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31 13:56:32hatsocks

「為愛朗讀」:不能說的秘密



《為愛朗讀》的片名真該改叫「不能說的秘密」啊!

15歲男孩Micheal,愛上年紀大他許多的車掌小姐Hanna。初嚐愛情滋味的Micheal,每天盡往Hanna家跑,可是,他得瞞著家人、同學、師長,因為羞愧、也因為害怕戀情曝光,必然會遭遇到的壓力和責難。
然而,Micheal不是唯一擁有祕密的人,隨著他和Hanna的戀情升溫,他慢慢發現時而熱情、時而冷淡的Hanna,似乎也包覆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
一段夏日戀曲,有歡笑、爭執、也有哀傷,直到某日,戀情突然告終,當Micheal來到Hanna的住所,佳人早已遠離。
她去哪了?站在空蕩房屋中央的Micheal,孤單影子拉地老長。多年後,Micheal成了法律系的高材生,參與教授的課外研習活動,探討關於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罪行的質問。
他們前去法院聆聽關於幾名婦女在二戰期間擔任集中營警衛工作的審判案。法庭上,Micheal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熟悉的聲音,她就在那裡,當年不告而別的女子,此刻,正站上被告席,陳敘她的過往...

「保密的想法在西方文學中相當重要,你可以說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說中都會因某個特定信息,比如說:固執、或出於高尚的原因,讓他們決定不去揭密...」

(拍寫,底下開始都是地雷區~~~)



一部充滿秘密的電影:關於未成年男孩與成熟女人的情愛故事、關於文盲、關於揭發事實真相的秘密、關於父親與女兒不能言語的秘密...
看完《為愛朗讀》,我心裡有說不出的矛盾。
我該同情女主角Hanna?還是將她視為時代之下的邪惡與悲哀?
電影散場時,我問44一個問題,我說:「你覺得法院對Hanna判決有沒有誤?監禁終身是對她的懲罰?對受難者的補償?還是道德的偽善?」
44回答:「我覺得Hanna的刑期應該跟其她人一樣,只需關上4年的時間,而非終身監禁。」

讓我矛盾的癥結點也在於此,Hanna是忠於職守的員工?還是冷血的惡魔?她眼睜睜看著上百個猶太人在教堂內被活活燒死,卻沒有出手相救,難道不讓人震驚?
有一段戲讓我印象深刻,長大後的Micheal前去監獄探望老邁的Hanna,他問對方:「妳有沒有回想過以前的事情?」。
Hanna回答:「你是說我有沒有想過我們之間的過去?」。
Micheal接著說:「不是,我是問妳有無回想過妳做過的事情?(指集中營裡逝去的生命)」。
Hanna聞言,先是一愣,接著才回答:「在接受法院審判之前,我從來沒有回想過去,我不需要。」
「那在審判之後,妳覺得後悔嗎?」
「我的感覺如何不重要、我怎麼想不重要」Hanna眼神透露著堅定,她說:「死者已逝...」。

特定時空下,人民單純地執行公權力交代的工作,沒有思考,沒有多餘的殘忍,也就沒有多餘的悲傷。
因此,數萬人在集中營工作過,僅有少數人被判罪送進大牢,原因在於他們是否理解自己的行動、是否有意識地決定了他人的生死。
在那個年代,生命可以被填補、取代。死亡,只是工作裡一個必要的過程。
如果不把上一批人送走(送進毒氣室),那麼下一批人要住哪?」Hanna聽似簡單的回覆,卻道盡一個時代的悲哀與恐怖。
Hanna寧願承認自己殺人、也不肯承認自己是文盲,對她來說,文盲是一種自身的羞恥、但殺人卻只是一種工作
《為愛朗讀》的悲劇,不在於Hanna成為代罪羔羊;而在於時代利用了人們的無知,所做出的種種殘忍。



《為愛朗讀》有三場戲讓我印象深刻。

一場,是年輕的Micheal和Hanna發生性關係後,他帶著愉悅的心情返家。銀幕上,一家人共進晚餐,鏡頭快速地剪接每個人啃食食物的嘴形、還有Micheal眼神裡藏著祕密的快感。
「食色性也」,食與性,都是對不滿足生活的渴求與慾望,這場戲剪接地相當有意思。(李安的《飲食男女》,原來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鏡頭便清楚指出兩者間的關係,呵呵)

第二個段子,年輕的Micheal為了給Hanna驚喜,坐上Hanna工作的電車,他坐在第二節車廂,滿心以為Hanna會過來給他一個甜蜜的吻,未料遭到對方冷漠對待。
返家後,兩人大吵一架,Micheal說:「妳怎麼裝的好像不認識我!」
Hanna卻說:「你為什麼要坐在第二節車廂?」
戀人間的猜疑、不信任、易怒,都在這短短的對話中揭露。
Micheal希望對方可以給他一個吻;而Hanna卻以為他待在第二節,是因為羞愧、害怕他人異樣的眼光。
看似粗談戀人間爭執的段落,也點出了Hanna的自卑,比對到後來坐上法庭,Hanna決心不願承認自己是文盲的舉動,才能體會這段子的重要性。

