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6 13:23:01hatsocks

《人約巴黎》:力有未逮。



「沒有完結就無法重新來過。」

《人約巴黎》的劇情分成兩條支線,一條是住在德國的女作家派翠西亞與住在法國巴黎的男友尚賈克通電話時,聽見男友發生車禍的聲響,她急忙趕往機場準備搭機飛往巴黎探望男友,卻因為出門太過急促,忘了攜帶足夠現金購買機票,一名排在派翠西亞後方的德國商人法蘭克,害怕耽誤自己行程,所以幫忙派翠西亞付錢買下機票。
好不容易抵達巴黎的派翠西亞,前去醫院探視男友時,才知尚賈克竟是已婚人士;尚賈克的妻子芳絲華原先對派翠西亞懷有敵意與忌妒,但丈夫陷入重度昏迷,醫院告訴芳絲華說:「我不想給妳錯誤的期望,妳的先生只怕是醒不過來了。」,悲痛的芳絲華亟需一個可以排解與分享心情的夥伴,眼前這個來自德國的第三者,不但熟悉尚賈克的一切,而且她們的悲傷亦是同等沉重;兩個傷心的女人,一個重傷男人,一段奇特的友誼就此展開。

《人約巴黎》另一條支線轉向銀行家法蘭克,他前往法國處理國際併購事業,與簽約對象亞伯相談甚歡,法蘭克允諾要將亞伯知名的豬肉香腸行銷到世界各地,怎知簽完合約後,才知亞伯公司營運早有問題,經濟虧損的亞伯暗中作假帳三年有餘;由於併購案造成銀行損失數千萬,法蘭克不得不背罪黯然離開公司;公事不順之外,法蘭克與妻子的感情生活在經過多年的摩擦與衝突後,耐性與愛意早已消磨殆盡,剩下的僅是相敬如「冰」的同住屋簷下.......。
當生活的困境擾的法蘭克漸漸對人生失去信心之際,他想起在機場遇見兩次的派翠西亞,他與她對話,她訴說她的傷心,他也訴說他的傷心,兩個傷心的陌生男女,分享著短暫的交心與撫慰。




《人約巴黎》的劇情設定頗有意思,它講人的孤寂與被安撫及疼惜的渴望,人與人之所以會認識、會交集,都源自於內心那份空虛,在與人的交往中,空洞的心靈被愛情或熱情或在乎給填補,人才找得到繼續在人生道路走下去的動力與勇氣。
《人約巴黎》也講「不要畏懼放手」,歹戲拖棚只會搞垮所有人,快刀斬亂麻可以讓生活重新歸零,可以讓原本停滯的狀態重新開機啟動,一如派翠西亞和芳絲華面對尚賈克到底該不該拔管一事的反覆與掙扎、一如法蘭克與妻子的婚姻關係、一如亞伯作假帳以維持公司營運順利的假象。
《人約巴黎》還講人生不乏困境,但我們永遠懂著苦中作樂並保持希望,電影裡,亞伯跟法蘭克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個士兵被大批敵軍追到懸崖邊,士兵情急之下跳下懸崖,攀住一塊突出岩石,士兵陷入兩難,往下跳是萬丈深淵,往上爬是敵軍部隊,士兵思考該如何脫困之際,看見崖邊長了一株草莓,遂隨手將草莓摘下食用,甜美好滋味啊;亞伯的故事有幾層意義,一是苦中作樂、一是替自己作假帳一事脫罪,還有,這個小故事也在說明人們在艱難時刻容易做出傻事、蠢事(假帳、外遇、生死之際摘草莓吃等),背後原因可能是不懂放棄,也不想被挫折給擊倒的樂觀態度。
《人約巴黎》另外講了生活並不輕鬆而是苦澀的事實,一如派翠西亞拒絕再寫一本「輕鬆易讀」的小說,因為她體認到生活的真正滋味本是酸甜苦辣交織而成,沒有苦滋味就無法凸顯甜滋味的美好。




《人約巴黎》拋出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道德課題給觀眾,劇中不乏衝突、死亡、淚水與分離,然而電影情調倒是正面與樂觀,告訴觀眾不要害怕困境,生活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可惜的是,《人約巴黎》通篇「心靈雞湯」式的積極與樂觀,擺在影片中卻顯矛盾。
一如派翠西亞婉拒出版社邀約,她說我不想寫輕鬆小說,我想寫真正的人生故事(苦澀而艱難);結果《人約巴黎》結局讓我忍不住苦笑出來,派翠西亞指責輕鬆小說不是生活的真相,《人約巴黎》卻給了影片一個「人人有獎」的超歡樂大結局,這不是很諷刺嗎?
或者電影用派翠西亞和芳絲華決定拔掉尚賈克呼吸器一事隱喻一段舊關係若無完結,新關係便難以展開(病床上的尚賈克隱喻著影片多段「奄奄一息」的愛情關係),嗯,為何我覺得這兩個女人同意拔管一事很「恐怖」?塞給她們一個「新伴侶」難道就是最好的結果嗎?
又或者,亞伯為維持公司營運而作假帳,當法蘭克前去質問他怎能背叛自己的信任時,亞伯講了士兵摘草莓的故事、又講人生是神祕而美好的勵志話語等;看著亞伯以一派坦然自在的氣度勸戒法蘭克學會享受生活,我腦袋莫名升起一把火,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私心(假帳)害慘了別人啊?!




《人約巴黎》的劇本野心勃勃的想談愛情、談人生、談生命會以奇妙的方式讓寂寞平行線的兩方或多方人馬交集等,可惜人物情感或事件發展或解決方式始終停留在表面上,沒有辦法提出更讓人信服與認同的觀點、也無法深挖故事背後可以加以發揮的道德衝突。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