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5 22:20:40雨下

外台

裴老師提起新加坡,曾說新加坡「沒啥文化」(藝術欣賞水準不很高),戲曲只有當地的「街戲」(大概就是外台「福建戲(歌子戲)」吧)。我原先覺得這不過是「大京劇主義」作祟――凡是唱京、崑的演員,多半「看不上」其它劇種,一概以「地方戲」稱之,意指俗、沒玩意兒(就如同上海人似乎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上海人」跟「莊腳俗」)。

前晚去保安宮看了台灣春風歌劇團的外台《八郎探母》。春風是台大歌子戲社的學妹們畢業後組的團,連文武場都有,也自己編劇,實在非常了不起,比水磨還有幹勁兒得多。近來在雪鳳姐的指導下,更大大進步,三個小生唱得有模有樣(可惜就演「生」來講,外型條件夠好的僅佩穎一人,不過,這次的《八郎探母》,小馬和映秀兩位小生願意(給她們拍拍手!)去串演老旦、大青衣――佘太君和蕭太后,於是兩位勇健的老太太【哭調】來【大調】去,勢均力敵,張口就是「反管」,氣吞山河,鋒芒實際上蓋過了小生的【將水】,委實教觀眾直呼過癮!)

文的武的,就外台標準來說,都有「專業程度了,套戲雖不很夠,也較一般外台團好了吧?看完這樣「精采」、又是我喜歡的「古路戲」,我卻隱隱覺得,這將是我最後一次「自願」看外台戲了,心下黯然……

那些讓外台觀眾瘋狂拍手的「武功」、「帥氣」,總打動不了我……我雖不像身旁一位「學者」看客,會在八郎被擒時(不無刻薄地)「玩笑」說「怎麼不來一個吊毛」――其實,沒「玩意兒」沒關係,藝術是否達到相當藝術價值,原不憑此論,但是,我太清楚往後的外台歌子戲,恐怕永遠不會達到我能承認其「藝術」價值的水準了。

說起來,小生,(在許多劇種中)幾乎是「最沒有玩意兒」的行當了。某些戲,或許能有些甩髮啦、舞劍啦之類的,算是極致了。既然不存在帶技巧性的「玩意兒」,各種台步啦、雲手啦、聲音吐字能力等等,就更加重要。不能具備一個出場的台步就讓人癱軟,三兩個字音就令人迷醉,幾下眼神就抓住人的心那樣的「藝」,那麼,縱是扮相俊朗,文的武的來上半天,依舊拿不了人。

不是我不再喜歡歌子戲略帶俗意的美。前一晚我還因為身段一向不甚優的王金櫻一句唱就下淚(一天演兩場,她其實有一點點破音呢!)第二個許秀年更不可期,那麼,外台不舒適的環境――熱、椅子簡陋、觀眾席沒有分層……已足使我卻步。以後沒有特殊引力,還是看內台就好吧――然後希望各個歌子戲團演藝都大大精進,並且能夠到環境良好的場地演出……
emily 2008-09-20 01:49:21

好久沒看格主演戲了!!您啥時會來新加坡啊?真想念從前到處看戲的日子,雖然看到難看的戲時那種痛苦的感覺餘悸猶存,但不管如何總是比沒戲看要來的好多了!上週休年假回台灣,正好趕上看國光的戲,從前是不太喜歡那個男主角的總是無法理解他到底哪裡瀟灑了?!不過這回(別誤會,我並不是要說他瀟灑)感覺他的唱進步多了,表演時的感情也比較真誠了,雖然還是有點兒"油",不過那個十全武功的皇帝大概就是這種個性吧!

版主回應
哈!我應該很久不會去新加坡吧?
(若非為了戲曲的事, 我根本不出國(不愛玩)啊)

國光這檔戲我沒看
(因為當時得準備中秋的<望鄉>)
我想這種角色是最適合他的了
應該能演得成功吧 ?
唱呢, 我老覺得他不太穩定
嗓子狀況好, 就挺賣力
不很順, 就悠著悠著, 聽起來超賊..
您這回運氣好囉 !
2008-09-21 00:10:17
淋雨 2008-07-17 15:03:08

我有看過布袋戲電影喔...ㄎㄎㄎ
聖石傳說
我還有電影原聲帶喔
很嚇人吧~~

p.s.我知道樓上說的電影並非是這一齣

版主回應
電影原聲帶 .. or2 2008-07-17 15:34:45
2008-07-17 10:17:09

不是啦
是恐怖電影~然後裡面有拍布袋戲戲偶營造恐怖氣氛啦~總之我超沒膽Q﹍Q
我上次回鄉下
還有看到真正有夠俗的外台布袋戲跟歌仔戲
整個惡搞到人很哭笑不得
可是看的人真的非常少= =|||

版主回應
有些外台團程度是很不佳啊
然後常常是酬神的小演出, 就隨便演演
拿了戲金就得 run 一遍咩
那種布袋戲常常都馬是錄音班
然後布偶隨便在上面晃晃 ....
2008-07-17 13: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