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2 10:41:13hatsocks
盛夏光年--剩下什麼?
「人長大了,真的什麼都變了」
電影中,張孝全躺在床上,很感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而我,卻全然沒有被打動。這本來該是一句混雜著〝成長與失落〞的對白,咀嚼起來,竟然如此的無味?
昨天山羊鬍打電話來說他有盛夏光年的電影首映票,問我要不要去看?我昨晚也悶的心慌,當然就答應了。
我們的座位是第二排,哇,好前面!可得仰著頭看電影哩。不過是免費的,也就算了。更何況,開演前,影片中的三位主角也有來到現場,而張孝全,呼,恰恰好坐我的前面位置!銀幕上的人物躍下銀幕,還是有其魅力的。
盛夏光年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很會盧的人碰到很陰沈的人。
劇中兩個主角:守恆和正行。一個很盧(就是很會黏人);一個,則是很陰沈。因為個性上的差異,才會造成戲劇效果,造成一進一退,一攻一守的樂趣。讓觀眾在兩個人的互動中,得到樂趣。
而女主角惠嘉,恰巧是兩個男主角的混合。擔任兩人衝突的潤滑劑,或者:引發劑。
電影的前半段,拍的輕鬆有趣,我喜歡一些莫名的片段,比如說正行和惠嘉蹺課去台北,兩人做愛前,正行害羞的問「怎麼做」,那種不知如何是好的青澀。
以及,騎腳踏車比賽,融合著忌妒與好奇的三人對抗。看著兩個男生越騎越快,把女主角甩在身後,暗喻了女性在這場三角戰爭中的地位。
又或者,當惠嘉發現正行可能喜歡守恆時,她跑去正行家質問,正行對喜歡他的惠嘉說對不起時,惠嘉體貼的一握手。我喜歡當下的情緒。
而惠嘉跑去看守恆比賽,兩人在體育館內的爭執,惠嘉一句:「還不都是因為你!」,也是來的恰好,把女生的無奈又不甘心,都表達出來。
然而,盛夏光年仍然不是一部成熟的電影。它好看,故事也講的流暢。男女主角,美的美,帥的帥。演技也算自然。但我還是無法被這部青春活力的影片給打動。
我很不喜歡刻意。這是國片的一個奇怪特點。就像「十七歲的天空」,我很討厭楊佑寧的角色,因為他太刻意〝裝清純、可愛〞了。
而盛夏光年,張孝全(守恆)的角色是過度單純、過度好動(即使影片解釋他為過動兒)、張睿家(正行)的角色,又過度的隱諱。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刻意。
守恆不斷的:喂喂喂,你為什麼不理我?而正行不斷的退縮。就是一種刻意。
雖可解釋為:正行喜歡守恆,不敢表達,因為怕被拒絕。這樣的隱諱我可以接受。但是全片2/3的時間,都是正行老著一張臉在拒絕守恆的所有邀約,慢慢的讓我不耐!
觀眾的情緒沒有出口,導演太過火的表現:害怕與無奈。我從一開始同情正行這個角色,到後來覺得:活該。
電影裡,唯一讓觀眾看到正行〝稍微〞大膽表現愛意,就是守恆睡覺時,正行把書本從他臉上拿下來的段落。僅此而已。之後,就是正行不斷的淚水、不斷的逃避。
我一直很喜歡「愛情萬歲」,同樣是兩男一女的角色設定,但是對白更少的「愛情萬歲」,卻懂著利用小片段來展現主角的愛意。光是一段陳昭榮和楊貴媚床上做愛,而小康躲在床底的段落,就張力無限,既是忌妒、又是羨慕、又是情緒投射。
但是盛夏光年沒有這樣的片段。他們的愛情故事,真的猶如白開水。飲之無味。
我原以為片中出現的921大地震,會為主角們的關係帶來新的啟發,結果沒有。921也只是921。沒有三人共同經歷災難的劫後餘生,或者對人生的體驗。地震落得只有闡述時間的功能。
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守恆跟正行的關係是什麼?他們之間存在的是愛情?友情?
當守恆跟正行發生性關係之後,正行選擇離開,並且打了通電話給惠嘉,他跟她說: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你們都要好好在一起。
至此,我以為:喔?正行畢竟退縮了。也許這份友誼就這樣結束了,不啻是一個美好又遺憾的收尾。
結果影片的下一場戲,就是三人同車一起回故鄉的行動。嗯?沒搞錯吧?這三個還能湊在一起啊?(原來一場性關係,並沒有讓兩個男主角之間感到尷尬喔?)
