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2 00:12:35雨下
單純..
很久沒 po 新文了
也許有朋友奇怪 裴師來了又去了
我怎麼都沒寫任何東西
是很想寫, 就算流水帳紀錄也好
卻不知如何落筆
還是存在心頭罷
這回裴師來的時間很短
我是說, 實際在台北的時間
演出又只是個小小段, 超不過癮
(她自己很不樂意, 無奈才參加的 ”晚會式” 演出
-- 幸好第二場湊合用了現場樂隊, 略略讓人心頭舒服些)
真的很難寫
每回 ”離開” 裴老師, 我都會鬱悶上一陣
離情, 加上 ”不知何年再見” 的失落感等等
這次, 很誇張的, 一週內胖了 兩公斤半 !
(我鬱悶的最明確症狀就是 亂吃/發胖 ...)
真糟糕
所幸最近練功勤了
雖然減不了肥
好歹低落的心情回升了些
今年演出真的很少
晚上被告知 蘭庭早早談過的 10 月北投溫泉會館演出 取消了
所以, 中研院的演出應該真的就是我今年剩下唯一的演出了
而我最喜的曲友旦, 又因論文進度落後而辭演
所以, 我對 9 月的演出可以說是 ..
唉.. 不要亂寫.... 我還是 要/會 勉力為之 !
演出少, 最大的好處就是 有較多的時間可以練功 !
雖入盛夏, 練起功來汗狂飆 (唉..唉)
仍使人通體舒暢/心頭踏實
單純練功
不為了什麼
也不知 能為了什麼 地 練功....
真不知道, 如果沒學戲
我每天幹什麼無聊的事呢 ?
附記 :
關於裴老師的演出
目前只想略記一筆, 或者說, 一個疑問
為什麼她近來演 <夜奔> 喜歡戴林沖盔呢 ?
我並不想討論侯家的 ”說法 ”
(侯少奎說 侯永奎先生的師父尚和玉說 尚派就該戴羅帽, ”不能改”)
(還是叫硬呢帽 ? 我忘記專有名詞了)
我個人是覺得 裴師戴羅帽比林沖盔好看得多
可以拉長身體線條 (顯得頭小, ”無切割” ... )
就<夜奔>情境來說也較合理
不過我不好意思問裴師這個問題
因為我猜, 她可能是因為心底崇拜 楊小樓
所以 遵他的版本戴林沖盔
(要不然, 也可能是因為她師父(郭老師)認為該戴林沖盔)
或者, 也許是因為她好不容易從河北梆子 ”回歸” 到她熱愛的京劇
希望 回歸得更 ”明確” 一點 (按照京劇武生的最著名的宗師的穿戴法)?
不知道我會不會有一天從她嘴裡得到解答 ...
也許有朋友奇怪 裴師來了又去了
我怎麼都沒寫任何東西
是很想寫, 就算流水帳紀錄也好
卻不知如何落筆
還是存在心頭罷
這回裴師來的時間很短
我是說, 實際在台北的時間
演出又只是個小小段, 超不過癮
(她自己很不樂意, 無奈才參加的 ”晚會式” 演出
-- 幸好第二場湊合用了現場樂隊, 略略讓人心頭舒服些)
真的很難寫
每回 ”離開” 裴老師, 我都會鬱悶上一陣
離情, 加上 ”不知何年再見” 的失落感等等
這次, 很誇張的, 一週內胖了 兩公斤半 !
(我鬱悶的最明確症狀就是 亂吃/發胖 ...)
真糟糕
所幸最近練功勤了
雖然減不了肥
好歹低落的心情回升了些
今年演出真的很少
晚上被告知 蘭庭早早談過的 10 月北投溫泉會館演出 取消了
所以, 中研院的演出應該真的就是我今年剩下唯一的演出了
而我最喜的曲友旦, 又因論文進度落後而辭演
所以, 我對 9 月的演出可以說是 ..
唉.. 不要亂寫.... 我還是 要/會 勉力為之 !
演出少, 最大的好處就是 有較多的時間可以練功 !
雖入盛夏, 練起功來汗狂飆 (唉..唉)
仍使人通體舒暢/心頭踏實
單純練功
不為了什麼
也不知 能為了什麼 地 練功....
真不知道, 如果沒學戲
我每天幹什麼無聊的事呢 ?
附記 :
關於裴老師的演出
目前只想略記一筆, 或者說, 一個疑問
為什麼她近來演 <夜奔> 喜歡戴林沖盔呢 ?
