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 14:08:33hatsocks

「微光城市」:比爾莫瑞,你在哪裡???

電影「微光城市」的海報,上面寫著:微光城市:黑暗之光首部曲。
首部曲???我猜這部電影應該沒機會推續集了。
製作成本超過5千5百萬美元,全美僅收入7百多萬美元,全球收入也才達到1千餘萬美元,電影公司看來只能期待日後發行DVD時,可以小賺一筆,不然真的賠慘囉。

人類面臨能源浩劫,科學家們將一小群人移往地底下居住,以其延續人類血脈。
科學家們在地底建了一座大型發電機和城市,居住其間的人類可以生活200年,不受地面世界的變化影響。預計200年後,地底居民將可重返地面,展開新生。
每任微光城市的市長,都擁有一只神祕的黑盒子,教導200年後的領導者,如何指引居民重返地面的方法,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名意外喪生的市長,未能即時將他的黑盒子傳給下一任領導者,慢慢地,地底居民以為自己該永遠生活在光城市中。
多年後,城市的心臟:發電機,終因老舊而出現間歇性故障問題,城市居民莫不感到惶恐,如果發電機停擺,那麼,他們將永遠活在黑暗之中。
一名熱愛發明、冒險的男孩Doon,和擁有黑盒子的女孩Lina,他們憑藉著熱情與勇氣,踏上重返地面的追尋之旅.....。
(飾演Lina的小女生Saoirse Ronan,就是今年以「贖罪」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童星,我很喜歡她的眼睛,有股吸引人的靈氣!!!)
「微光城市」是部可惜了的作品。
我還蠻喜歡這部電影的故事和情調,它讓我想起南斯拉夫導演Emir Kusturica的「地下社會」、金凱瑞主演的「波特萊爾的冒險」、和黑色科幻電影「極光追殺令」等片。
「微光城市」的特效非常精彩、美術相當搶眼、地底城市的場景設計,鼓鼓掌,好漂亮喔。
只是,這部電影雖然擁有出色的情節設定和超強幕後技術支援,影片還是予人極單薄的感覺。
我想,劇本和導演可能要負很大的責任。(我沒看過原著小說,所以,沒法知道電影是否改編的夠好~~)
可惜一:對照不足。
人類移往地底,因為地面上的能源耗盡。如今,人類要重返地面,也是因為擔心地底的能源耗盡。
前後200年的時間,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而展開遷移計畫,我原以為,電影會提出某個觀點,說明人類的不足和自私,結果這樣的期待,全然地落空。
另外,地底出現大型的飛蛾和地鼠等奇異生物,牠們為何會蛻變成如此大型的動物/昆蟲???
電影用視覺呈現這些動物的龐大體積,卻無意挖掘生物進化的背後意義,浪費了一個好梗。

可惜二:身分意義。
電影開場未久,兩位主角參加他們的分發典禮,「分發」指的是達到一定年齡的微光居民們,都必須為城市付出心力,到不同的場所工作,以維持城市正常運作。(分發哪個單位不是各人選擇,而是抽籤決定)
本片的男主角Doon原本抽到信差的工作;而女主角則被分配到地下水道工作。兩人都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所以彼此交換雙方工作。
至此,我還相當期待工作的性質,將與主角命運有著息息相關的奇妙聯繫,比如說信差象徵的傳遞、地下水道象徵著其他什麼東西,結果,沒有!!沒有!!!沒有!!!
信差工作,讓女孩可以從懶惰的市長手中搶到鑰匙、地下水道讓男孩引領女孩走出微光城市,工作性質於角色,僅限推演劇情之用,再進一步的意義延伸,通通沒有。
可惜三:道具意義。
一心想在發電機組工作的Doon,收到父親給他的禮物:小型的伸縮把子。
主角剛拿到這個禮物時,臉上表情明顯寫著不屑,然而,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片末將成為主角離開地底的重要關鍵。
觀眾或能猜到這項道具定會派上用場,卻沒料到會被運用地這麼粗淺。
主角早先對道具不屑的態度和其日後派上用場的對比,照說該給觀眾一點小小的啟發或啟示,結果又是期待落空,道具就是道具,跟劇情的唯一關連,就是讓主角順利脫逃。
讓我不了的是:主角幹嘛隨身帶著這個東西???他明明就不喜歡這個禮物啊!!!