守恆把大家帶到海邊,說好久沒看到海…海…電影有呈現海的意象嗎?我是說:海,對這三名主角有意義嗎?導演根本沒有交代海對主角的特殊意義,然後突然要觀眾去體會主角看到海時的感動?抱歉,做不到。
而盛夏光年影片中最大的缺陷,恰巧落在看海時的一段衝突。
守恆逼問正行:我們是好朋友,不是嗎?好朋友不是什麼事情都會說出來的嗎?
正行眼淚直流,最後終於說出:好朋友是不是?好,我告訴你,我怕我告訴你,你就不會和我當朋友了…我…我喜歡你!!!
噹!普天同慶啊!正行終於說出來了。我有鬆一口氣嗎?沒有!老天爺,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完全不懂了。
如果今天守恆不喜歡正行,那麼他們之前發生的性關係是怎麼一回事啊?人家都跟你尬了耶,你還怕他知道你喜歡他,他會無法接受喔?原來告白的殺傷力,比兩個男生發生性關係還嚴重?你們都肉體相見了耶!先生,肉體耶!
然後守恆聽到正行告白,也蹦出了一句話: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噹!我又傻了!什麼啊?難道你跟男生上床,只是因為你不想失去朋友?這…這犧牲…會不會太大了?還是,你不敢說出自己的性向?還是,想要替女生留點面子?
啊啊啊啊啊啊!看到結局。我實在傻在那兒。別跟我說這是〝開放式〞的結局,我覺得這不是開放哩,這是莫名其妙!
電影中,張孝全躺在床上,很感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而我,卻全然沒有被打動。這本來該是一句混雜著〝成長與失落〞的對白,咀嚼起來,竟然如此的無味?
昨天山羊鬍打電話來說他有盛夏光年的電影首映票,問我要不要去看?我昨晚也悶的心慌,當然就答應了。
我們的座位是第二排,哇,好前面!可得仰著頭看電影哩。不過是免費的,也就算了。更何況,開演前,影片中的三位主角也有來到現場,而張孝全,呼,恰恰好坐我的前面位置!銀幕上的人物躍下銀幕,還是有其魅力的。
盛夏光年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很會盧的人碰到很陰沈的人。
劇中兩個主角:守恆和正行。一個很盧(就是很會黏人);一個,則是很陰沈。因為個性上的差異,才會造成戲劇效果,造成一進一退,一攻一守的樂趣。讓觀眾在兩個人的互動中,得到樂趣。
而女主角惠嘉,恰巧是兩個男主角的混合。擔任兩人衝突的潤滑劑,或者:引發劑。
電影的前半段,拍的輕鬆有趣,我喜歡一些莫名的片段,比如說正行和惠嘉蹺課去台北,兩人做愛前,正行害羞的問「怎麼做」,那種不知如何是好的青澀。
以及,騎腳踏車比賽,融合著忌妒與好奇的三人對抗。看著兩個男生越騎越快,把女主角甩在身後,暗喻了女性在這場三角戰爭中的地位。
又或者,當惠嘉發現正行可能喜歡守恆時,她跑去正行家質問,正行對喜歡他的惠嘉說對不起時,惠嘉體貼的一握手。我喜歡當下的情緒。
而惠嘉跑去看守恆比賽,兩人在體育館內的爭執,惠嘉一句:「還不都是因為你!」,也是來的恰好,把女生的無奈又不甘心,都表達出來。
然而,盛夏光年仍然不是一部成熟的電影。它好看,故事也講的流暢。男女主角,美的美,帥的帥。演技也算自然。但我還是無法被這部青春活力的影片給打動。
我很不喜歡刻意。這是國片的一個奇怪特點。就像「十七歲的天空」,我很討厭楊佑寧的角色,因為他太刻意〝裝清純、可愛〞了。
而盛夏光年,張孝全(守恆)的角色是過度單純、過度好動(即使影片解釋他為過動兒)、張睿家(正行)的角色,又過度的隱諱。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刻意。
守恆不斷的:喂喂喂,你為什麼不理我?而正行不斷的退縮。就是一種刻意。
雖可解釋為:正行喜歡守恆,不敢表達,因為怕被拒絕。這樣的隱諱我可以接受。但是全片2/3的時間,都是正行老著一張臉在拒絕守恆的所有邀約,慢慢的讓我不耐!
