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2 23:26:34ChouHao 小賤

用力

06年的夏初,我和momo一群人,在中目黑準備勘景雜誌的內容。08年的今天,我又再度與日籍總編有機會詳談,而下午Kiefer的一通電話,也讓我回憶起日本人對待生活的用力。

2006年,因故暫停了雜誌的腳步,所以momo連帶地不敢出現在東京的幾個街頭。主要是因為採訪過程裡,日本人一貫嚴謹的態度,身為編輯或是採訪者採訪進行過程總是會希望受訪對象都能全力支持,但卻因為我的一步停止不前,讓在前線打仗的momo一度被視為說謊的叛徒。

今年的一開始,接了一個不算容易的雜誌特輯,榮幸地和日籍的總編聊了很久,他不厭其煩地和我討論企劃內容,我也從他身上重重的學了一課。在企劃的角度,有分析的清楚思維,卻不甚清楚消費角度的真實行為。也因此在之間的假設與包裝下,顯得艱難,間接也突顯人才難覓的窘況。總編在我面前大膽地說,社內的編輯群都做不了特輯的本事時,我心裡顫了一下:或許真的是這樣。

花了很久時間,總編夾雜中日語的形容,我吃力地去理解。總編的用力和不自私的態度,在我們第二次見面,他卻把他的經驗和分析與我說了又說。離開前,他更拿了本日本雜誌給我,希望我不要吝嗇詢問他的想法和建議,我又著實地被他的用力感動了一下。

在雜誌編輯世界裡,日本雜誌出版的蓬勃來自於日本人的「用力」,即使呈現出的效果是輕輕的柔,但在謹慎維持下的思緒畫面,可以遇見日人對媒體與出版的重視,也在意美學背後的真實意義,天馬行空下也讓人會心一笑。反觀在台灣的媒體,即使在黎智英的壹傳媒大舉入侵以後,台灣在地媒體生態變化之餘,不見正面地成長和改善,就算有了改變後的美善,台灣消費者也不見得埋單。

和日本人工作其實是要更認真面對自己的態度的。面對工作的總編,即使是有說有笑的加上肢體語言與我討論,但也能感受到他對於出版雜誌的尊重與努力。我在出版的日子,其實是很短的,我給予晚輩後進的,也可能只是編輯臺上最基本的認知與接觸,但背後的深刻體會,除了自醒和自覺外,卻還要花很多很多的前人分享與吸收消化後,才有更渾然的語法與思考,這就連我自己都還在學習。

我是該謝謝Kiefer的提醒和Koichiro桑的指教,更要和momo的無奈說聲抱歉。

影像協助拍攝,感謝momo@中目黑2006/0519

上一篇:卸下

下一篇:身體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