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04:44:11harperv4435
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心智強者,不做這些事-強者養成的終極指南
再者,能否方便趕場也是重要考量點之一,要知道,一個晚上的跨年活動,從晚上七點到至少十二點過後(否則怎麼能稱為「跨年」),大牌藝人趕個兩場至三場算是客氣,且全台各地都有跨年晚會的情況下,一方面藝人也樂得多接幾場賺些外快;另一方面,承接表演的廠商也會透過人情來商請紅牌藝人多趕兩場,誠如前段所說,一個紅牌藝人往往就是廠商能否順利得標該縣市跨年晚會的關鍵,是以就像打牌,這張關鍵的「黑桃二」一定要好好使用。
而更深入的來看,今年跨年晚會也反映出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請各位讀者現在仔細想想,台灣最後一次產出足以橫跨全亞洲華人市場的偶像明星為何?因為藝人、偶像明星、或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背後的意義代表文化被接受度及文化的強勢,就像好萊塢電影的強勢輸出,造就了美國文化的壯大,這點是不爭的事實。
筆者曾於嘉義市政府擔任過文化局局長,曾承辦過兩次跨年晚會的活動,公正公開的遴選承辦廠商時,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舞台設計(基本上都差不多真愛橋鄭至航,除非像2013年嘉義市360度的噴水池跨年晚會。)也不會是煙火數量(除非像今年空汙嚴重,突然煙火變成首惡,沒人敢放。)而是廠商提出的藝人名單。嘉義市吃虧的點是在屬於省轄市,跨年預算難與直轄市相比,且現場參與人數限制,招標廠商難以再轉賣廣告,是以能吸引到的藝人卡司也就相對薄弱。
●《鄭至航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商品網址: 鄭至航
而現在檯面上能點出名的台灣一線藝人,幾乎都是西元2000年前後出道的歌手,張惠妹、1996;五月天、1998;蔡依林、1999;周杰倫、2000;SHE、2001;羅志祥單飛、2003。而後,在2006年左右還有一波星光大道熱潮所造就的藝人,包括:蕭敬騰、2007;林宥嘉、2007。
首先,跨年晚會算是近二十年來兩岸共同都會有的慶祝活動,而全球主要大城市當然更早,不過隨著近二十年來衛星轉播、網路的發達,讓世界各地的民眾慢慢的可以在一天內看到不同時區的大城市慶祝跨年的方式,進而也會互相影響和學習。
商品訊息簡述:
商品網址: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作者:洪孟楷/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有些人說紐約時代廣場跨年是「說什麼也要來一次、而來過後說什麼也不要再第二次。」想必是挨餓、受凍、憋尿,真的怕了。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心智強者,不做這些事-強者養成的終極指南
而因為近年來兩岸的市場規模關係,藝人卡司更是此消彼長、急速傾斜。傳出大陸湖南衛視台開給台灣天后蔡依林的價碼高達千萬台幣,且只是三首歌的演出,除了讓天后荷包賺飽飽、又能獲得更多觀眾的觀看(包括現場及電視機前觀眾,還有網路直播或影片)、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趕場,能夠把表演及舞群安排最好,從頭到尾精彩演出。這點,反觀我國本次的跨年藝人演出,價碼無法比、表演內容或精彩程度,也就少了那麼些令人驚豔的過程了。
扯遠了,拉回來!東方的跨年晚會,尤其是大陸各城市也陸續經濟起飛後,變成互比大牌的藝人表演秀。各城市間除了比經費、比煙火數、比參與人數、比轉播頻道,當然更重要的就是要比藝人卡司,還要著重倒數階段是誰來共同慶祝。而這一切,都變成重要的藝人互比大小牌的一翻兩瞪眼時刻。
當然,如果沒有羅列到你/妳喜愛的歌手,請別介意,本文不是要戰偶像!也不是要戰本土非本土,我也很愛玖壹壹。本文主要想探討,為何這樣等級的藝人,在跨年時刻選擇的是對岸的衛視台?而非留在家鄉表演。除了表演酬勞比不上對岸外,還有其他理由嗎?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從2007-2018年,台灣就沒有再出現這種天王天后巨星等級的藝人?我不想貴古賤今地認為過往人天資英明、現在無人可比,但沒有這樣等級藝人持續出現是事實,難道台灣的文化輸出能力,也已經在吃老本了嗎?
這些,現階段的我沒有肯定答案,但我想請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朋友一起來發想。到底,這個問題出在哪裡?
跨完年,2018年到來,轉眼間又是一個新局面的開始。不過各位朋友有注意到嗎?曾幾何時,台灣的跨年晚會卡司已經遠遠落後大陸,而且今年更有某大陸衛視台打出「一台抵一台」的卡司噱頭,意即「一個綜藝台抵得過一個台灣的藝人卡司」,這樣的情況反映出什麼問題?
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心智強者,不做這些事-強者養成的終極指南
西方最有名的當然非世界首都紐約市時代廣場跨年莫屬,但與東方較不相同之處在於紐約時代廣場跨年非但沒有大牌藝人演唱,甚至連像樣點的舞台也沒有搭設。純粹是在寒風中(常常是零下)數十萬民眾與建築物內參與者一同等待,聽著重複播放的歌曲,然後在紙花、低空煙火中互相道別舊年、邁向新年。
DECB0F3EE67899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