觀眾的情緒沒有出口,導演太過火的表現:害怕與無奈。我從一開始同情正行這個角色,到後來覺得:活該。
電影裡,唯一讓觀眾看到正行〝稍微〞大膽表現愛意,就是守恆睡覺時,正行把書本從他臉上拿下來的段落。僅此而已。之後,就是正行不斷的淚水、不斷的逃避。
我一直很喜歡「愛情萬歲」,同樣是兩男一女的角色設定,但是對白更少的「愛情萬歲」,卻懂著利用小片段來展現主角的愛意。光是一段陳昭榮和楊貴媚床上做愛,而小康躲在床底的段落,就張力無限,既是忌妒、又是羨慕、又是情緒投射。
但是盛夏光年沒有這樣的片段。他們的愛情故事,真的猶如白開水。飲之無味。
我原以為片中出現的921大地震,會為主角們的關係帶來新的啟發,結果沒有。921也只是921。沒有三人共同經歷災難的劫後餘生,或者對人生的體驗。地震落得只有闡述時間的功能。
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守恆跟正行的關係是什麼?他們之間存在的是愛情?友情?
當守恆跟正行發生性關係之後,正行選擇離開,並且打了通電話給惠嘉,他跟她說: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你們都要好好在一起。
至此,我以為:喔?正行畢竟退縮了。也許這份友誼就這樣結束了,不啻是一個美好又遺憾的收尾。
結果影片的下一場戲,就是三人同車一起回故鄉的行動。嗯?沒搞錯吧?這三個還能湊在一起啊?(原來一場性關係,並沒有讓兩個男主角之間感到尷尬喔?)
守恆把大家帶到海邊,說好久沒看到海…海…電影有呈現海的意象嗎?我是說:海,對這三名主角有意義嗎?導演根本沒有交代海對主角的特殊意義,然後突然要觀眾去體會主角看到海時的感動?抱歉,做不到。
而盛夏光年影片中最大的缺陷,恰巧落在看海時的一段衝突。
守恆逼問正行:我們是好朋友,不是嗎?好朋友不是什麼事情都會說出來的嗎?
正行眼淚直流,最後終於說出:好朋友是不是?好,我告訴你,我怕我告訴你,你就不會和我當朋友了…我…我喜歡你!!!
噹!普天同慶啊!正行終於說出來了。我有鬆一口氣嗎?沒有!老天爺,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完全不懂了。
如果今天守恆不喜歡正行,那麼他們之前發生的性關係是怎麼一回事啊?人家都跟你尬了耶,你還怕他知道你喜歡他,他會無法接受喔?原來告白的殺傷力,比兩個男生發生性關係還嚴重?你們都肉體相見了耶!先生,肉體耶!
然後守恆聽到正行告白,也蹦出了一句話: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噹!我又傻了!什麼啊?難道你跟男生上床,只是因為你不想失去朋友?這…這犧牲…會不會太大了?還是,你不敢說出自己的性向?還是,想要替女生留點面子?
啊啊啊啊啊啊!看到結局。我實在傻在那兒。別跟我說這是〝開放式〞的結局,我覺得這不是開放哩,這是莫名其妙!
我喜歡盛夏光年嗎?這部電影確實比「十七歲的天空」好看多了,但它不夠深刻。它展現的困惑與矛盾都還不到位。
盛夏光年的好,大概是它的精緻,它在場景設計上的用心、出眾的攝影、還有導演講故事,不疾不徐的穩定。而三名年輕演員演的也夠自然。張孝全從孽子到盛夏光年,型和演技都有成長。
女主角楊淇,戲份不多,可以表現的空間也不夠大,但我喜歡她眼神中的剛毅和執著。…還有我老會注意到她的翹唇和短小朝天鼻。
新人張睿家,導演用這個人有特別的意思嗎?他真的長得有像藍宇的劉燁哩,害我常常會以為自己在看藍宇。
只是,盛夏少了主角的徬徨,少了主角間互動的曖昧,所以它的味道太清淡,清淡到我幾乎看不到年輕的疑惑,看不到主角的掙扎,也感受不到主角的傷心與難過。
雖然三位主角都不斷貢獻他們的眼淚,不過,我寧願多看點衝突。多一點彼此的糾葛,才會有多一點的力量。
原本以為看完電影會有映後座談會,可惜沒有,不然我有個問題想要問導演,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角色,通通不愛按電鈴?