最後,Micheal遵循著Hanna的遺願,帶著她遺下的存款,準備捐給當年教堂大火的倖存者Mather。
Mather自是不肯原諒,她帶著高姿態質問Micheal,她說就算Hanna是文盲、沒有捏照任何書信來掩飾錯誤,那又如何?文盲的事實,可以讓Hanna獲得赦免嗎?可以讓她不用面對死難者的責難嗎?
困窘的Micheal支吾辦解,說著抱歉,然後,他拿出Hanna的存錢筒,一個錫製的罐子。
看到這個錫罐,原本咄咄逼人的Mather神色沈靜了下來,看著錫罐,Mather感慨地說自己年幼時也有這麼一個罐子,圖案不同,但是裡面裝著的都是自己珍藏的寶物。
然後,她將罐子中的錢取出,她說這筆錢對她沒有用處,不過,她願意將罐子收下。
我很喜歡這個安排,一個沒有生命的錫罐,卻讓受難者與迫害者,有了共通點,兩個女人,一個失去罐子、一個給予罐子。
Mather收下錫罐,不代表她的原諒,可是,當她將罐子擺在家人照片前面,不但是她補齊年幼記憶的象徵(曾經失去),更是她心裡一個補償(迫害者的遲來道歉)。



看了兩次《為愛朗讀》,第一次看,心裡一片迷霧,無法清楚整理想法。
第二次看,看出更多導演的細心,如何安排鏡位、出場、剪接等等等,卻也看出更多的矛盾。
我很喜歡導演Stephen Daldry講故事的技巧、清晰思緒、流暢剪輯;也喜歡凱特溫絲蕾的演出,可惜,扮老妝的凱特,即使戴上灰色隱形眼鏡,依然掩不住眼神中靈動的銳利啊;飾演年輕Micheal的演員David Kross,今年才18歲,站在凱特阿姨身邊,絲毫不見羞澀,精彩的演出未能獲得奧斯卡評審青睞,絕對是個遺憾啊。
技術、導演、演員各方面都有水準的《為愛朗讀》,是部好看的電影,但可惜我沒有很愛。
電影有種冷調的距離,說不上來的疏離感...,導演前作《時時刻刻》也給過我類似的感受,莫名啊。(拆開來看,我都還蠻喜歡,全部兜在一起,就是沒法親近....WHY!!)
焦仔 2012-09-30 00:59:41

你好,因為微光城市和為愛朗讀2部片子搜尋到您的影評,觀點跟我都蠻接近的,不知是否有看過"寂寞愛光臨"這部法國片?,沒有的話,想推薦給您,有的話能否也分享一下評論呢? 謝謝 :-}

版主回應
焦仔:
謝謝你的留言,我沒有看過寂寞愛光臨呢,也許日後有空可以找片子來瞧瞧。
希望你有空可以多回來這邊逛逛喔~~:-)
2012-10-01 11:15:13
妞妞 2009-04-14 11:07:55

我覺得這部真的好看...
又再次讚賞凱特的演技大躍進...

害妞忽然羨慕起片中的她.
真想也來個忘年之戀...
呵呵!

版主回應
凱特演技真的很棒,得獎實至名歸啊~~

忘年之戀,很辛苦喔~~妳確定要嗎??哈哈哈哈~~
2009-04-15 08:12:22
讀.冊.人 2009-04-06 12:01:18

這部電影以「朗讀」當片名,似乎是第一次讓「閱讀」這個字眼能躍上電影。片中凱特溫絲蕾飾演的漢娜,於戰爭期間,為謀職去應徵納粹黨衛軍的警衛職務,後來卻成為猶太大屠殺的幫手。她不識字,卻也知道文字足以撫慰她充滿罪惡的心靈,在集中營時,就常送上好食美酒給即將被送上死亡之路的猶太人,只要求他們為她朗讀一本文學著作。戰後,她躲避身分,當了電車收票員,與十六歲少男發展一段夏日戀情,其間亦要求少男不斷朗讀文學作品給她聽。於是電影中不斷聽到荷馬的《奧德賽》、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契訶夫的《牽狗的女人》等作品的詞句,充滿文學韻味。漢娜日後被判終身監禁,那後來成為律師的男孩,二十年間不斷寄朗讀文學作品的錄音帶給她,帶給她獄中心靈的平靜,她也藉著聽錄音帶對照借來的書本,學會了閱讀和書寫。

版主回應
讀冊人果真是愛讀書的人。
簡單的留言,即能看到你對書的熱愛和疼惜。:-)

漢娜要求集中營的孩子唸書給她聽是否是因為罪惡感??
我想疼惜應該是有的,與其讓這些瘦弱的孩子去做苦力,不如讓他們好好朗讀一段段的美麗語言。
文字的美,是漢娜逃避生活苦悶的樂園。
但是,她對這些孩子感情是否深厚到拯救他們的生命???是否讓她思考對與錯???是否讓她對處決生命有所遲疑???
我實在不確定啊。
2009-04-07 09: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