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 15:38:43老方

長期默默耕耘 期待「典範移轉」

【自然步道協會 林淑英理事長】

http://naturet.ngo.org.tw/TNTS/director41.htm

 

【理事長的話】

「在步道上 共譜生命的樂章」系列之十三
 ~文/林淑英

 

長期默默耕耘 期待「典範移轉

時序入冬之後,青剛櫟的果實逐漸成熟了,我每個星期一、二去照顧小外孫和外孫女的時候,喜歡趁著暖暖的冬陽,祖孫一起到榮星公園散步;在民權東路龍江路交界的那個入口廣場上,總會看見掉滿地的青剛櫟果實,以及大快朵頤的小松鼠。當已滿四歲的外孫濰濰,撿拾青剛櫟像陀螺一般的果實之後,就在公園裏找松鼠,發現松鼠時,躡手躡腳地把果實放在樹下,等待牠們來品嘗。而剛滿一歲的妹妹眼光似乎也會追隨著跳躍的松鼠

  在忙碌的志工生涯中,撥出兩天照顧第三代,除了協助女兒女婿之外,似乎有一些補償當年沒有全職照顧自己兒女的缺憾吧。我們的親家母接續我之後照顧孫子孫女三天,她偶爾會帶小孩搭公車到淡水河畔的三重家,濰濰很小就會跟我說:「台北大橋」。我跟他說:「台北大橋下是淡水河。」有一天,他們再度搭車時,聽說他指著河說:「台北大橋下是淡水河。」

  200812月中旬,外子跟我帶著濰濰陪十幾位企業界人士,一同前往美濃,除了體驗客家文化的內涵之外,特別跟美濃鄉親學習「反對興建美濃水庫的課題」;同行者當中有一位台北縣平溪鄉子弟,而平溪被規劃要興建水庫。

  行程當中,許多位夥伴發現濰濰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了解程度,讓他們感到驚奇,也從而讓我們共同探討許多教育的問題。

  去年1231,協會邀約在台北縣市各社大擔任協會所開設課程的導師們相聚,分享彼此的經驗並策勵未來。我比較期待的是,我們的導師們,可以代表協會去參與各社大的教師會議,進一步了解各社大的運作情形,努力促成環境學程的深化和廣化;唯有透過有組織、有系統的推廣,才有可能塑造出新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典範的移轉,是要非常努力才有可能實踐的。

在重要的時刻 需要諸位參與



去年冬至(2008.12.21)中午,我接到一位小姐的電話,提及說位於汀州路、師大路街廓的「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即將改為「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她看見在初步的規劃書中,園區有超過百棵的樹將會被移植到其它地方,也有一些是在園區內移動位置;看了資料後內心很掛慮,所以打電話找我。我們馬上相約到現場踏勘,還越過水源路堤防到新店溪畔,以了解並紀錄實情。

  1227,「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舉辦十週年慶,他們藉機表彰兩位長期用客家話製作、探討公共議題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我是其中之一。由於環境議題繁多,經常須像救火般緊急處理,所以我雖然是客家子弟,但是並不常有時間參與客家鄉親們的聚會;這回,他們特地安排我作一場專題演講,我於是以「用客家聲韻 談公共議題」為題,跟該基金會的成員分享我們所推動的各個關懷議題。以下兩則描述物候的客家諺語是當天演講內容一小部份:

〈一〉四月八 楊梅紅赤赤
   五月節 楊梅搭搭跌
〈二〉春稻禾浸心,秋稻禾浸根。(指灌溉的技巧
   七月半,禾打扮;
   八月半,禾變飯。(形容稻米的成熟狀態
    ~取材自《青芽兒》雙月刊

他們聽了以後,不少人表示非常感動,有一位董事長馬上說要贊助出版我的演講內容。我跟他們說,出版的事很重要,但是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規劃執行之事更重要,於是我們找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的林專門委員先談這件事情。第二天深夜,我就寫了一封信給林專委,內容如后:

偉忠專員:您好!
  很高興認識您,得知有優秀的六堆子弟在北市府有這樣的機會和熱忱為客家奉獻,真值得喝采。
  今日書寫信函,主要是想再度跟您談談【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事。從12/21日到12/28日之間,已經有一群水源路當地的居民和鳥會的義工進入園區作觀察紀錄,他們對於靠師大路那側有大叢竹子那邊,有如獲至寶的感覺;我則是對於同一邊有大條土?處,觀察到大喬木樹底下已經有一些類似森林的層次,而且有許多小樹苗,表示這裡已經開始有森林演化的跡象,這在高度開發的大台北都會區,是多麼珍貴的資源啊!三年多以前,一位在農委會任職技正的老師,邀約我們到台大靠辛亥路、舟山路那邊,想要「造出一片森林」(有大喬木、中喬木、藤本植物、灌木叢、地被植物等等),後來因為種種困難而放棄了;如今,卻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這邊似乎出現了一絲機會,這對台灣客家聚落多在山區、森林懷抱中的實際情景,是多麼奇特的巧合呀!
  鳥會的人為甚麼如獲至寶呢?因為那個環境是「黑冠麻鷺」最喜歡的,而「黑冠麻鷺」是保育類的動物。另外在靠近螢橋國中這邊入口旁邊,他們認為只要稍微有圍籬、把落葉掃在一起,不久之後,或許連小灣嘴畫眉也將來臨。最近我們正在幫中山北路的大同大學書寫一本校園步道的書籍,在前校長林挺生先生公館內就有幾隻「黑冠麻鷺」,學校師生將之視為校鳥,他們為了這群嬌客而讓校長公館保有非常天然的環境,整個煥發出有情天地寬的祥和!我們如果有這麼一個憧憬: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要迥異於大安森林公園,甚至台北植物園,依靠的是甚麼呢?答案是:自然!
  因為,大安森林公園是人工的,植物園也是人工的!
  有人問我:「桔醬」很好吃,它的樹長得甚麼樣子?如何做成醬?怎麼從來沒有人想到多介紹它?
  我個人對桔醬了解不多,但是推估這種果實成熟時,應該是耀眼、喜氣洋洋的橙黃色,比茶樹漂亮得多。而台北市在古時候是沼澤地,有漂亮的穗花棋盤腳,晚上開花時有若放煙火那般,台大校園只有兩棵,一棵在傅園,一棵在植物標本館西側。
  打擾您這麼多時間,實在是因為有感於我們早年的教育過程中,很欠缺自然生態的內涵,把綠美化就當作生態,結果喪失了多樣的物種,非常可惜!我們客家諄諄庭訓晴耕雨讀,是否可以在這麼難得擁有主題公園來揮灑特有的文化之機會中,可以有細膩的心思、深遠的眼光,讓外界有一新耳目的感覺呢。  星期六那天傍晚匆匆打電話給您,有失禮之處,請多多包涵。白天整理書房時堆置了許多東西,一時之間居然找不到您的名片,所以用郵寄給您這封信。請幫忙安排時間,讓主委跟我們聊聊,貴會將可有更多機會聆聽居民的聲音。
  也就在星期六那天上午,我的專題演講之後,許多鄉親跟我要演講內容的電子檔,因為他們很感動、很喜歡;黃鵬海董事長叫我趕緊加上文字書寫,他將贊助我出版一本書。我演講的主要內容就是生活週遭的自然生態之奧妙,除了擔任台北市政府都發局社區營造推動委員之外,我同時擔任桃園縣和宜蘭縣政府環保局實施「清靜家園政策」的社區輔導委員,以及青輔會青年區域和平志工推動委員會的委員,我的角色任務都是自然生態環境教育者,協助社區加廣加深學習內涵。
  是之故,很期盼我身分所屬的客家,具有真正的生態思維,在首善之區的台北市有創新的做法,也才能呼應葉金川副市長當年代表馬市長到舊金山所簽訂的環境協定,讓台北市早一些達到生態城市的目標。耑此
  平安
                淑英敬上 2008.12.29 凌晨

 

林專委已經以公文處理此事,將安排我們跟劉主任委員當面溝通;我們這個關懷小組準備在今年114下午先討論以凝聚共識,備妥資料。

  為甚麼我這麼急於處理此事呢?除了因為有社區有許多人士的關心之外,去年123上午,我到貓空樟湖的三墩石茶坊時,發現茶坊右前方的大岩石被削去了一些,失去了一棵珍貴的魚木;以及一棵我們到目前為止,在文山區遇見之最大棵的魯花樹;魯花樹是海濱的代表性植物,它可以說是貓空最?得探究的線索,卻被「開步道」而挖空了。當地是我們投入不少學習資源的地方,卻有這般結果,真是讓我難過極了!

  同時,因為協會所參與的「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在一群夥伴的積極努力一年餘,透過現場踏勘、研討會、溝通協調會、立委遊說、公聽會等種種程序之後,終於再石門水庫集水區減少了三十幾項工程,並凍結了第二期治理特別預算的20%,款額是22億元。

  一定要努力,才有可能有些許成果。

在紛亂中合營 心靈安頓的窩



本期會訊出刊的時候已經是農曆春節前夕了,今年沒有舉辦尾牙聚餐,最大的原因是因忙碌,想在開春時才來相聚喝春酒;其次也有可能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大家比較沒有心思來鼓動了。


從我接任理事長三年多以來,協會一直有行政院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支援的人力,有四位中高齡的女性工作人員加入我們秘書處的行列,薪水由勞委會支付,等於就是使用民脂民膏來充實這幾位夥伴的知能,增強職場上的能力,同時也協助我們的會務發展。從保育團體專業能力的角度來評估這幾位夥伴的工作表現的話,有許多人認為是有待加強的;但如果是從組織的生命、組織的社會責任之角度來評估,許多人又覺得很有意義和價值。我個人則認為,只要讓會友來辦公室時有人親切地接待,敦親睦鄰,就是重要的貢獻,因為,有「家」的溫馨感覺,對組織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起,我們沒有這股人力幫忙了,秘書處未來一定很忙碌,所以請諸位夥伴多多撥空幫忙,協助秘書處把我們的志工服務制度加以落實,共同來營造一方可以安頓心靈的窩。提到「安頓」,我想借用新竹的張仲良建築師為西湖溪口那排風力發電機所寫的詩,作為本文的結束,祝福大家:新春平安!

《風車巨人》

告別三年
再鄉登半天寮
大地赫然矗立成排風車
就像一群迎向海風的巨人雕塑
莫非幽浮訪客航行冰冷星際太久
從天而降登陸地球取暖
暫時停泊

眺望北邊
山海壯麗依舊
溪洲 龍港 彎瓦
是溫暖的故鄉
依偎在後龍溪與西湖溪海灣裡
不受海灣驚濤駭浪的侵襲
印證平埔先民航行浩瀚洲際太久
從南而來登陸台灣開墾
永遠定居
一尊尊風車巨人
凝視遠方
緩緩轉動頭盔上的螺旋槳
有人說是在訴說鄉愁
期望早日飛回銀河海灣裡的故鄉
有人說是在搜索音訊
期待可以找到另一個多情的世界
我卻低眉俯首與合掌
期待再相逢時
巨人胸前已一一別上後龍鄉音的名牌
因為愛上了這片土地
不再漂泊星空
~
新竹 張仲良建築師