裡面的主角去別人家,都是用手掌拍門,碰碰碰碰碰碰碰!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是沒有電鈴喔?聽的我好煩哩,一直拍一直拍!這算是表現主角都很好動?很青春?很有活力嗎?
嗯,建議導演…或許可以換個方式表現吧?(被拍門聲音弄的有點神經衰弱中…)
盛夏光年的好,大概是它的精緻,它在場景設計上的用心、出眾的攝影、還有導演講故事,不疾不徐的穩定。而三名年輕演員演的也夠自然。張孝全從孽子到盛夏光年,型和演技都有成長。
女主角楊淇,戲份不多,可以表現的空間也不夠大,但我喜歡她眼神中的剛毅和執著。…還有我老會注意到她的翹唇和短小朝天鼻。
新人張睿家,導演用這個人有特別的意思嗎?他真的長得有像藍宇的劉燁哩,害我常常會以為自己在看藍宇。
只是,盛夏少了主角的徬徨,少了主角間互動的曖昧,所以它的味道太清淡,清淡到我幾乎看不到年輕的疑惑,看不到主角的掙扎,也感受不到主角的傷心與難過。
雖然三位主角都不斷貢獻他們的眼淚,不過,我寧願多看點衝突。多一點彼此的糾葛,才會有多一點的力量。
原本以為看完電影會有映後座談會,可惜沒有,不然我有個問題想要問導演,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角色,通通不愛按電鈴?
裡面的主角去別人家,都是用手掌拍門,碰碰碰碰碰碰碰!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是沒有電鈴喔?聽的我好煩哩,一直拍一直拍!這算是表現主角都很好動?很青春?很有活力嗎?
嗯,建議導演…或許可以換個方式表現吧?(被拍門聲音弄的有點神經衰弱中…)
上一篇:詭絲--劇本創作的瓶頸?
下一篇:奇蹟的夏天--青春悲喜劇
艾斯
2007-11-23 01:40:41
說什麼淺見呢?你願意提出你的觀點跟人分享討論,我覺得是很贊的事情哩~~
每個人對電影的要求不同,
對我來說,我很重視導演的技巧,如何將故事說得好,又能不落痕跡,是一大重點。
另外,劇本的呈現,尤其是劇情片,情節不能有讓我覺得彆扭的地方。
而盛夏光年,剛巧犯了我以上兩大禁忌。
導演部份,就像我文章中對921地震的描述,地震之於劇中主角的意義在哪裡?
看電影時,我無法理解,有人說看原著小說有深入的描述。
問題是,電影和小說是不同的媒體,如果每部電影都不能將想說的話說清楚,還得讓觀眾從小說中感受導演講不齊全的東西,那麼,這就是失敗的作品。
至於劇本,嗯,我對兩個主角的心境轉變感到突兀。
其實我身邊的朋友分成了兩個派系,一派說:盛夏很棒!另外一派說:盛夏很爛。
說盛夏很棒的朋友,或許從很多細節上得到滿足。
說盛夏不好的朋友,或許原因和我相同吧,細節多是一回事,大方向還是得顧。
我心目中導演和劇本都佳的範本電影是:銀色、性、男女。
雖然是多線敘事,卻能將故事說得有條不紊。
片中每段故事間的小插曲、還有最後憾動人心的災難,都顯現一名好導演的能耐和工夫。
如果你還未看過這部電影,那,我用力推薦給你囉~~~: )
是啊,DVD的好處就是幕後花絮的收錄,透過訪談可以更深入了解電影的製作和導演的想法。
也許有機會會找來看看吧,只是金馬影展開始了,最近趕場看電影,怕沒那個機會重看盛夏~~呵呵~~
學習電影分析很贊哩~~我沒有機會上那樣的課,所以我很羨慕你哩!
沒錯,我覺得有些東西過度理性分析,會少了它樸實的美感。
但是,學分析就跟畫畫要學基本功一樣,技巧有了,才有能力、或眼光進一步去判斷作品的優劣!
