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3 09:38:34hatsocks
《非普通服務》:吸取慰藉的水蛭。
您最近痛失家人或摯友或深愛的伴侶嗎?覺得傷痛過於沈重而無力應付嗎?
請聯絡「阿爾卑斯」慰藉小組,我們將提供您前所未有的貼心服務,減緩死亡帶來的衝擊力道。
意者請洽:「阿爾卑斯」小組組長:白朗峰。
電影《王牌冤家》有間「忘情診所」,號稱可以洗掉腦袋瓜裡不愉快的記憶,讓人重獲心靈的平靜與平和;希臘電影《非普通服務》則有神祕小組「阿爾卑斯」,組員包括醫務員、護士、體操選手....等等等,它提供「客製扮裝服務」,透過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安撫並陪伴客戶走過情緒低潮。
然而就像《AI人工智慧》的機器男孩大衛般,不管大衛如何貼心與可愛,它(他)終究無法取代親生兒子在母親心目中的地位;同樣地,無論「阿爾卑斯」的小組成員投入多深多厚的情感在客戶身上,他/她們永遠都只是個替代品,可以被拋棄,可以被遺忘。
當服務員逐漸分不清他/她和客戶之間的界線,情緒便如投入水塘中的石頭,泛起陣陣漣漪,一層牽引著一層,往外擴散而去。
(底下會聊到關鍵劇情)
《非普通服務》的閱讀趣味在於導演Giorgos Lanthimos不斷顛覆、翻轉「客戶」與「服務員」之間的關係。
「蘿莎峰」平日在醫院擔任護士,下班則前往不同客戶住處,試圖安撫每顆受傷的靈魂;待她返家,與父親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對話,兩人之間始終有層「生疏」的隔閡跨不過去,直到「蘿莎峰」將手伸向父親下體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她也是「客戶」,他則是「服務員」;由此看來,「蘿莎峰」遊走不同客戶之間的行徑,不單是為「財」,更是透過扮裝一事來滿足自身對完美家庭、有成事業、青春再現的渴望;誰是「服務員」、誰是「客戶」?再難兩分。
本以為「蘿莎峰」只是個案,怎料影片尾聲再來一記回馬槍,韻律操女孩抱著教練說:「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練」,作態的語氣與動作讓我心頭再次一驚;沒有人不寂寞,沒有人不在他人身上尋求慰藉與依賴;好個被寂寞綁架的城市與人們啊。
觀賞《非普通服務》過程,我的「理性」部份頗欣賞這部影片,劇本荒謬卻很傷感(依靠情境模擬才能稍稍平復心底的苦痛,說著人們胸中放不下的遺憾與不滿該有多龐大)、殘忍中帶著些許幽默(模仿訓練課程荒謬的很好笑),彷如自嘲,只是笑的很苦澀。
然而,我的「感性」的部份卻對《非普通服務》有那麼點排斥。
我喜歡導演安插許多細節/對話,讓觀眾得以拼湊(猜測)劇中角色的不同過往故事,不管是對父愛的渴望(蘿莎峰)或對教練的愛戀與自卑(體操選手)或稱自己是不可取代的白朗峰(取這個名字才正說明角色內心對「可以被取代一事」的焦慮);但我老覺得《非普通服務》的故事本身很耽溺,每個角色都像水蛭般緊緊黏附在他人身上,吸取鮮血(慰藉)過活,渴望被擁抱、被重視、被珍惜;面對如此偏執的依賴與龐然怪物般的空虛和寂寥,讓我在步出戲院後,心情一整個很不痛快啊.....(大概是畏懼寂寞如我,在劇中角色身上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而產生的排斥感受吧...)。
《非普通服務》沒有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情節,亦無鬧熱的聲光特效,選在暑假檔期尾聲上映,令我對影片的票房有著不甚樂觀的預期。
不過這是一部小有意思的佳作,故事概念有意思、節奏緩慢卻不致沉悶、演員表現可圈可點(飾演體操選手的Ariane Labed,有一張極具個性又漂亮的臉龐,可以去好萊塢發展啊!)....,喜歡有別於主流電影的朋友們,《非普通服務》在此推薦囉。
上一篇:《雙面誘惑》:破蛹重生的出口。
下一篇:《丑臉的歲月》:欣賞卻也錯愕。
hatsocks,
您好!
我是開眼電影網的Thom,
拜讀您此篇精采影評,
請問是否同意讓我們轉載至開眼電影e週報
與更多的影迷分享呢?
屆時將會註明作者與連結,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與我聯繫,感謝您!
開眼電影網Th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