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之都--閱讀分享
作者對書中的主角從旁觀者到主觀者看著書中的主角藉著一粒如花粉般大小的腦記憶晶體由老返回少,由少走到老。這是一起時光交錯,角色交錯的故事。
我想著如果我發現一些註定了我的未來的資料,我會怎麼做?像書中主角一樣被宿命牽著走,還是想要另尋存活及與資料中所述的路不同的選擇,似要與命運對抗或做了叛逆的小頑童,當然如果是後者,這書就寫不完了也失焦了。
滅絕日一定會來,但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可以讓它慢點來。如果可以事前知道這樣的滅絕日,你會選擇哪裹?一、高山;二、離島;三、自己家中。
我和書中主角一樣選擇在自己家中,如果真逃不掉,我會膽小的選擇與家人同在,至少在生命的終點我是幸福的。
而作者自序中我在前一本讀後分享“再會了,我的速霸陸”中示提到,有關全球暖化天候異常極端的變化,就像現在還在積水的林邊及佳冬鄉,山上容易有土石流的村莊,如果只要有大雨就會對家園有危險,你還要住嗎?海水已經比陸地高了你還要住嗎?是否一座高聳的堤防遮掩住居民對現實的認識與妥協。我對我家親戚說:「搬出來吧!海平面越來越高,淹水的機率也會越來越高。而且會越來越頻繁,親戚朋友的幫忙也會隨著淹水次數的增加而減少的。」
希望大家多愛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家、我們的土地。只要以此為出發點,大家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後記:這本書是我看過錯字最多的一本書,校稿要再細心一些。
[內容簡介]
故事開始在2007年時,少年何正成在墾丁海邊撿拾到微小細密如同砂礫的奇異晶體,他深入研究後,發現這些全都是曾嵌入人們腦海裡的記憶晶體,其中有一片竟記錄了他一生所有的記憶,更透露台北城即將在數十年後毀亡的影像。當他解開腦記憶晶體的謎底時,個人、親友、家族、國族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他的下半生便陷困在這些鋪天蓋地的記憶影子裡,幽巡過去與未來,何正成如何挽回這齣悲劇,如何面對即將紛沓而來的末日…
作者悲觀的想望人的生命有其極限,也正因個人生命有所長短,人類所建造出的文明一樣會有終點,過去幾千年來的文明遺跡是為例證;但也因此得以樂觀的期望,因為一切的毀滅,象徵一切勢必重生。愛爾蘭小說家喬哀思說過:「有一天,都柏林這座城市摧毀了,人們也可以憑藉我的小
一磚一瓦地將之重建。」記憶是樑柱、是磚瓦,疊建起大樓的高度,鋪平坦蕩大道,打通了時間與空間的黑洞,在我們的腦裡永不凋零,一種絕望又再生的想像,直到我們生生又死死、死死又生生,永無止息。
這是國內第一部與地球暖化相關的長篇小說,涉及科技、人文、政治、社會、歷史等各個層面,從小我的情愛生死,擴及到家族、國族乃至城市的巨大幻滅與重生,顯見其宏大的視野和企圖心。
[作者簡介]
郭漢辰
1965年生,台灣屏東人。曾任地方記者十五年,目前為自由創作者。擅長以飛揚的想像力,在寫實世界中加入荒誕色彩,以簡單文字在樸實情節裡刻畫細膩情感,讓人在反覆咀嚼後,領悟出生命的深刻體認,並把文學創作當成人生信仰、最終依歸。
作品豐富多樣,曾獲台北文學獎年金類正獎、寶島文學獎首獎、宗教文學獎、懷恩文學獎以及高雄打狗文學獎首獎等。著有長篇小說《記憶之都》、《天地》;短篇小說集《封城之日》、詩集《地球每天帶著一點在轉動》。
※個人部落格〈blog.udn.com/s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