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6 10:32:51hatsocks

追風箏的孩子-感慨多於感動啊!

終於看完追風箏的孩子,感動不如預期,感慨倒是挺多。
這是一部好看的小說,但橋段安排,不免有些刻意。
故事寫的很精巧樸素。精巧,在於故事轉折恰成一個圓,所有的提出的問題,都在最後獲得滿意、信服的解決。
樸素,在於作者的筆觸沒有賣弄,單純地寫好故事。書中主角阿米爾顯然是作者現實生活的化身,讀得出這個作者最苦心經營的角色的矛盾、複雜與耽溺。

追風箏的孩子講的是差異、對立、戰爭。
阿米爾是主子,哈山是僕人的小孩。兩個孩子在同一個環境中長大,卻有著不同的個性。
阿米爾乍看擁有一切,卻得不到父親關愛的眼光,心靈空虛貧乏;反觀哈山雖然窮苦,卻因為天真、樂觀的態度,而開心知足。
一方面,阿米爾忌妒哈山的人格特質、瞧不起哈山的血統;另一方面,卻又在對方身上找到他所欠缺的關愛、信任。
兩人的友誼直到一場風箏賽後的暴力事件而變質。阿米爾眼睜睜看著暴力事件發生,卻沒有出手幫忙,在不堪良心的譴責下,他用計趕走了哈山一家人。
接著戰爭爆發,阿米爾和父親逃亡美國,展開新的生活。
然而,過往良心的鬼魂並未遠走,它只是潛伏在暗處,等待下次出現的機會........。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句哈山為阿米爾呼喊的口號、在書中不斷出現的台詞,為何無法打動我?
哈山的純潔,讓我有些不知所措。至始至終不知道自己真實身分的哈山究竟心裡想著什麼?為什麼他肯為阿米爾付出所有的一切?只因為兩人是同一個奶媽養大?或是哈山將阿米爾視為自己的手足?或是哈山沒有朋友,所以將阿米爾視為唯一?
因為全書以阿米爾的眼光出發,所以錯失了哈山這個角色。沒錯,哈山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只是,我希望這個悲劇人物有多點篇幅,只要再多一些,我想,他不會這麼平板,不會只是個猶如聖人般臉孔,卻難得見血肉的人物。

以下會有內容討論,沒看過書的朋友或許可以在此停住喔~~

書中的風箏,象徵著哈山與阿米爾的友誼、也象徵兩人的地位、關係。
阿米爾是放風箏的人,他掌握著風箏的去向、前進、後退,全在他的手中。一如現實生活中的阿米爾,總是不假思索地控制著命運。
而哈山,只能在旁協助阿米爾、等風箏落地,再拔腿追趕。
然而,當風箏落地時,哈山知道去哪找落地的風箏,他追尋的不是風箏的影子,他就是知道。暗喻了哈山即使無法掌握命運,卻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而阿米爾呢?手中擁有一切,心裡卻是盲目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
結尾前,風箏的意象再起,阿米爾和哈山的孩子索拉博共放風箏,這次,阿米爾成了追風箏的人,換他為索拉博追風箏,也就說明了阿米爾的轉變,他不再茫然,他在索拉博身上找到了救贖,也在追風箏的過程中,體會了哈山的心境。
讀追風箏的孩子,尤其是前半段,讓我想到梅崗城故事。
兩個故事都有一個偉大的父親教導孩子誠實的重要。他們要孩子不要被外在的壓力所影響,要孩子用寬闊的心去面對不同種族、弱勢的人。
然而,追風箏的孩子卻在後半段爆出另一個高潮。
這個戲劇的高潮,意外破壞了我對阿米爾日後拯救索拉博行動的純粹性。
假設今天阿米爾出於良善去拯救索拉博、出於他對哈山的遺憾、還有對自己過往狹隘的心的贖罪,那麼,這本書會呈現出一種人性最單純的光輝(跨種族的愛)。
但是作者卻另覓出路,他告訴讀者:其實,哈山是阿米爾的兄弟,同父異母的兄弟。
是的,這突如其來的轉折,讓我們見識到種族社會的壓迫,見識到一個偉大的人,如何屈服在社會的壓力下(阿米爾父親)。
但是,這個轉折,也讓阿米爾拯救索拉博的行徑變得不那麼單純,他拯救索拉博是因為哈山一輩子沒能活在父親關愛下的遺憾、因為索拉博是親生姪子、還有他和哈山間沒有言明的血緣關係、和歉意。
這不禁讓我想:阿米爾的救贖,究竟有多偉大?它弭平了兩個不同種族社會的對立嗎?
如果今天哈山不是阿米爾的親生兄弟,那麼,阿米爾還會深入險境去拯救索拉博?
兩個不同長相、不同背景的人,終究是有地位上的差異,這才是本書最叫人無法釋懷的陷阱。
因為出發點不再單純,因為哈山的身分不再特殊,所以面對社會上人的眼光,可以用一句「他是我父親的私生子。」帶過。
如果今天索拉博不是他父親的孫子呢?阿米爾要如何在阿富汗社群中介紹索拉博?他是否還會如此奮不顧身?他是否還會這樣犧牲?
或許他會放棄,不是嗎?所以,追風箏的孩子努力消除兩個不同世界間的隔閡,其實並沒有達到目的,他們終究系出同一個血緣,動人的力量也就相對削弱了。