可惜四:不痛不癢。
配角們,你們演出「微光城市」,會不會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啊???
這部電影很可愛,主角都是不知名的演員,配角卻一個比一個大牌(比爾莫瑞、提姆羅賓斯、馬丁藍道~~)。問題是,配角們幾乎沒什麼表現空間,個個面目模糊、平板地讓人好失望。
Doon的父親(提姆羅賓斯飾演)年輕時,曾試著離開微光城市,因為他期待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世界、一個更好的將來,結果,他失敗了。
當Doon發現父親的祕密時,兩人的對手戲並未因此而更有張力,相反地,從Doon開始追尋城市出口後,父親角色便從銀幕上消失了一大段時間,父子間化不開的愛與關懷,難有發酵的空間。
Lina的小妹Poppy,前半場偶爾露面,讓觀眾知道她的存在,後半場,忽然跟著姊姊大冒險起來,讓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樣的劇情轉折.....。而且,她的角色設定,超像「波特萊爾的冒險」裡到處咬東西的可愛小妹,只是相較之下,「波特萊爾」的小妹有存在感地多了!!!
Doon在地下水道的工作夥伴Sul(馬丁藍道飾演),前半場除了很會打瞌睡這件事停留在觀眾腦海外,片尾忽然佛心來,努力幫忙主角們逃離困境的轉折,也是一整個怪。
最後,就是市長比爾莫瑞的角色,癡肥的比爾為什麼要藏食物???這些食物哪來???或是他有何考量???導演通通沒有講,反正,最後他自食惡果,就這樣。(市長的行為,原可用來與人類的貪婪、能源耗盡等事件做連結.....)
難得看到比爾莫瑞在一部電影裡這麼沒有存在感,讓人不禁大大嘆了一口氣。
「微光城市」配角群的共通特點就是:人物心境轉折沒有弧度,全部直角轉彎,只要前面有露面,讓觀眾知道他們的存在,後面再粗糙地將他們都變成了某個事件的關鍵人物.....。
哎,導演Gil Kenan,你怎麼了???為何可以把一個有趣的題材,拍的這麼死板呢???
「微光城市」當真預計拍成三部曲嗎???是否因為如此,有些梗刻意留到續集,才會深入探討???
還是,原著小說本身就沒有太多象徵意義,所以電影才會這麼單板???
好吧,即使影片不如我原先預期的好看,但我也不討厭這部電影啦。
只是忍不住會想,同樣的故事,如果交到別的導演手上,是不是會更好玩、更有趣呢????我心中的理想導演,是「羊男迷宮」的導演Guillermo del Toro~~~哈哈~~讓Guillermo執導,應該會玩出觀眾們期待的影片厚度吧!!

美術很強的「微光城市」,官方網頁做的很漂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過去瞧瞧:
http://www.cityofember.com/
.
浪隨風 2012-10-03 10:52:27

原著小說寫得不錯,結果翻拍成電影後,
就變得慘不忍睹的例子太多了。
遠的不說,近幾年我看過現在還有印象的有:

“風暴剋星”
“鬼不理的助手”(向達倫的冒險、吸血鬼助手)
“波西傑克森”

第一部戲爛到,
差點讓主演的艾力克斯派地佛翻不了身,
好在他運氣不錯,又接拍了”獵殺第四行者”,
才得以鹹魚翻身。

第二部戲十分恐怖,你想想,
能把約翰萊利、高倉健、莎瑪海耶克、
威廉達佛等好演員,糟蹋成這樣,不恐怖嗎?
年輕一代的,只有反派的喬許哈卻森像個演員。

第三部戲簡直是個奇葩中的奇葩。
原著明明是結合希臘羅馬神話,
與現代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
假奇幻冒險之名,行潛移默化之實的青少年教材。
編導製居然硬是把它翻成西洋版的目蓮救母,
這簡直是太神奇了!
電影格局一下子就從青少年取向,
掉到了幼兒園取向。

這三部片都有一個共通點,
那就是原著的主角年紀小多了,
可能童星不好掌控,所以電影主角全被”長大”了。
有些劇情跟心態轉折,發生在12歲的人身上很正常。
但發生在17歲的人身上,那看起來就很腦殘。
當然電影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如此,
不過多少有點關係。

“龍騎士”那部片也不優,但總算沒爛到底。

至於同時期很紅的”木瓜汁城”,
第一集我看不到一半就封印了,不予置評。

“飢餓遊戲”與”哈利波特”拍得不算好,也不太爛,
反正票房定成敗,就這方面來說,兩者都算成功。

有反面的,當然也有正面的,
像紅極一時的”魔戒”、清新小品的”星塵傳奇”,
都讓人回味無窮。

其實改編,不見一定要完全終於原著,
抓到原著的精神,適度調整劇情,其實也是不錯的。
不過好萊塢近來往往走兩個極端,
要嘛照本宣科,搞得拍出來的電影不合時宜,
要嘛天馬行空,不知道在拍什麼鬼,譬如”惡靈古堡5”,
真的是看到我吐血,而且還是大吐三升那種…………。

版主回應
我沒看過鬼不理助手或波西的原著,不過我在電影頻道中有看過鬼不理段落,個人還蠻喜歡那種有點奇幻、詭異的視效與幽默。
至於波西,哈,真的就是目蓮救母;話說昨天看了《壁花男孩》,男主角就是演出波西的Logan Lerman,只能說好電影好導演很重要,因為Logan Lerman在《壁花男孩》大爆氣,我非常喜歡他的演出!

龍騎士我也不愛,木瓜,嗯,我很久沒追了。
但是,星塵傳奇,大讚啦。

目前期待的改編作品有兩部:其一,雲圖,這種交錯過去與現在與未來的故事,拍的好會很驚人,拍不好也會很驚人。(不知道該不該先看小說...)
其二,即是年底由李安導演的「Life of Pi」,目前口碑還不錯,大半說視效非常驚人云云,更加深我的好奇心。由於我喜歡小說,所以非常希望影片可以跟上心裡的期待。:-)
2012-10-04 14:11:52
极光 2010-11-10 12:22:52

科幻迷失了我双眼,我一直觉得很好,没有考虑西方人最擅长的心理描写这部片子里非常少。

版主回應
呵呵~~特效真的是很不錯。
所以才覺得劇本沒跟上,很是可惜啊~~~:-D
2010-11-11 10:01:04
M84 2010-09-16 20:38:26

這是第三次留言... 我忘了說, 微光城市的配樂真的很優秀 是他最出色的地方了

版主回應
呵呵~~微光真的是技術優於故事許多的影片。:-) 2010-09-17 09: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