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0 15:13:49左手咖啡‧右手設計
宛如咒語般的阿拉比卡羅布斯塔...
這陣子店裡有很多新的事情發生
(好像每天都很精采,又好像不知道在瞎忙什麼…)
以至於說好要寫的新文章難產...今日事老是沒能今日畢,令人愧疚不已,
還是趕緊來談談所謂的「阿拉比卡咖啡」到底是什麼吧!
大家每天手邊的咖啡其實並不那麼神秘,咖啡豆就像稻米、水果一樣,是農產品的一種。
在生物學的分類上,咖啡屬於「茜草科咖啡屬」的常綠灌木,在咖啡屬底下約有四十種的植物,其中「阿拉比卡種(C. Arabica)」、「羅布斯塔種(C. Canephora))」、「賴比瑞亞種(C.Liberica)」是可以生產出具有咖啡商品價值、且分布最廣的三大原生種。
而三大原生種當中,又以前兩者較為常見。
一般而論,阿拉比卡種的咖啡豆擁有較佳的香氣及酸性,風味多樣豐富,咖啡因含量較低,其種植條件較羅布斯塔種嚴苛,需要在高海拔(500至2000m以上),且適當的溫度與日照雨水條件下栽植;而高價的阿拉比卡豆需要更繁複細緻的人工摘取和乾燥處理程序,才能確保其品質水準。
羅布斯塔種的豆子酸味較不明顯,氣味較強烈缺乏層次,咖啡因含量高,栽植條件限制較少,在低海拔地區即可栽種,耐高溫多雨又不易受病蟲害,以機器大量採收,生產成本遠低於阿拉比卡種。
阿拉比卡種咖啡豆在國際市場的流通率約佔70-80%,市面上品質優良的精品咖啡均為阿拉比卡種;
羅布斯塔種咖啡豆的流通率僅佔20-30%,主要用於製造即溶咖啡及罐裝咖啡等平價商品。
另外,還有少數風味合適的羅布斯塔種豆子,能以少量比例搭配阿拉比卡種豆子,做為義式濃縮咖啡的混合配方,用來增加風味及口感上的層次!
BUT,講完以上的基礎知識後,
接著想說的是關於「阿拉比卡等於好咖啡」這句話的迷思。
雖然這兩個品種有這些通論上的差異及優劣,但在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生物學分類法之下,
阿拉比卡、羅布斯塔又各自有許多的亞種及次種,各亞種及次種間的生物本質各異(也就是說,某優秀的羅布斯塔次種,優於某劣質的阿拉比卡次種也是可能的);
加上不同的產地風土條件、栽植技術以及咖啡豆採收後的挑選、乾燥、儲存、烘培、沖煮等等因素,加上飲用者自身的飲用經驗及判別鑑定能力,都會影響最終一杯咖啡如何被評價。
所以單就品種來論斷咖啡的優劣,並不是絕對理想的方式,反而就比較像是「口號」或是「廣告用語」了。
******
回想小時候喝的第一罐咖啡是MR.BROWN,到後來,生活中的每個片段,看書、畫圖、做設計、上班、下班、走路、開車、獨處、談話、出門、回家,手邊總是一杯又一杯的咖啡…
隨著時間推移和成長,喝咖啡可以有了很多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沖煮法、不同的豆子、不同的烘培與不同的配方。但偶爾在路邊突然想喝咖啡時,還是有可能走進超商買一罐MR.BROWN,儘管它已經不是我覺得最好喝的咖啡了,但它還是在某些時候,恰恰滿足了某些心情穩定的需求。
身為咖啡愛好者及從業人員,我們很樂意研究並致力學習有關這迷人飲料的更多知識及技術。
然而,咖啡終究是嗜好性的飲料,找尋、探索合適自己的口味,讓它陪伴你度過那些有意識的時刻,
也許,它就擁有一杯好咖啡應有的價值。
來左手喝杯好咖啡吧!
(by ELSE)
上一篇:我們的未來
下一篇:再忙,也要陪你喝杯咖啡!
好滴~
今晚 就去你那喝杯
好咖啡唷
歡迎,歡迎。 2008-04-25 14: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