朋友說:這本書很好看,只是後面實在太扯了,讓人讀不下去....。
我不認為後半段寫的不好,其實,我覺得作者收線收的還算漂亮。前半部丟了很多線索,後半段逐步收回,確實可以激盪不少情緒。
如果覺得阿米爾尋找索拉博的過程太過戲劇性,那麼,就太輕看現實的殘酷。
為了帶人回美國,必須經過層層的難關、層層的無奈、還有仇人短路相交的巧合...,都只是說明了命運的不可預期。
索拉博的遭遇、阿米爾的轉變、宗教力量的迸發...,追風箏的孩子一書的勵志因子,終於得在結尾的連番高潮,提供讀者一個向上的力量。
文章的開場,我說看完追風箏的孩子,感動不如預期,感慨倒是挺多。
感動不如預期,是因為我沒能在小說中讀到兩個不同種族、不同血緣間的互助犧牲。我只看到兩個孩子的誤會、看到一整個社會沈重又褪不掉的龐大歧視壓力。
當然,也因為我期待很高,以為這本書會讓我哭得稀哩嘩啦,結果沒有預期的落淚,不禁若有所失。
至於感慨挺多,來自書中闡述的歧視,不同種族間的相互仇視(黑人、白人、同志、異性、男人、女人,歧視存在於任何一個角落),至今仍大喇喇地存在現實社會中。
人類真的是奇怪的動物,有著極端醜陋、極度讓人不耐的一面;然而,卻又偶能見到一絲的光明、一絲的希望。或許,就是那卑微的希望,支持著人們不斷地往未來前進吧。

追風箏的孩子已經改編成電影,並且訂於年底上映。能被改編成電影並不意外,故事性夠強,加上時值敏感的國際情勢,一部講偏見造成的悲劇,確實有它的吸引力(政治正確)。
擔任該片導演的是Marc Forster,他的擁抱豔陽天、口白人生我還挺喜歡,是個可以期待的導演!
至於飾演阿米爾的Khalid Abdalla,曾經演過聯航93喔。我對這名演員還算有印象,他在聯航93裡,緊張中見沈靜的演出,有讓我注意到他的存在喔!
雖然對小說不算全然的喜愛,不過我還是期待看到電影版的追風箏的孩子,真想看看滿天的風箏競賽畫面,一定很漂亮吧!
山羊鬍 2007-10-17 10:24:53

沒看過這本小說!!不過看你這麼寫...到是覺得放風箏人與追風箏人的隱喻還不錯....只不過同父異母就又太通俗了啦!!呵呵!!

版主回應
追風箏的孩子本身的故事很通俗,可是,也因為它的通俗,才吸引了許多人閱讀本書,並且開始關注阿富汗地區的憾事。
這又讓我想起龍兄弟的海報,究竟能吸引人們討論的作品,和能引起少部份人讚嘆的作品,何者的價值比較高?
2007-10-23 08: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