只是我和你一樣,有時候會有一種:這樣看電影還有樂趣嗎?的想法。
我想是有的,真正喜歡的電影出現,我心中依然會充滿熱情、喜悅,那是不管我怎麼去檢視,都不會減損喜愛的作品,我想,當這樣的作品出現,才是你心目中的真正佳作吧!: ) 2007-11-23 08:14:21
最近才剛看這部片
(以前總是對同志電影興趣缺缺)
老實說 這部片真有感動到我
是對於友情的部份 總是不自覺的羨慕了起來
也許這部片有許多粗糙的地方
但是一個能讓人感動的點就足以讓人忽略那些粗糙了吧
(至少這部片對於我而言是這樣的)
當然 我同意看電影是主觀的
更何況 這裡是你的地盤
要發表什麼絕對是自由的
我也只是提出我很淺見的看法
我是看DVD的
特別收錄的地方有演員及導演的訪談
也許看了導演怎麼說後
你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吧(?)
不過導演並沒有解釋他們為何都不按電鈴
我們課堂上最近在敎分析
對文學或對電影
我知道學會分析之後
會更了解導演或作者想傳達的意思
也會對自己的創作更有幫助
但我不禁會想
分析過後的電影或文學
會不會就不那麼美了?
因為它變的赤裸裸的
(歹勢 我好囉唆)
版主回應
艾斯說什麼淺見呢?你願意提出你的觀點跟人分享討論,我覺得是很贊的事情哩~~
每個人對電影的要求不同,
對我來說,我很重視導演的技巧,如何將故事說得好,又能不落痕跡,是一大重點。
另外,劇本的呈現,尤其是劇情片,情節不能有讓我覺得彆扭的地方。
而盛夏光年,剛巧犯了我以上兩大禁忌。
導演部份,就像我文章中對921地震的描述,地震之於劇中主角的意義在哪裡?
看電影時,我無法理解,有人說看原著小說有深入的描述。
問題是,電影和小說是不同的媒體,如果每部電影都不能將想說的話說清楚,還得讓觀眾從小說中感受導演講不齊全的東西,那麼,這就是失敗的作品。
至於劇本,嗯,我對兩個主角的心境轉變感到突兀。
其實我身邊的朋友分成了兩個派系,一派說:盛夏很棒!另外一派說:盛夏很爛。
說盛夏很棒的朋友,或許從很多細節上得到滿足。
說盛夏不好的朋友,或許原因和我相同吧,細節多是一回事,大方向還是得顧。
我心目中導演和劇本都佳的範本電影是:銀色、性、男女。
雖然是多線敘事,卻能將故事說得有條不紊。
片中每段故事間的小插曲、還有最後憾動人心的災難,都顯現一名好導演的能耐和工夫。
如果你還未看過這部電影,那,我用力推薦給你囉~~~: )
是啊,DVD的好處就是幕後花絮的收錄,透過訪談可以更深入了解電影的製作和導演的想法。
也許有機會會找來看看吧,只是金馬影展開始了,最近趕場看電影,怕沒那個機會重看盛夏~~呵呵~~
學習電影分析很贊哩~~我沒有機會上那樣的課,所以我很羨慕你哩!
沒錯,我覺得有些東西過度理性分析,會少了它樸實的美感。
但是,學分析就跟畫畫要學基本功一樣,技巧有了,才有能力、或眼光進一步去判斷作品的優劣!
只是我和你一樣,有時候會有一種:這樣看電影還有樂趣嗎?的想法。
我想是有的,真正喜歡的電影出現,我心中依然會充滿熱情、喜悅,那是不管我怎麼去檢視,都不會減損喜愛的作品,我想,當這樣的作品出現,才是你心目中的真正佳作吧!: ) 2007-11-23 08:14:21
傻天氣
2007-11-18 00:50:33
幾乎沒有感覺到有宣傳哩~~真是奇怪.....: ) 2007-11-20 08:47:18
張睿家今天(18號),
會去西門町絕色戲院,
與觀眾一起看夏天的尾巴,
1410那一場,
有興趣的話,
可以去我的BLOG上看看,
有觀後感,
這是那部電影的官網,
http://www.summertail.com/
版主回應
我到上個星期六才知道夏天尾巴已經在台北上映了~~~幾乎沒有感覺到有宣傳哩~~真是奇怪.....: ) 2007-11-20 08:47:18
這部片可以感動人的原因
只有張睿家這個角色很容易讓同性戀者或著苦戀的人投射進去 並且有出口 得到共鳴
並且忽略掉所有的虛情假意
因為肉慾橫陳 宣洩了心中得不到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