人性的難解包袱。
「證據無法贏得案子,陪審團相信合理的說法,我們要講個故事,我們的工作就是將這個故事講得比對手好。」
看完前兩集《美國犯罪故事》,差點想棄追,情緒太過飽滿,有點像在看日間肥皂劇,就連演員的表演方式都誇張,或許導演想營造「猶如鬧劇般的荒謬感受」?加上飾演OJ辛普森的小古巴古汀(Cuba Gooding Jr.),外型和魅力都和現實生活的OJ辛普森有些差距,看得我頻頻出戲。
然而撐過前二集,第三集進入法庭主戲,故事開始變得精采,影集以OJ殺妻為主軸,另外從挺OJ與反OJ陣營的叫囂對罵,討論群眾的偶像崇拜與憎惡心態、大眾對女性穿著打扮的歧視和打壓(受害女性與職業婦女)、媒體娛樂化,證人與律師利用媒體放話,但他們的私生活同樣成為輿論焦點,種族、階級、性別議題全部糾纏一起,變成難解習題(不同立場與性別的彼此合作與對峙)等,一樁兇案,引發群眾熱議,觸及(揭穿)社會中多個層級的敏感神經,但如此大陣仗的關注與討論,究竟讓人們距離真相越來越近或是漸行漸遠?若說《美國犯罪故事》前兩集在我心目中的評價只有70分,那麼從第三集到結束,分數一路往上攀升,最後來到90分左右吧。
《美國犯罪故事》的出色在於劇本細膩重現當年OJ殺妻案社會氛圍的微妙變化,OJ事件在審判過程滾出各樣強烈的「私人」情感,一如OJ功成名就後亟欲擺脫黑人身分,讓許多黑人同胞感覺被背叛,然而看見OJ遭白人警方逮捕,又對他抱以同情與支持(無視所有證據都指向一人,而且沒有任何其他嫌疑人)、檢方律師Marcia Clark從事件之初就咬定OJ為兇手,多少跟她曾經遭受過的暴力事件產生連結、控方律師Johnnie Cochran想要幫OJ脫罪,與其說是追求正義,不如說是跟過往黑人同胞(與他自己)遭受過的種種不公平待遇的反擊等;公理正義是非善惡的判別,真能不被歷史包袱與群眾狂熱所綁架與影響嗎?
看完《美國犯罪故事》,很喜歡檢方律師Marcia和助理Christopher的互動,單親母親與黑人男性組合,他們在職場上都算是弱勢(但這樣的弱勢身分,又可以在某些時刻成為優勢),兩人搭檔過程,經過多次歧見與紛爭,最後終於學會理解與尊重對方,並為自己在審判過程中犯下的錯誤致歉,Marcia對Christopher說:「我想,我們應該多聽聽彼此的建議。」,這句台詞是《美國犯罪故事》最溫柔也最美好的時刻,或許,也是影集想傳達給美國觀眾的重要訊息吧。
非常喜歡《美國犯罪故事》的群戲,撇除小古巴古汀部份(單純覺得不對味),劇中其他演員都能隨故事發展,展露各自的表演魅力,例如飾演Marcia的Sarah Paulson,一邊讓人看到Marcia的強勢,一邊又為她偶來的脆弱感到難過、John Travolta飾演控方律師Robert Shapiro,一出場就吸引我的注意,把這個浮誇角色給演的入木三分、而Courtney B. Vance飾演的控方首席律師Johnnie Cochran,絕對是本劇一大亮點,咄咄逼人,不擇手段,毫不留情,讓人又愛又恨又恨又愛,好兩難啊!
最後,我覺得《美國犯罪故事》可以跟Netflix的《謀殺犯的形成》對照觀賞,這兩個故事的立場剛好相反,前者是媒體寵兒後者是不討好的社會邊緣人(權勢/媒體好感,都可以影響我們對人的判斷)、兩個案件都證據確鑿(兇案現場發現嫌疑人DNA),判決結果卻是天壤之別,前者質疑OJ辯護團隊刻意抹黑洛城警方,好操弄種族議題,幫助OJ脫罪,後者主張嫌疑人被警察單位陷害入獄;兩個事件都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讓人思考司法制度的可能漏洞,也思考人性必然存在的盲點與不足;兩套作品都精彩,都值得一看,只是看完《謀殺犯的形成》和《美國犯罪故事》,心情都有點低落,這兩套作品不約而同呈現人與人之間難以對話的無奈,巴比倫塔,各說各話,不禁想起婚姻平權議題在台灣社會引發的激烈討論,不同立場的雙方針鋒相對,攻擊謾罵討論教育,理性感性言論都有,但始終看不到對立團體意見交集的可能性,人的美麗與哀愁,都在個體的差異與獨特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