我並不想討論侯家的 ”說法 ”
(侯少奎說 侯永奎先生的師父尚和玉說 尚派就該戴羅帽, ”不能改”)
(還是叫硬呢帽 ? 我忘記專有名詞了)
我個人是覺得 裴師戴羅帽比林沖盔好看得多
可以拉長身體線條 (顯得頭小, ”無切割” ... )
就<夜奔>情境來說也較合理
不過我不好意思問裴師這個問題
因為我猜, 她可能是因為心底崇拜 楊小樓
所以 遵他的版本戴林沖盔
(要不然, 也可能是因為她師父(郭老師)認為該戴林沖盔)
或者, 也許是因為她好不容易從河北梆子 ”回歸” 到她熱愛的京劇
希望 回歸得更 ”明確” 一點 (按照京劇武生的最著名的宗師的穿戴法)?
不知道我會不會有一天從她嘴裡得到解答 ...
原来是这样啊!记得之前您在孟姜女演出前有在诚品办过昆曲的讲座,那时您示范<琴挑>的一小段,后来又唱了一句歌仔戏版的月明云淡露华浓,现场爆笑声四起,昆曲和歌仔戏的差别如此大,您能悠游其中还真是不简单。
大陆是不是很流行“京歌”啊?我买春节联欢晚会的京剧表演里头,有好多于魁智、孟广禄他们唱的京歌噢!而且好多是歌颂大中国的。
版主回應
呃.. 那個講座不是沒幾個人 ? 您竟在座 ?其實我兩者的 "味道" 都還不夠 "足", 可以說我的歌子戲只是瞎唱 -- 那時根本不懂什麼 "韻味", 若有一點點, 也是矇到的.
京歌, 崑歌 .. 什麼都變歌了, 實在非常倒人胃口啊 .. 唉唉 ~ 歌功頌德型的就算了, 戲裡面唱 "歌" 更令人難耐 ! 2007-09-03 13:32:58
ha ha,第一印象确实很重要!我第一次看站长您演戏,是在台大的一个小剧场里,说句老实话,我当时还不知道您是谁呢!忘了那天的主要演员是哪里来的,记得好像国光的演员也有表演的样子。那时您演的好像是(亭会)吧。(如果没记错的话)总之那天演出我本来没怎么感兴趣的,结果您才出场唱了几句,我就惊为天人(哈哈,又是让您回答 呃...的问题),我当时还问一起去看戏的朋友说这个人是谁,怎么唱得这么好啊!我那朋友还说,你不知道哦,她以前是演歌仔戏的哦。说老实话,这件事我到现在还在惊讶中,为什么您唱昆曲可以唱得这么到位,可是很多京剧演员却是“京味“特浓呢?
言兴朋确实是帅到不行,那时的DM我还留着呢!可惜节目单丢了。他演的电视京剧曹雪芹,虽然看他扮清朝人很怪,不过看到结局时我还是哭了...。
版主回應
呃.....離 "到位" 還差得遠 啦 ..
也許因為歌子戲跟崑劇距離較遠, 京劇則跟崑劇稍近, 差異反不易 "注意到", 演員又打小坐科, 習慣比較難改吧 ?
曹雪芹我只看了一點點 (很晚才知道有這部)
即使許多段落都頗 "京歌", 他唱來還是挺好聽
其實他排秀色江山的時候, 我偶會在國光後台遇到他 (當時在上崑研班的課)
見到他本人有一點點失望(畢竟已經中年)
沒想到扮上還是那麼俊 (灑小花***) 2007-08-27 12:32:28
其实那段时间比较空闲,所以有啥戏曲表演跟讲座一定去报到。(而且我有段时间对您的表演很着迷)记得前段时间中京院在信义区办讲座时,因为宣传不多,根本没几个人去听,为了等更多人来,我们等了好久才开始呢!
去听孟姜女讲座那次才好笑,因为我早就买好了票,结果那天听到买到一定金额的书可以送票时,我挣扎了超久,还是买了下去,本来想看2场的,后来另一张票还是因故送人了,当时极想切腹的...。
可能有些人觉得加入歌的元素可以让戏曲更“现代”吧!我觉得听过一首比较好听的是计老师唱的昆腔的《水调歌头》,其他就没啥印象了。
其實我去"講", 只是想說介紹崑劇嘛
(並沒有積極推票的意思 -- 我好壞)
我好像沒聽過計師的水調歌頭
看來您收藏的資料比我的豐富 ..
那種將宋詞用"崑腔"唱的歌
無可厚非啦
唱得好聽就好了
是不是"純"崑腔, 也無所謂
但是 "戲" 中唱崑歌, 我就很受不了 2007-09-04 14: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