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 20:35:35hatsocks
《聖母峰》:無能為力的焦慮。
1996年,5月10日,一群登山客在專業的登山導遊羅勃帶領下,攻上聖母峰頂,卻在攻頂後遭遇暴風雪襲擊,受困氣候險峻山區......。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聖母峰》,片長約2小時長度,有一半篇幅都在書寫攻頂前的準備工作,接受訓練並學習適應空氣稀薄的高山生活,或細述不同角色的心情與人生故事,他們是誰?與家人的關係如何?為何要放下安逸生活,執意攻頂?影片透過兩名登山領隊的心結(羅勃和史考特),看見登山活動的逐漸「娛樂與商業化」,以為只要做好行前準備,必可人定勝天;《聖母峰》後一個小時,展現大自然的驚人力量,每個行程的延誤、每個錯誤的決定、每個形勢的誤判,都讓這群人付出慘痛代價:輕則凍傷截肢,重則葬身聖母峰上。
《聖母峰》不是《地心引力》亦非《阿波羅十三》,沒有團結力量大的熱血、亦無英雄勇救眾人脫離險境的痛快;有的只是真實呈現人的渺小與無助,面對災難,往往想做的很多,能做的很少,落難者只能靠意志力苦撐、或狠心拋下他人自救、或祈禱老天爺放自己一條活路....。
我喜歡《聖母峰》,它讓我對變幻萬千的自然環境感到敬畏與恐懼;我喜歡《聖母峰》,它沒有指責誰該為這件災難負責,只讓觀眾看見一件微小錯誤(疏失)可能帶來的致命後果;我喜歡《聖母峰》,它說當我們(人類)意圖挑戰極限,就要有付出性命的心理準備;我喜歡《聖母峰》,災難場面拍的「寫實」,沒有過度的加油添醋與誇大,當然啦,還是有一點點「愛的奇蹟」的戲劇轉折,而那段「救贖回憶」之於我,依然稍嫌煽情了些(雖然那可能是主角當下心境的真實反應);我喜歡《聖母峰》,無論是演員、配樂或攝影都有水準,影片視效極為突出逼真,忍不住要想:到底銀幕上的大風大雪景緻,是真或假?
看完《聖母峰》,我想著一件事:為求登峰造極而犧牲性命,到底值不值得。
「當然不值得啦」我先這麼想著,而後又自問:「比那些瘋狂或充滿幹勁的登山客多活幾年卻一事無成的人生,難道就比較好?」。
看著聖母峰頂上的紀念物與命喪聖母峰的登山客屍體(成就與隕落),嗯....我不知道哪樣人生比較好。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你寫到我心坎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